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神介资讯
传播、分享神经介入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理念,规范、创新中国神经介入诊疗水平,致力成为中国神经介入领域最专业的在线教育平台、线上会务平台、远程会诊转诊平台、临床科研等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药闻  ·  雷平在清华大学调研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工作 ·  21 小时前  
食安安徽  ·  滁州市召开食品召回工作交流座谈会 ·  昨天  
中国药闻  ·  做好稳外资“加减法” ... ·  昨天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  ·  科普 | 个儿大的就是激素草莓?这些谣言不能信 ·  昨天  
质安选  ·  原来AIB审核神器是它!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神介资讯

温柔守候——当烟雾病遇上宽颈动脉瘤

神介资讯  · 公众号  ·  · 2021-03-05 20:00

正文


病情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女性,51岁,主诉头痛1天入院治疗。

初步诊断

1、烟雾病;
2、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
3、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动脉瘤

术前影像学检查

动脉瘤位置、侧别: 右侧大脑后动脉P1段

测量大小:5.93mm×7.04mm × 6.44mm

瘤颈测量:4.50mm

子瘤大小:2.44mm × 2.38mm × 2.07mm


此病例动脉瘤瘤颈宽,母动脉瘤体顶端有一个子瘤,顶端血流导入子瘤,造成子瘤破裂出血风险高。


术前思考


1

该动脉瘤位于右侧大脑后动脉P1段,且患者系烟雾病,大脑中动脉闭塞,因此选择良好的栓塞材料对于保护该患者的大脑后动脉显得尤为重要;其次该患者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结合CT考虑右侧大脑后动脉P1段动脉瘤破裂出血,且该动脉瘤体上存在子囊。

2

在临床上,对于含有子囊形态不规则的动脉瘤,由于其特殊的结构以及高破裂风险,许多学者对于子囊的栓塞与否存在很多的争议。有术者认为子囊就是破裂出血点,在栓塞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有弹簧圈进入,否则很容易造成术中破裂出血。也有术者认为子囊应该栓塞,才会有稳定的血栓形成,降低破裂风险,若不予栓塞,术后复发率和再出血会很高。此案例术者宋太民主任认为对含有子囊的未破裂动脉瘤实行积极干预其实是有必要的。虽然子囊栓塞的难度很高,但随着新材料学的飞速发展以及手术技能的日趋娴熟,超软弹簧圈配合双导管技术轻柔地栓塞子囊,可减轻对瘤壁的压力,极大地降低不规则的动脉瘤出血风险。



手术预案


1. 双微导管技术栓塞,采用 Axium™ Prime Framing Coil 作为支撑,辅助栓塞子瘤;


2. 留置支架微导管,必要时辅助栓塞保证大脑后动脉血流通畅。


手术过程


1. 微导丝、微导管配合将Echelon-10微导管分别置于动脉瘤瘤体内及子瘤腔内;

2. 经动脉瘤瘤体内微导管送入FC-7-30-3D弹簧圈1枚;

3. 在FC弹簧圈支撑下,经子瘤内微导管送入APB-3-6-3D弹簧圈1枚;

4. 后经双导管依次投入6mm×20cm、4mm×8cm、3mm×6cm、2mm×4cm、2mm×4cm数枚弹簧圈,动脉瘤栓塞致密。


术后造影


可见子瘤内造影剂明显滞留

正位造影未见明显血管遮挡


后续治疗

A、针对烟雾病处理:由于患者烟雾血管代偿良好,未见脑缺血症状,磁共振灌注呈现未见明显低灌注区域。因此与家属沟通考虑定期复查,针对烟雾病采取保守治疗。


B、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栓塞术后:由于考虑患者合并烟雾病,术中未行支架辅助栓塞,未给予抗血小板治疗,仅给予脱水降颅压、缓解脑血管痉挛药物应用,择期复查CT出血吸收完全。


C、后期随访:遵医嘱3月后来我院复查造影可见胚胎型大脑后动脉血流通畅,动脉瘤Raymond评分1级。


手术器械分享


该例患者选择第一个弹簧圈为 Axium™ Prime Framing Coil ,选择该圈的原因在于其优秀的成篮特点:

01

该弹簧圈是首尾闭环结构设计,减少了开环圈袢常疝入载瘤动脉的现象,在该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有效保证大脑后动脉的通畅性,控制弹簧圈不疝入载瘤动脉,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02

其次 Axium™ Prime Framing Coil 弹簧圈中间部分四分之三为开环设计,既增强了圈袢间的支撑性,使得弹簧圈投入后框架结构稳定,可以抗血流冲击能力强;同时又具有一定顺应性,在动脉瘤内贴瘤壁效果就好,瘤内分布均匀。在该患者的动脉瘤栓塞过程中起到支撑辅助栓塞子瘤,术后可明显看到子瘤内造影剂滞留,减少了术后再出血风险;

03

最后该弹簧圈在瘤颈处表现良好,瘤颈覆盖高,可以有效阻挡血流流入,降低复发风险,同时可以有效减少支架辅助的应用从而减少后期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04

子囊选择了 Axium™ Prime ES 弹簧圈,其超柔软的特性减少了子囊填塞过程中破裂的风险。


术者简介

宋太民

漯河市中心医院

介入科主任

中华放射学会介入治疗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缺血性卒中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出血中心联盟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介入专业学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漯河市医学会介入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擅长全身各器官疾病的介入治疗,尤在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等疾病的介入治疗,其诊疗水平在河南省享有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

往期相关回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