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原名《文史参考》,“真相、趣味、良知”,为学术界搭建话语平台,为新锐者提供思想阵地,为文史爱好者营造精神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一个梅特涅主义者  ·  资治通鉴:绝死富贵路,霍光的不幸 ·  5 天前  
一个梅特涅主义者  ·  资治通鉴:绝死富贵路,霍光的不幸 ·  5 天前  
史事挖掘机  ·  古代十大淫邪好色之徒:他竟稳居榜首?!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人文历史

军事 | 二战时期的阿根廷为何亲纳粹,甚至为纳粹提供战后避难所?

国家人文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8-03 14:42

正文

经公众号“筑垒地域"(微信ID:zhulei1941)授权转载。

二战结束至今已有数十载,曾经见证过纳粹法西斯暴行的人大多已是垂暮老者。然而时至今日,仍然时有发现二战时期的纳粹战犯,逃匿在阿根廷数十年才被发现的新闻。那么究竟是怎样原因,使得阿根廷这个原本与纳粹德国毫无瓜葛的南美国家,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收容这些纳粹战犯呢?


在阿根廷被发现的二战纳粹战犯


二战爆发之后,虽然战火没有烧到阿根廷,但是阿根廷仍然受到战争所带来的经济影响。阿根廷作为农业大国,在战争开始后不久,阿根廷的农产品出口,由于欧洲国家需求的增加而水涨船高。不过与之相对的,阿根廷所依赖的工业产品进口数量,在这一时期不断递减。在这一情况下,阿根廷的工业也得到了大发展。不过短时间内的工农业井喷式增长,却也导致了大量的问题。首先是无产阶级的规模在短短的时间内扩充了几倍,这使得阿根廷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迅速扩大。与此同时,资产阶级与地主之间,为争夺政治权力以及金融流动资金也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二战时期的货运船


不过二战时期,阿根廷最大的生意伙伴是纳粹德国的死敌之一——英国。英国对阿根廷农业支柱之一的畜牧业影响极大,阿根廷所出口的肉类产品中,百分之八十都是出口英国。在外国投资中,又有百分之六十是来自于英国的资本。不过正是由于英国在经济上对阿根廷的控制,这造成了阿根廷国内经济的紊乱。尤其是对意大利和德国这些轴心国的经济制裁,进一步影响了阿根廷的经济生活。与之相伴的,阿根廷国内工会运动和民主运动开始活跃起来,阿根廷的保守党和激进党之间的摩擦越发频繁。


一开始掌管阿根廷政治的,是由地主寡头作为支撑的国家民主党,他们尝试对风头正盛的资产阶级右派保守党进行打压。然而伴随着阿根廷工业的增长,以及资本家们对于无产阶级的恐惧,保守党战胜了国家民主党。1940年6月,在国家自由党领袖、阿根廷总统奥尔蒂斯患病之后,亲右翼势力的副总统卡斯蒂略迅速掌握了政权。不过由于忌惮地主寡头们亲英的立场,卡斯蒂略采取了一种模糊的中立态度。


作为经济支柱的阿根廷农场


卡斯蒂略在奥尔蒂斯病逝之后,正式出任了阿根廷的总统。在其执政期间,也同时正是纳粹德国在欧洲战场上势如破竹的阶段,波兰、法国相继沦陷。纳粹德国在军事上的胜利,让许多摇曳不定的小国开始动摇,而阿根廷总统卡斯蒂略也深受影响。在阿根廷国内,陆军部长拉米雷斯对于德国取得最终胜利有着极大的信心。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阿根廷在战争爆发前,国内有将近五分之一的德国和意大利裔居民,如此庞大的数量当中自然不乏纳粹的支持者,而纳粹德国也有意拉拢阿根廷作为其在南美的棋子。战前阿根廷的青年们所组织的法西斯团体活动也越加明目张胆,大量名目众多的法西斯党派组织起来。其中最著名的莫属1941年,曼努埃尔·弗雷斯克所领导的“民族主义联盟”。这些法西斯团体的人数在巅峰时期达三十万之多,并且他们依靠着德国驻阿根廷使馆的津贴,创办了大量法西斯报刊来为自己宣传造势。因此卡斯蒂略虽依然保持中立,但是已经开始朝着纳粹德国倾斜。


