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母婴日报
拒绝朋友圈谣言和“大多数经验”,让靠谱的育儿知识变得有趣、有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母婴日报

妇产科医生的“产后恢复手册”,这样坐月子不留病根儿

母婴日报  · 公众号  · 孕育  · 2017-09-22 22:04

正文

世界上最劳累又美好的事,就是等着你慢慢长大





我国自古就有“坐月子”的传统,比如月子里产妇不能洗澡、洗头,要多躺着、捂着…… 每当 新妈妈“ 越界 ”时,总会有人在耳边提醒:


“开窗着凉会落下病根……”

“月子里洗头,等你上了年纪就有罪受了”

“多吃点肉才能补身体”

……


敲黑板的时间到了!坐月子真的不能做这些事?


5种月子坐不得

坐月子,科学比老理儿重要,以下几种坐月子的方式,不仅不利于产后恢复,甚至还会养出一身病。


“补”月子



传统月子饮食中,果蔬被视为“寒凉之物”,坐月子吃了会腹泻。很多产妇便喝滚烫的红糖水,吃大量鸡蛋、鲫鱼汤、猪脚汤等高蛋白食物。


为了能让宝宝吃到奶,还有不少新妈妈在生产后便开始喝下奶汤。 其实,产后不宜大补,下奶汤也不宜过早喝。


  • 饮食结构过于单一,会影响产妇康复,还可能影响母乳喂养。产妇应适量吃果蔬,在补充营养的同时促进消化、预防便秘。


  • 剖宫产的产妇出奶要慢一点,不必过于着急。若过早食用下奶汤,可能会造成后期乳汁淤积,导致乳腺炎、产后发热等症状。


“脏”月子



传统观念认为,产妇月子里要忌水、忌凉。部分人坚持月子里不刷牙、不洗头、不洗澡。


事实上, 减少日常清洁会增加产妇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不刷牙会导致牙龈红肿、出血,造成牙龈炎等口腔感染。


产妇可根据身体和卫生状况适时清洁↓↓↓


  • 温水刷牙 :每天用软毛牙刷和温水刷牙,尤其是进食大量糖类、高蛋白食物等细软食物的产妇。


  • 清洗会阴 :分娩后几周内阴道恶露仍会淋漓不尽,如不及时清洁,很可能造成产褥感染。 应每天用温水清洗 会阴 ,但不建议使用护理液。


  • 产后42天内可淋浴 产后42天内以淋浴为宜,水温、浴室温度适宜,洗澡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洗完马上擦干身体、吹干头发,避免着凉。


  • 盆浴需谨慎 :建议待恶露排净,产后42天到医院复查,确认会阴等部位伤口愈合良好后再进行盆浴。


“闷”月子



按老理讲,产妇怕风,即使是夏秋季也得门窗紧闭,新妈妈还要穿长衣长裤,避免受风。


其实, 过分的闭门关窗容易使室内细菌滋生,空气污浊,易造成大人和孩子烦躁不安,引起支气管炎甚至肺炎。


  • 坐月子一定要保证室内 空气流通 。可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至少30分钟。


  • 室温 保持在25℃左右,湿度控制在50%~60%为宜。


  • 合理使用空调和风扇 ,尤其是夏季, 注意不要将风口对着产妇 和宝宝 吹,特别是其头部、背部。


“淡”月子



老人常讲,饭菜里放盐会影响产妇下奶,但一点盐都不吃并不可取。


  • 月子饮食放适量的盐会增加产妇食欲,能补充大量维生素、蛋白质,有助于新妈妈身体恢复。


  • 而且坐月子时会大量排汗,也会丢失盐分,所以补充食盐是必要的。


“懒”月子



有的产妇终日卧床休息,缺乏基本的活动。然而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床上久躺不利于体型恢复和恶露排出,产后几个小时,产妇便可下地活动。


  • 可在室内随意走动,但不宜久站、久蹲、久弯腰及手提重物,防止腹压增加导致子宫脱垂。


  • 还可做产后保健操,练习腹式呼吸、缩肛运动,有利于防止血栓形成,减少产后出血,促进恶露排出,加快子宫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产后5件事帮你满血复活



适当加餐


产后 可适当在三顿正餐中间加两餐,如一些粥类、汤、水果、小点心等。 饮食以清淡为主,忌食难以消化、生冷、酸涩的食物,浓茶、浓咖啡要少饮用。


喝点红糖水


红糖水活血行气生乳,含铁丰富,有红色恶露时可多饮用。 不过红糖水不宜久喝,产后血虚状况好转后就可以停喝,一般时间为7~10天。 糖尿病母亲忌食。


和宝宝同步睡眠


一些新妈妈可能会因睡眠不足出现神经衰弱。建议坐月子期间尽量和孩子同步睡眠,每天保证累计睡眠八九个小时即可。


产后6周别过性生活


原则上,应在产后6周,经医生检查,生殖系统基本恢复正常后,才可恢复夫妻生活。 剖腹产女性因为有手术伤口,必须在伤口愈合后才能进行。


多用手指按摩头皮


产后脱发困恼很多新妈妈,一般发生在产后2~6个月,产后一年脱发会明显减轻。 平时用手指按摩头部皮肤,有利于头皮的营养供应,加速新发生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