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举世震惊的“水门事件”爆发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接到任务,任务说民主党总部遭到
“不明势力”
窃听
FBI迅速介入调查,然而越查事情越不对,调查员发现,组织窃听的“不明势力”,很有可能是当时的美国最高领袖,总统尼克松
很快FBI高层接到了来自白宫的直接电话,白宫要求FBI立刻停止调查,并且决不能向外界透露任何进展
要知道总统有权直接罢免FBI局长,在此庞大的政治压力下,整个FBI先是屈服,全力把这直接涉及最高领袖的丑闻给压下去
但此时,一名“吹哨人”出现了
此人是FBI副局长“马克·费尔特”
马克知道此时政府内部不可能让他讲话了,他向司法部,向什么部揭发总统的恶行都不可能成功
于是他只能求助于社会媒体,他找到了当时美国的重量级媒体《华盛顿邮报》
马克秘密会见了邮报的资深记者“伍德沃德”,他告诉伍德沃德,这次窃听民主党总部的幕后黑手,很可能是“最高层”,随后他出示了一些证据和调查报告
两人在离开时,马克警告这位记者“伍德沃德”,FBI会动用全部力量来阻止你们的调查
一天后,伍德沃德感觉到自己已经被跟踪,他立刻打电话给当时的媒体朋友,包括《时代》杂志,《华盛顿每日新闻》等其他媒体
伍德沃德相信,你可以对付我,但不可能对付所有美国媒体
接获情报的其他媒体,也共同展开了对此次重大丑闻的调查
最终丑闻怎么遮也遮不住了
美国国会开启了对于尼克松的弹劾,美国最高法院严令总统,必须交出关键录音带证据
重压之下,尼克松自知末日已至,在弹劾正式开启前,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职
随后尼克森面临联邦刑事起诉,直到继任总统“福特”特赦了“尼克松”
水门事件,由于直接触及对于总统丑闻的揭发和指控,让“吹哨人”面临巨大的安全威胁
在搜寻和报道相关调查时,来自政府高层的压力排山倒海而来,每个参与其中的“吹哨人”都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但是“吹哨人”人人感到恐惧,却又挺身而出,因为他们坚信自己在做的是一件正确的事
水门事件,推动了美国吹哨人制度的重大进步
是美国
《吹哨人保护法》
推出的直接诱因
吹哨人保护法:
保护“吹哨人”在吹哨时的个人隐私
也保护“吹哨人”免遭秋后算账和打压,证人在上法庭作证时,可以不讲出消息提供者的姓名
比如FBI副局长提供消息指控总统,那记者在作证和出示证据时,就可以不说出该消息和证据是来自于谁的
《吹哨人保护法》,全面保护吹哨人的隐私和安全,使得吹哨人避免受到泄密罪的指控
同时还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对于吹哨人及其家庭提供各种保护
二,“吹哨人”不是告密者,而是“将权力关进笼子者”
首先明确一点,“吹哨人”类似“告密者”,但和“告密者”有区别
他不是让老百姓之间相互揭发相互告密,形成像“东德”那种高压的极权统治社会
吹哨人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当权者(上级官员或公司老板)
吹哨人一个显著特点是,他对上而不对下
主要是为了防止滥用权力,以及预防重大的社会安全事件
中国也有“吹哨人”,他们也为社会的进步和公共安全,做出巨大贡献
蒋卫锁——一路上,我扛着棺材走
白手起家的蒋卫锁是农民的儿子,通过自己努力在2004年就拥有十几个奶站,还有农业公司和酒店,企业年产值高达2000万
2005年光明
“回炉奶事件”
被河南电视台曝光,光明郑州子公司将过期牛奶回路重造,再次销售
然而回炉奶只是冰山一角,市面上不仅有回炉奶,还有掺假奶
这些“掺假奶”企业用奶粉勾兑,以次充好,成本省下来的钱就用来贿赂奶企和相关官员
奶企被贿赂后,用高于真奶的收购价格去购买“掺假奶”,这导致蒋卫锁的十几个“挤奶站”和“托奶所”损失惨重
他弄不懂,为什么真东西卖不出去,假的掺假的却横行市场
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蒋卫锁四处奔走,将真相告诉奶企高层,又找到相关管理部门反映,但不管他怎么做,他和上面作对,将所有情况反映上去了,都石沉大海
2006年,蒋卫锁孤注一掷了,他卖掉企业下最大的酒店,并且带领一支由农民企业家,农业专家,新闻记者,组成了
“中国西部乳业万里行”
队伍,展开对中国西部乳业的彻底调查
当时家里的所有人都劝蒋卫锁别搞下去了,搞下去不会有好结果的
蒋卫锁老母亲老泪纵横的拖着儿子,自己老婆和两个儿子,还有自己的弟弟,都要给蒋卫锁跪下,苦劝他别搞下去了,我们好好做生意,总有办法的
但蒋卫锁决心已定,这事不是我个人的事,是整个中国乳业的事,更是中国奶业安全的事
在随后的半年里,蒋卫锁带领的团队走了5万多公里,详细调查了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的乳业情况
最后他发表了《中国西部乳业濒临崩溃边缘》的调查报告