除此之外,阿根廷与英美两国之间的关系也并不友善。几乎所有的南美国家对于美国的扩张政策都保持了极大的警惕,尤其是美国所策划的巴拿马独立及巴拿马运河的修筑,都让包括阿根廷在内的南美国家噤若寒蝉。1940年,在哈瓦那举行的美洲国家第二次外长会议上,阿根廷就趁着英国限于欧洲战事,提出了对马尔维纳斯群岛的权益索求。


马尔维纳斯群岛


同时,法西斯团体的猖獗,也引起了阿根廷国内其他民主团体的警觉。为了应对法西斯团体的威胁,激进党更是与社会党乃至共产党建立联盟,共同对法西斯政党进行对抗。1940年,阿根廷就出现了支持英国对德作战的“阿根廷行动队”,这支组织规模也很庞大,在阿根廷国内与法西斯团体进行着针锋相对的宣传对抗。尤其是在德国入侵苏联之后,阿根廷国内的反法西斯浪潮达到高潮。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发生了大规模游行,表示声援苏联,并且上千阿根廷人涌向港口,向那里的苏联轮船脱帽致敬。1941年,阿根廷全国劳动者联盟为了表示支持同盟国的立场,以及对政府亲德立场的不满,举行了短期的大罢工,并在之后成立了支援苏联的基金会。


德国入侵苏联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1942年,里约热内卢再次召开美国外长会议。会议期间美国试图劝说美洲所有国家,签订一份与轴心国断交的协定。然而美国的这一提议立刻遭到了阿根廷的强烈反对,因此最后会议的结果只是建议美洲所有国家与轴心国断交,而非强制。阿根廷坚持中立的态度自然引起了美国的反感。


太平洋战争


民间的反法西斯运动对卡斯蒂略政府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因此卡斯蒂略跳过众议院,强制宣布阿根廷进入“戒严”状态,并且戒严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为止。然而“戒严”实际上并没能稳定阿根廷的局势。之后伴随着纳粹德国在斯大林格勒的惨败,卡斯蒂略本人也不得不改变态度,表示让亲英立场的罗伍斯迪亚诺·帕特龙·科斯塔斯作为自己的继任者。


伴随着选举的临近,原本都是反法西斯的激进党、社会党、进步民主党之间却发生了严重分歧。政治上的混乱,给了当时军队中的野心家可乘之机。1943年,在阿根廷因政治斗争陷入混乱之际,首都附近的卫戍部队进入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卡斯蒂略仓皇出逃。经历了军队内部的几轮内讧之后,拉米雷斯担任了临时总统。


为了获得民众的支持,拉米雷斯表示将尽快结束戒严,恢复阿根廷的宪政。不过在外交方面,拉米雷斯政府仍然保持中立,同时,拉米雷斯也在积极的试图改善与英国之间的关系。不过迫于美国外交上的压力,拉米雷斯不得不宣布与德日断交,但是这一举措,立刻引起了军方的不满。1944年,拉米雷斯被迫下野,取而代之的是胡安·多明戈·贝隆。


胡安·多明戈·贝隆(右一),身旁是著名的贝隆夫人


就这样,在国内外的压力下,阿根廷虽然长期保持着中立,但是又不断的摇曳。虽然在最后阿根廷迫于美国的压力,依然无法真正转向德国一边,但由于国内极端民族主义思想仍然盘根错节,使得纳粹分子在这个南美国家找到了自己的第二个祖国。


好 文 推 荐


于凤至的后半生:没了张学良,我依然可以很好

1990年,于凤至在弥留那一刻说:“我死去之后埋在洛杉矶城外的山上,让我看看遥远的故乡……我的墓旁要再挖一个空墓穴,留给你的父亲。”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庆祝建军90周年的阅兵为何要在朱日和举行?

7月30日,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我们进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式,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阅兵的地点是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崇祯即位的N种说法:是刀光剑影还是风平浪静?

历史上,关于崇祯帝上台前的政局,流言四起,议论纷纷,但多不靠谱。他的即位之路究竟是怎样的呢?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


国家人文历史

微信ID:gjrwls

长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