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下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吕林教授通过展示详细的图解和手术视频,解析了PDR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管理一系列过程,建议在掌握手术指征的基础上,联合抗VEGF药物,合理采取手术方式和激光治疗,在必要时须二次手术。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苏冠方教授分享了急性视网膜坏死(ARN)的治疗体会,ARN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发病率低,诊断明确,但病程变化大,预后比较差,苏教授强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防止患者视功能丧失是ARN治疗的重要目标。
激光是治疗多种眼底疾病的有效手段,目前激光设备种类多样,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江苏省人民医院刘庆淮教授结合全网膜镜,与听众分享了眼内光凝在全网膜镜下的使用,刘教授指出激光治疗有赖于正确诊断、个性化治疗方案,足够的激光能量和治疗面积,术后需要定期随访。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马志中教授详细为听众讲解了眼科微创手术并发症和处理,系统地介绍了手术机制、流程和技巧,强调了眼科医师基础手术训练的重要性。
我国是近视大国,高度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是高度近视的主要致盲原因之一,其预后尚不乐观,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马翔教授分析了高度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的治疗挑战,马教授指出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自发消退率低,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北京医院戴虹教授从细微处着眼,讲解了视网膜下残留重水处理,重水是视网膜手术中重要的辅助工具,其应用能明显提高复杂性视网膜手术的成功率,戴教授介绍了术后重水残留的评估、处理和预防,为接触视网膜手术的医师提供了重水处理的思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王凤翔教授“另辟蹊径”,在外路手术中颇具心得,介绍了外路手术的手术设计、特殊处理和优缺点,并以亲身经治的病例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柳教授介绍了后节手术与术后炎症发生,提醒临床医生要注意围手术期的管理和患者的主诉变化。
夕阳西下,无限风景。经过一天科学的知识梳理和精彩的视频展示,与会眼科医生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疾病治疗心得,学习先进的眼科知识和技术,了解国内外眼病研究进展,收获颇丰,意犹未尽,对第二天的论坛期待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