报告详细披露了西部乳业严重的造假和掺假现象
2007年蒋卫锁在做的事终于引起了全国的重视,他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来自行业内部的压力,攻击,甚至是生命威胁不断压来
但蒋卫锁孤注一掷,这条道他走到底了
他上了《焦点访谈》,上了《新闻调查》,揭露中国乳业的掺假黑幕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
三鹿集团,在生产奶粉过程中,用了添加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牛奶
三聚氰胺加入到牛奶中,是为了提高牛奶的蛋白质检测数据,让假奶、毒奶,成了“合格奶”
三聚氰胺事件,让成千上万名中国孩子和家庭受害,更重创了中国奶制品行业,让中国奶粉长时间与毒奶粉挂钩,无人敢买
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天你敢搞掺假奶,明天我就敢搞毒奶
没人一开始就上毒奶的,都是看着我搞假奶没事,没事的时间长了,没人问也没人管,胆子越来越大了,才开始搞起了毒奶
三聚氰胺事件后,率先揭发全国乳制品行业丑闻的蒋卫锁,被授予“中国乳业打假第一人”的称号
作为一名“吹哨人”,蒋卫锁早在“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前,就警告全社会,中国奶有问题,有大问题,但因为各种原因,直到2007年才被重视,但2008年的毒奶事件,还是发生了
陈涛安——我知道很多疫苗内幕,来调查我吧……但是从没有人来
陈涛安是山西省疾控中心信息管理科科长,陕西省劳模,非典期间荣立二等功
陈涛安在工作岗位上一直兢兢业业,山西省、市、县的三级疫情信息卫生情报网络,就是他主导建立的
可是在2006年,单位里发生了一些“不寻常”的事
这年疾控中心里来了新领导,新领导将山西的疫苗配送承包给了北京一家叫做“华卫时代”的医药生物公司来做
从此以后山西省的所有二类疫苗,都要由这家“华卫时代”负责
华卫时代,等于是垄断了山西全省的二类疫苗配送、供应和管理
陈涛安发现,这家与上头领导有直接关系的“北京华卫时代公司”在负责疫苗的配送和管理上,相当不负责
为了尽快将疫苗送进山西省,华卫公司居然在高温下组织毫无资质的人员,给疫苗“贴标签”
当时所有进入山西省的疫苗都必须贴上疫苗专用标签,没有这标签你就不能在山西省用
而为了让疫苗尽快进入山西疫苗市场,华卫公司居然把所有疫苗都从疾控中心的冷库里拖出来
这冷库里有各种各样的疫苗,乙脑疫苗,狂犬疫苗等等
这么种类繁多的疫苗就这样从山西省疾控中心的冷库给拉了出来,然后堆放在疾控中心的办公大厅和楼道里
疫苗堆满了疾控中心
跟着华卫公司雇佣了一大群不知从哪里来的临时工
临时工的工作就是把这些疫苗拆箱,然后在一盒盒疫苗上贴上‘山西疾控专用’的标签
陈涛安说:那时是8月份,是大夏天啊,38度,他们就这样在楼里给疫苗贴标签
这么多各种疫苗,就这样暴露在室温中,短的四五小时,多的有十几个小时
疫苗不是普通东西,一块冻猪肉放在38度天里十几个小时,大家都担心它会不会坏了
那疫苗放在室温里十几个小时,那还能用吗?
疫苗必须冷藏避光,而且从疾控中心来过来的疫苗各种各样,根本就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这各种疫苗在38度下放了十几小时到底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但他们不管,找零时工给疫苗贴完了标签,再把疫苗重新拉回冷库
这样的疫苗在陈涛安看来,应该全部销毁!否则跟故意杀人没区别!
陈涛安这里说的他们,指的是当时山西省疾控中心主任,栗文元
栗文元找来华卫时代公司老总“田建国”,任命田建国当山西省疾控中心生物制品配送中心主任
这样一条关系大家清楚了吧
随后疫苗违规贴标签、不规范管理等问题在这些人的掌控下就一直存在
很快山西省就发生了各种疫苗注射问题
2006年,一名男孩注射乙脑疫苗后,出现发烧和抽搐症状
随后医院发了多次病危通知书,虽然最后命是保住了,但留下了严重后遗症,智力下降,学习跟不上
2006年12月,另一名女孩玲玲注射了流脑疫苗,很快出现了思维不清、晕倒等不良反应
后来诊断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同样留下了后遗症
与疫苗相关的事件接二连三发生,陈涛安知道,问题的根子来自于自己的上级,来自于那条肮脏的产业链
疫苗事关人命,更事关很多孩子的性命,陈涛安凭着良心和专业知识,毅然当起了“吹哨人”
他提醒全社会注意山西省的疫苗管理不规范问题,这是人命关天的事
他写信,找媒体,开始了艰难的举报之路
单位的同事开始疏远他,领导给他穿小鞋,对他职称降级
陈涛安说,我手里有很多华卫公司违法违规的证据,我在等调查组到来,可没人理我,他们从来不来
陈涛安被排斥,人人避而远之,调查组没来,恐吓短信倒是一个个来
在恐吓短信里,有人告诉他,如果他不再追究山西疫苗事件,就给他十万块,但如果他继续闹下去,那就找人卸他一条腿!
