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反做空研究中心
关注资本市场的做空趋势与反做空行为,关注公司巨头与资本大鳄的终极博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并购优塾产业链地图  ·  【研讨会】2月22-23日,企业出海防骗指南 ... ·  4 天前  
何夕  ·  #DeepSeek一夜掀翻美股#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反做空研究中心

起底美国与华为之间的恩怨情仇

反做空研究中心  · 公众号  · 投资  · 2018-01-16 22:57

正文

特别说明:欢迎您关注反做空研究中心,我们关注公司巨头与资本大鳄的博弈,护航为人类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个人或企业,我们精选符合价值观的优秀稿件与大家分享,欢迎来稿和提供线索,期待您成为我们的一员。邮箱:[email protected];微信号:fanzuokong001


编者按


美国国会针对中国投资进行的专门听证会,使得中国未来面临的保守主义乌云更加浓厚,而且会变成现实的限制措施。安邦咨询(ANBOUND)认为,贸易保护是一种可怕的传染病。未来世界各国都可能由开放的自由市场转而倾向保守,这是未来的大潮流。中国作为全球化进程的后来者,毫无疑问将面临这股潮流的冲击。


来源 | ANBOUND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选自 |每日经济 第4920期


华为的手机欲借AT&T的合作通道进入美国市场的努力,日前因AT&T在非市场压力下的突然毁约而告失败。这是以贸易保护为特色的保守主义在当今世界蔓延的一个最新写照。更为严重的是,这个故事才刚刚开始,远未结束。


1月9日,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进行了年内第一次听证,主题为“全球经济变化带来的挑战”。美国会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的巴尔(Andy Barr)主持了此次听证会。


出席听证的多位专家表示,中国是美国针对外国投资改革的目标对象,中国企业通过投资“窃取”先进技术已对美构成新威胁。他们还分别从各自角度提出了建议。


作为中国的独立智库,安邦咨询(ANBOUND)的智库学者认为,对于美国国会的类似听证,中国有关部门要保持高度关注和重视,因为美国国会的听证往往是立法决策的前兆或准备,也会对美国政府的行政决策起到重大影响


尤其是在美国浓烈的保护主义之下,特朗普政府对于中美贸易逆差问题一直耿耿于怀,很容易将美国国会的类似听证结果,作为中美投资和贸易战的法律武器。


安邦咨询的研究团队跟踪到的信息如下:

1

美国国会和政府在经贸领域已经锁定中国为战略对手


前美商务部秘书长卡辛基尔(Theodore Kassinger)表示:“中国作为一个战略对手和经济大国,已经决定了其是CFIUS改革针对的中心。”


他表示,中国政府通过大规模投资、严格控制入境投资,并要求外资企业披露知识产权,限制外资进入社交媒体等商业领域,以及战略指导国有企业行为来获得最新科技。他认为,“中国的科技民族主义已经带来复杂的经济以及国家安全挑战。”


美国知识产权盗窃委员会联合主席布莱尔(Dennis Blair)说,“如果外国公司盗窃美国知识产权,或者存在违反美国安全政策、违背美国利益的行为,就不应该被允许在这个国家投资——不应该被允许购买美国公司的所有权。”


布莱尔曾任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海军上将以及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和国家情报局总监。


他还称,“美国每年因为知识产权盗窃损失6000亿美元,比美国对亚洲的贸易逆差还要多。而中国造成的损失是最大的。”


布莱尔还透露,现在存在的威胁是,“中国已经从过去瞄准获取次级技术转向最先进的一级技术”,而且它们主要通过投资到美国来“偷”军事技术,或者考虑从美国的盟国那里获得这些重要技术。

2

美国今后可能对中国获得技术的主要途径进行重点防范


在听证中,在场的美国专家证实,中国获得技术的途径至少有六种,包括:


吸引外资到国内投资。


中国到海外投资(包括绿地和并购,包括少数股权)。


进口。


聘请外国人到中国公司和研究机构工作。


派中国留学生到国外学习(1978年至2016年总计460万人)。


以及通过网络等手段盗取外国技术。


可以推断,这六种方式今后可能成为美国国会和政府重点防范的领域。


华府智库战略国际研究所中国商业政治经济研究项目主任肯尼迪(Scott Kennedy)建议,美国当局要“关注可能损害美国国家安全、中国尚不具备且难以自行发展的技术”。他表示,尽管技术可通过多种途径扩散,但总有些路径比其它路径更容易规范。

3

美国可能将国企和私企投资一起纳入“打击”范围


美国专家扩大了判断中国通过投资对美国构成新“威胁”的领域和范围,美国企业研究所的史剑道(Derek Scissors)认为,美国认识中国企业存在一些误区,包括:


01 区别对待中国的私营、国有企业。


史剑道认为,过去人们对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的认识被误导,实际上“中国政府对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控制权并没有什么差异”,虽然私营企业能获得的国家补贴较少,但是在中国政府看来,它们跟国有企业一样。


因此,在国家安全方面,没有任何理由差别对待中国国企与私企


02 中国借他国空壳公司投资美国。


史剑道认为,2017年,来自中国的最大在美收购案表面上是通过爱尔兰来的,但实际控制仍是中资企业。他说,用子公司和空壳公司来美并购,可能意味着中国“在用其它控制公司的方式玩游戏”,但最终仍是中国的钱在产生影响。


因此,他建议CFIUS和政策决策者,“识别公司控制权,最好的办法就是跟踪投资的资金”。

4

美国可能采取多边措施来落实贸易和投资保护


01 美国可联合他国加强投资监管。目前,欧盟在考虑针对外来投资出台新的限制措施,澳大利亚、加拿大也在实施类似的审查。


前总统顾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管亨特(Rod Hunter)表示,“从政策角度看,可以通过协调其它国家,或通过双方或多边合作共同设计(中资海外并购)监管框架。”亨特在去年12月曾明确指出,美国改革CFIUS的行动是全球打击中国投资的一部分。


02 采取高度针对性的反制政策。控制中国获得新兴技术已被确定为美国面临的紧迫政策问题之一。


美国政府已针对特定的国家安全威胁做出反应,一个例子就是“中国通吃”(China catch-all)规则,要求对出口中国的特定物品征收许可证。而过去是除了出口物品用作军事用途,其它情况都不需要许可证。专家建议,可以利用出口管制这类灵活且可精心设计的政策针对技术被盗。


美国国会针对中国投资进行的专门听证会,使得中国未来面临的保守主义乌云更加浓厚,而且会变成现实的限制措施。



对于保守主义的蔓延,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在2018年《中国社会经济趋势的若干预测》中表达过担忧,他认为,贸易保护是一种可怕的传染病。如果你不对等采取措施,就等于为全球的贸易保护主义“买单”。这是一种经济海啸,也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旦形成,就势不可挡。


因此,未来世界各国都可能由开放的自由市场转而倾向保守,世界各国都会倾向贸易保护,这是未来的大潮流。中国作为全球化进程的后来者,毫无疑问将面临这股潮流的冲击。


保守主义正在全球迅速蔓延,中国将会面临显著的冲击。


推荐两个优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