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nternetDeep
这里是《互联网周刊》。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会实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奥特曼重申OpenAI不卖# ... ·  昨天  
新浪科技  ·  【#新款ModelY将推七座版##Model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王自如2878万案款未履行#】#王自如被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nternetDeep

工作第六年,发现前五年坚持的全错了

InternetDeep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11-10 18:35

正文


来源: LinkedIn

ID: LinkedIn-China

LinkedIn领英是全球知名的职业社交网站,每个《财富》500强公司均有高管加入。


有一天跟一工作两三年的小姑娘开会,说到有些该做的plan总没见出成果。小姑娘满脸委屈,说我也没偷懒,上班的时间已经拼到连午饭都草草应付了事了。


我说:那你下班时间干嘛了?


她脱口而出:下班时间是我自己的时间。


我愕然,一句“你上班难道是给我上的么”几欲脱口而出。后来忍住了,因为“为自己工作”这件事,我也是这两年才明白的。



我还在花季的时候喜欢看小说,尤其喜欢武侠。都说江湖险恶,但武侠小说的世界其实很单纯,勤加练习武艺必然精进,善良淳厚终有福报,上苍有眼,总会奖励人畜无害的姑娘和后生。


当然现在我知道了,现实总是比书上写的复杂。


反正工作第六年,渐渐发现前五年很多事都做错了。


01 “做好自己就行”世上最大的谎言


如果要说这些年有什么遗憾,在我可能是青春期时看了太多偶像剧。


偶像剧最大的骗局是,只要做好自己,总会有天使带着王子来爱你。


胖似金三顺者,因为勇往直前的精神而受到高富帅玄彬青睐;


蠢如乔菲者,也有亲爱的前辈翻译官黄轩亦师亦友360°无死角守护。


以至于刚工作时,看到同事八卦公司高层人事变动避而远之,心想不管发生什么,做好自己的事儿就好;


Sales接到大单了、品牌部门又开始什么新的合作了等等,全然跟自己没关系,毕竟眼前的事情就够自己忙活了。


后来我的直属上司一语点醒:你连公司架构都搞不清楚,楼上的部门谁是谁都认不全,怎么展开部门合作?怎么说服老板交给你更重要的工作?



“做好自己”在职场上有更广泛的语义:这个自己属于团队、部门和公司,能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和做一朵遗世而独立的白莲花没有半毛钱关系。


要知道,书生气除了在男女朋友眼里有用,其余全无用处。


02 比起工作和生活分开,不让工作影响心情更重要


以前我平时很少和部门同事吃喝玩耍,周末完全不管工作邮件,工作和生活分得很开。


现在回想起来,刻意在工作和生活之间画分隔线来自学生时代的执念。毕竟邻国日本的公司制度一向令人望而生畏,而欧洲人生活和工作的良好平衡实在让亚洲人眼红。


这种执念有两个后果,一是影响效率。


比如我渐渐发现,周末单独处理一封邮件只需要1~2分钟,但全都堆到周一,就会变成前两小时全都在看邮件,而周一上午是最忙的。


第二个后果更可怕,那就是一旦工作“入侵”生活,就会极度影响心情。


假设一个部门的两个人,在晚上9:00收到老板在工作群里分享的一篇文章。


A:what?猪场又出了爆款H5?牛逼!等我来学学人家创意。


B:有没有搞错,老板又在下班时间往工作群里扔东西,烦不烦,还让不让人休息了!


有人说,你这不是为没有边界感的老板找借口么。


拜托,大家都不是孩子了,工作和生活能不能百分百分开你心里没点数么。



想起一个朋友曾说,同样的事儿,在不同人眼里是不一样的。有人看到负担,有人看到的都是机会。


正应了那句话: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


03 做重要的事,别埋头眼前三分地


回到我在文章最开头提到的小姑娘。


讲真,她的工作有多忙我是知道的。做运营的,工作琐碎又繁杂,中午部门别的同事常常去外面开个小灶,她只能在楼下食堂扒两口;晚上别人6:30就下班了,她的工作量大,常常要7:30才能做完。


整天都在匆匆忙忙中度过,她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忙到7:30,搞定当天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下班。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她也常常跟我说,觉得埋头眼前这三分地不行,想看看有没有其他的方向。两个月过去了,别说方案,连个idea都没见到。


相比之下,和她同时进公司的另一个男生,没事就拦着我讨论新点子,被我否决了还不轻易放弃,反复琢磨,有时候晚上还给我发修改后的方案,执着得让人烦。


但这个男生也是所有人中最为impress我的:脚踏实地之余,不忘仰望星空。


超越往往来自对现状的挑战,对个人、team来说都是如此。这种精神在职场新人、尤其是女性身上相对比较缺乏。从小我们被教育要做乖乖女,循规蹈矩不逾矩,很少跳到日常工作的框架之外去探索。


但事实上,如果按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划分,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可以放进这四个象限里:


重要且紧急的,重要但不紧急的,不重要但紧急的,不重要且不紧急的。



一个可怕的事实是,我们出于紧迫性,会去做第一、二象限的事,而往往忽略了第四象限——不紧急但非常重要的事。


而第四象限的工作杠杆率通常比较高。


预防措施、准备工作、能力培养、人际关系、中长期计划等都属于第四象限,它看起来不紧急,因为没有DDL,所以最容易被忽略,但后果往往是致命的。


比如拿小姑娘来说,她出色地完成了每天必须完成(紧急)的任务,留给中长期规划的时间却非常有限。


长此以往,给我的印象就是,她只能做上面交代的事儿,没办法独挑大梁。


04 不思考,要脑子干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