事情在2008年发生“转机”,而转机来自于人命
2008年山西柳林县青龙村卫生所的医生去给村里满月孩子接种了乙肝疫苗
几天后,孩子开始时不时的抽搐
一个月后吃完了奶的孩子开始呕吐,两眼上翻,浑身发青
孩子被送入吕梁市人民医院抢救,医院很快开出“病危通知书”
而该院的诊断为:吸入性肺炎伴中毒性脑病
中毒性脑病,中的哪种毒,无人知晓,做了所有检查还是找不到原因
而与青龙村这名男婴一样,在接种疫苗后发生了抽搐,发烧,救治,诊断不明,最后死亡的孩子,短时间内发现又发现了3个
除了死亡外,这种接种疫苗后不明原因的病症,侵袭了更多孩子,根据当时的部分记录显示
燕燕(化名),女,2岁,家住山西省天镇县,不哭、不闹、不笑、不玩、不说、不会走路,“像个植物人一样”
强强,男,8岁,家住吕梁市回龙村,孩子会不定时地抽风
君君,男,5岁,家住柳林县县城出租房,医院诊断君君脑萎缩
晨晨,男,4岁,家住太原市寇庄西路,目前后遗症癫痫
莉莉,女,10岁,家住太原市东温庄村,咬字不清,动作怪异,手、脚、头部常常不自觉抽动
妞妞,女,3岁,家住壶关县大山南村,肢体活动困难后遗症
慧慧,女,12岁,家住高平市东沟村,后遗症紫癜性慢性肾炎
靳中逸,男,17岁,家住高平市三甲镇底池村,后遗症头痛,时不时地发作,怕异味刺激
玲玲,女,16岁,家住临汾市万安镇,后遗症癫痫
豪豪,男,8岁,家住运城市广场路7号,后遗症癫痫
山西一连串在注射疫苗后发生的奇怪的,难以诊断病因的怪症引起巨大影响
此时终于有人来找到了陈涛安,找他的人不是官也不是上级管理部门,而是《中国经济时报》的记者王克勤
当时的陈涛安因为当“吹哨人”,检举山西省在疫苗管理上的一系列违法违规行为
他得罪上级,被孤立、排挤和恐吓多年
记者王克勤找到陈涛安,让王克勤意外的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检举无门,受尽排挤和冷眼后,陈涛安丝毫没有退缩
他对王克勤说,
我不怕压力,我什么也不怕,我只想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在经过实地走访和仔细调查后,2010年《中国经济时报》头版头条发了两篇文章
一篇《山西疫苗乱象调查》
一篇《近百孩子不明病因致死致残》
但请慢着
本以为这件事终于要有个说法了,终于该给“吹哨人”应有的保护和帮助了
但结果让人心寒
2010年3月,上头派出8人专家组去山西展开调查,一个月后,4月6日,山西省政府召开发布会,公布此次问题疫苗的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如下
1,2006-2008年间,山西省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病水平,总体不高于全国平均
2,2006-2008年间,山西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率没有出现异常升高
3,疫苗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也未超过监测报告水平
至于那近百名接种疫苗后出现各种奇怪病症的人,专家们认定,
只是偶然性事件
整个调查最后的结论是,山西省的疫苗乃至全国的疫苗都是安全可靠的,可以放心接种
一锤定音,无人敢再有异议
一个月后2010年5月12日,因签发《山西疫苗乱象调查》的中国经济时报总编辑“包月阳”,被免职
一年后,整个《中国经济时报》调查部被解散
当时协助陈涛安进行走访和调查的记者王克勤,也被就地解职
吹哨人没有好结果,得到不任何保护,连当时帮助吹哨人一起揭露问题的记者甚至整个调查部,都被连锅端了
后来有人采访了当时报道的记者王克勤,他说:
山西疫苗事件不了了之,以后全国疫苗
都可能出问题
吹哨人不顾个人得失,承担巨大精神压力
他们吹一个哨,背后有一百把刀扎过来
他们蒙受经济,工作,甚至生命的损失
他们挺身而出,捍卫的不是个人利益,而是公共利益
但是我们在对于“吹哨人”的保护上,做的很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