专栏名称: 京师法海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学生工作信息发布官方平台。法者,平之如水,缘理而行;海者,纳百川,储众水。明世间法理,盛法治情怀,是为法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马靖昊说会计  ·  加州高铁不用查,中国内审人喊话特朗普! ·  2 天前  
会计雅苑  ·  入股价格未确定能否认定股份支付已授予? ·  3 天前  
马靖昊说会计  ·  费用资产化?把费用变资产,听着就离谱!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京师法海

普法贴士|普法视频推送第一弹

京师法海  · 公众号  ·  · 2024-10-29 18:00

正文

引言

在这个充满选择和机遇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消费者,每天都会做出无数的消费决策。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否总能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呢?本视频中,我们将一起走进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世界,探索消费者在法律框架下的权利,了解在面对非法挑战时,应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本视频中,商店老板故意售卖过期食品,给消费者的身体造成损害,造成急性肠胃炎的病症,侵犯了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实际上经营者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层出不穷,方式也多种多样。例如部分经营者的食品制作不合安全标准、擅自篡改生产日期(过期食品翻新行为)、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等等。面对这些违法行为,我们理应拿出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普法

当下开始

相关法律法规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律。该法律明确了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过程中享有的各项权利,以及经营者应当履行的义务,还包括法律责任的承担、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

第七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该视频中商家提供了过期食品,造成了消费者的人身损害,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消费权。

第十一条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在实际生活中,倘若经营者侵犯了法律所设定的消费者权利,如安全消费权、自主选择权、知情权等,造成人身、财产损害时,可以依法获得经营者的赔偿。

第三十九条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该视频中,消费者先与商家协商沟通,协商未果后向人民法院起诉,解决了争议,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综合考量各种因素,从而选择合适且合法方式维权。


2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五十四条第一款规定“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视频中,商家不仅没有尽到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的义务,还主动提供过期食品,实属违法行为。

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该条规定了惩罚性赔偿的标准,提高了经营者违法经营的成本,迫使经营者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遵守食品安全法规,从而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立法工作也积极回应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面临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以更好指引经营者依法经营,更好推动消费市场繁荣发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维权的法律依据,也规范了市场秩序,防止了不公平的交易行为,提高了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防范tips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