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乐嘉
乐嘉性格色彩网站www.fpaworld.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天津港“星闪”来了! ·  昨天  
中国航务周刊  ·  【展商推介】星海恒泰,邀您莅临“2025国际 ... ·  昨天  
中国航务周刊  ·  两大国资物流集团,筹划战略整合! ·  昨天  
中国航务周刊  ·  年度投资170亿元!事关平陆运河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乐嘉

儿童性侵害远比想象中可怕,但总有办法预防和避免

乐嘉  · 公众号  ·  · 2017-11-24 12:40

正文


有调查显示,在中国,有9.5%的女童和8%的男童都曾遭到过不同方式的性侵害,总数高达2500万人,而且多数都是熟人作案。 哪个做父母的不心疼,不担心孩子的安全?别说是女孩了,男孩也担心啊!


这些数字实在触目惊心,警醒我们对孩子的保护决不可有丝毫的掉以轻心。但退一步说, 无论父母多么努力,也无法做到24小时、无缝隙贴身保护,孩子总有独处、落单的时候,所以 教会孩子自我保护、远离性侵害更关键


这两天,我无意间看到了美国 How To Tell Your Child 机构制作的儿童防性侵视频,简单易懂,又实用有效。 强烈推荐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讨论,并耐心给孩子讲解,让孩子用科学的方法辨别坏人、保护自己。


1


三步就可以教会孩子“ 防性侵 ”的安全知识:


1. 教孩子识别坏人


在教孩子怎么保护自己之前,老师先问了一个问题: “怎么辨别坏人呢?”


对于坏人,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看法,不过他们的认知仅仅只是限定于“坏人有大大的牙齿、 血红的眼睛,巨大的手和邪恶的笑容”。



老师一个接一个“吹破”孩子们关于坏人的天真想法,并告诉他们 坏人并不等于“长得坏” ,有的人甚至长得很好看,看上去很和蔼,很炫酷,还有各种美味的糖果和精美的礼物。



这下孩子就困惑了,既然坏人看上去很友善,那怎么才能分辨出来呢?


2. 教孩子认识隐私部位,警惕5个警报


直接从外表分辨“披着羊皮的狼”确实挺难,老师转而教孩子如何识别坏人的“坏行为”。


在此之前, 需要先教孩子认识身体,并知道自己的隐私部位。



一般,在生活中,我们都习惯性地告诉孩子泳衣遮住的地方就是隐私部位。


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是通过这种描述 孩子 只能知道一个大概的范围,并不真的明白哪些部位是隐私部位。


对于这个方面, 其实 大可不必讳莫如深。我们可以跟老师一样,非常坦然地告诉孩子:


男孩的生殖器官和屁股是隐私部位,女孩的乳房,生殖器官和屁股是隐私部位。


这些部位是不可以给外人看或者触碰的。


如果有人要看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让你看TA的隐私部位,叫做 视觉警报 ”。



如果有人谈论你的隐私部位, 叫做 “言语警报”。



如果有人触碰你的隐私部位,或者叫你触碰他的隐私部位,叫做 “触碰警报”。



单独与陌生人在一起,叫做 “独处警报”。 特别要注意的是,父母不在身边,不要接受陌生人给的糖果。



如果有人拥抱、背、亲吻你,叫做 “拥抱警报”


这5个警报都是危险信号,我们要孩子明白,当有人对他做出这5种行为任意之一时,他就可以判定“那个人”是个坏人,要勇敢地对他的行为说“No”!


3. 与孩子共建“照顾者”名单和“爱心圈”


那有没有例外呢? 当然有!


爸爸妈妈可以!


不过,只能在 帮孩子洗澡 ,或者孩子 隐私部位受伤 的情况下才行。


这种方式可以帮孩子进一步明确身体的界限。明白爸爸妈妈也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能触碰自己的隐私部位。


“照顾者”名单上的可以!


通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其他人也会帮忙照顾孩子,这时候,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列一张“照顾者”名单,列入名单的人在限定的条件下也是允许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不太愿意把某人的名字写上,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并找出原因。


另外,一定每隔几个星期跟孩子一起重新更新并确定下名单。


“爱心圈”名单里的也可以!


除了最亲近的亲人之外,我们还可以跟孩子一起列一个“爱心圈”名单,这个名单上的人是可以拥抱、亲亲的,是孩子喜爱并信任的人。


列好“爱心圈”后,孩子就可以安全踏实地享受亲人、长辈、朋友的关心和爱了。


2


老师教完安全课程,对孩子进行了“随堂测试”,确保孩子真的听懂并记住了。


1.医生在妈妈陪伴下检查你的隐私部位,可以吗?



2.如果有一个男人触碰女孩的胸脯,可以吗?



3.如果一个照顾者帮一个男孩穿衣服,可以吗?



4.如果一个男人在女孩面前脱衣服,可以吗?



5.如果一个女人对女孩说漂亮的乳房,可以吗?



6.如果一个女人带一个正在跟朋友玩耍的女孩去偏僻的街道,可以吗?



这样的题目其实还有很多,家长也可以对孩子进行测试,每做一道题,孩子关于安全和危险的界限就越明晰。帮助孩子更准确地理解安全知识、掌握安全原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