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者  ·  晚安一句话 ·  10 小时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人到中年的“做题家”们,开始卷考证了? ·  2 天前  
码头青年  ·  马云过关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日本高分治愈系电影,90岁老人为何比年轻人更快乐?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5-02-16 21:00

正文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90岁人生才刚刚开始,即使到了100岁,也可以闪闪发光。


记者|卡生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请谨慎阅读

与遗憾共存

日本作为全球少子和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十分擅长拍摄有治愈感的老年题材作品。从《日日是好日》《澄沙之味》《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到纪录片《人生果实》……在这些电影里,老年人通过日常的微小坚持,将衰老与死亡转化为“向死而生”的力量。在人生遇到无法突破的瓶颈时,这类电影总是会以一种“过来人”的长远视角抚平中年人的焦虑。
《九十岁,有什么可喜可贺》乍一听很丧气,但却是一部轻松、幽默的电影。它以获得直木奖的日本作家佐藤爱子为真实原型, 讲述了90岁的作家伊藤爱子在封笔之后,因为遇到中年编辑吉川真也而重燃写作热情。正经历着事业和婚姻双重危机的吉川也在与爱子互相救赎的过程中,重获了新的人生方向的故事。

图片
电影里,出版了最后一本小说《晚钟》之后,伊藤爱子封笔不再写作,过上了普通老人的退休生活。与大多数同龄人相比,爱子的身体还不错,与女儿、孙女住在一起,每天看看电视、报纸打发时间。
一辈子积极要强的爱子不改年轻时候的脾气,依然犀利、毒舌。她抱怨电视里女主播说话太快,完全不顾及老年人,看到报纸上“家庭主妇历数老公大男子主义”的求助信时,她脑补着自己训斥女人,“这样混账的男人不让他滚还等什么呢?”爱子也抱怨自己日益下降的听力与记忆力,以及日渐不听使唤的腿脚。女儿劝她出去走走,晒晒太阳,找老朋友喝茶、聊天,她说, “好友都去了天国,只剩下自己活成了千年王八”,在爱子看来,人一旦老了,什么事情都会变得麻烦。自己真是活够了,一把年纪只是等死罢了,有什么可喜可贺?
图片
在出版社工作的吉川正在经历事业婚姻的双重中年危机。他因为爱训斥下属,爹味太重,被下属投诉而调离管理岗位,与此同时还收到了妻子发来的离婚协议。接下来,是否能说服封笔的爱子重新为杂志每周写散文,成为了他职业生涯能否逆风翻盘的决定因素。
吉川三番五次邀约均被爱子拒绝,原因是,她认为在《晚钟》之后,自己想表达的一切已经写尽,对这个世界已经没有表达的欲念,但实际上,她所担心的是作为一个时代的落伍者,所说的话还有谁会愿意听呢?吉川上演了“中年人溃败的苦肉计”,最终说服了爱子重拾与世界对话的勇气。

图片
当爱子拿起笔时,她想说的并不是那些促使人们变得更快、更强的话,她书写着一个“时代落伍者”对高速发展时代的困惑与担心。 她说,对智能手机的虔诚会让全民变成傻瓜,科技的高速发展促使人们越来越追求方便和快速,人会在这个过程里越来越不满足;当爱子在报纸上看到有人担心小孩会影响午休而抗议在家附近新建托儿所时,她写道,小孩子的嬉闹是一个国家朝气蓬勃的象征,作为战争的亲历者,她忆起当空袭警报响起时,大街小巷的寂静让人恐惧。最感人的一则散文是写自己捡来的狗小八去世前的十几年,爱子每天都会给它做黏糊糊的饭,盼望它活得高寿。小八去世后,友人前来祭奠小八,她对爱子说,小八的愿望是最后还想吃一次你做的饭……养宠人此刻简直泪奔。

图片
九十岁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时间似乎既紧迫又漫长。 影片并没有将老年生活浪漫化或是悲情化,而是通过琐碎的真实构建了一副充满缺憾但生机勃勃的晚年图景。 爱子的生活里,已经没有什么大的人生志愿,只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但爱子用笔娓娓道来,有笑有泪。让爱子和吉川都没有想到的是,由专栏集结成册的书《九十岁,有什么可喜可贺》受到了读者们的欢迎,一个月之内竟然卖出去了五万册,连续五周成为了全国书店的销量第一。
九十岁的爱子在写作中重新寻得表达的意义,“发怒也好,大笑也好,开口咒骂、大发雷霆也好,对这世间的事物所产生的反应,变成了我活下去的动力”。吉川也在爱子的写作里感受到了一种活在当下的重要性,中年的吉川将目光投向从未仔细倾听与照顾过的妻女,总以为来日方长,实现人生抱负是比儿女情长更重要的人生使命。直到妻子提交离婚协议,女儿当面斥责父亲的缺席……
图片
影片并没有让认识到错误的吉川与妻子、女儿共建美好生活,最终吉川选择了放手。向妻子道歉、握手告别这段是我很喜欢的处理,也在某种程度上点题—— 人生终究不是完美的,与遗憾共存才是大多数人生的结局。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爱子和吉川的扮演者。饰演伊藤爱子的女演员草笛光子,在上世纪50至70年代非常活跃,而她在影片中出演时已是90岁高龄。在片中,她所塑造的作家形象颠覆了老年女性的固有形象,与那些缺乏活力的年轻人形成鲜明对比,爱子充满活力,她的机智和幽默丝毫未被岁月磨灭。观看这部电影,观众会不时停下思考,无论年龄多大,都能活出自己的风采。至于吉川的扮演者唐泽寿明,这位曾被誉为“日剧初代贵公子”的英俊演员,出人意料地完美演绎了一个深陷中年危机的失意男子。
图片

顺从“我的自然”

电影结束时,出现了原型作家佐藤爱子不同人生阶段的照片,并写着:“2023年,佐藤爱子100岁”,真实的故事比电影本身更让人感到振奋。
佐藤爱子出生于1923年的日本大阪。她的父亲是作家佐藤红绿。爱子受父亲影响,从小就爱上了写作。佐藤爱子的人生并不顺遂,她的青春期在战争中度过,第一任丈夫在军队里药物成瘾,于1951年去世;第二任丈夫的公司在1967年倒闭,欠下3400万日圆,她为了偿还债务,只能进行大量商业写作,最终以离婚收场。她的一生,笔耕不辍,写了足有130本书。

在她九十三岁那年,散文集《九十岁,有何可喜?》问世,首周便荣登畅销书榜首。有人好奇地询问她为何选用这样一个标题,她坦率地表示,这个书名意在表达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书中收录了多篇现实主义批评文章,例如2015年大阪寝屋川市的初一女生遇害事件、2016年广岛府中市的初三男生被错判偷窃事件,以及前大阪市长桥下彻卸任后成为电视综艺红人的现象等。这本书一经出版,便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目光,知名女主播安藤优子在她的书评中提到, “读完这本书后感到畅快淋漓,佐藤爱子犀利地批评了日本社会的种种问题,同时又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温馨。”
当《九十岁,有何可喜?》超越村上春树的《骑士团长杀人事件》登上畅销书榜首时,佐藤爱子却平静地表示,“真令人费解,我的书为何如此畅销?书卖得好有什么值得高兴的?”更引人注目的是,这本书的出版还催生了日本出版界的“百岁潮”,例如,作家、抽象画家篠田桃红继《活到一百零三岁才明白的事:单身一人也有乐》之后,又推出了《一百零五岁,我也会去死》。即将百岁的作家吉泽久子也出版了《一百岁还想活下去》,描述了老人独居却并不孤单的生活状态。
不仅在日本,去年我还看到意大利老奶奶莉西亚·菲尔茨出版了自传《90岁,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们常以为随着身体衰老和精神力减退,人生会逐渐走向低谷,直至终结——我们似乎接受了这样的命运设定。 然而,看到那些在暮年依然活跃的人们,无疑给沉闷的年轻人注入了一针令人愉悦的强心剂。虽然无人能躲避死亡,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度过最后的时光。
电影虽然有一些戏剧化的改编,但故事绝大部分还原了佐藤爱子在90岁时的人生态度。 比如,她也一度感到人生的价值在渐渐离她远去,也曾感到对这个世界已经无话可说。佐藤爱子还曾写过一本书《真高兴我有了点年纪》,她写道, 从感觉自己“要老不老”开始,很多人以为自己不可能比年轻时更快乐,于是沉湎于年少轻狂的点点滴滴,其实,有了点年纪并非享受人生的障碍,反而是开心过日子的原因——只要你懂得如何生活。

图片
佐藤爱子在被问到保持生活愉快的秘诀时说,“顺从我的自然而活”,这让我想起另一部日本的治愈系电影《澄沙之味》里,一生喜爱做红豆馅饼的德江通过录音机留下的一段人生遗言: 我们的到来,是为了亲眼见识这个世界,体味其中的韵味,所以,虽然成不了什么,活下去还是有意义的。
图片
点赞 ”“ 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排版:布雷克 / 审核:然宁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 《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图片

大家都在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