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幕味儿
迷影 历史 档案 策展:中国电影资料馆每日影讯及北京文艺片放映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导演帮  ·  2024,国产剧不敢虐女 ·  昨天  
中央戏剧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  招贤榜 | 苗九龄戏剧电影工作室/ 校友招聘 ·  2 天前  
独立鱼电影  ·  刚红2个月,她却突然宣布退网了 今天 ... ·  5 天前  
深焦DeepFocus  ·  满岛光日版《逆行人生》,为何能到8分? ·  5 天前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  今日影像放映丨因为时至今日,它仍是法国人的挚爱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幕味儿

目前为止最完整且老少咸宜的杨德昌迷妹指南就是它了

幕味儿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7-17 10:10

正文

文 | 潘羽昕


 你一定错过了:

杨德昌离开我们十年,人间依然处处是他的影子

他追风而去,但对电影的爱永垂不朽

与杨德昌导演的一次宝贵的也是最后一次的“初体验”


评价一部电影我往往是方法论者,我无法直接地得出好与坏的结论,任何事物的达成都有其方法。评价一个人,或是建构一个人,也是一样。


在我还没有踏进专业学习电影的大门的高中三年级,我第一次看了《一一》这部电影,并与它一见钟情,单恋。


当时我并不太知道那些具体的美学上的、哲学上的道理,只知道这部电影有一个神奇的能力,那就是尽管这部电影讲的是整个人生,而且还有那麽多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沉重的思考,可这是部我只要一看就会觉得浑身舒服、沉静、安心、不断能从中汲取新的感悟的电影。那时候我对杨德昌这个导演有了一些恍惚的崇敬。



《一一》


在百科里我大概知道这个人的大概的人生。就像任何人说起一个人时会有的那些学习工作和去世的履历一样。


每当我想了解他更多的时候我看的那些书,尤其是看那些一个作者许多长篇大论与高深见解时,我会觉得杨德昌导演“离我很远”。远到这个样子越来越恍惚、越来越抽象。


他成为了一个高地,成为了一个神坛上的人,也成为了一个严密的精益求精的拥有如同上天眷顾的导演才华和独特思考,而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人类。




后来我2015年3月13号一个人在上海书城闲逛时在那个电影分类的书架子裡发现了这本略有耳闻但迟迟没买的《再见杨德昌:台湾电影人访谈纪事》。有开封可供阅读的,我一翻,这裡面是由作者,或者说採访者去採访与杨德昌导演工作上有关的各种人,然后整理出来的访谈集兼“粉丝指南”。后面这个是我的补充啦。


和其他那些分析、论述的书不一样,这本书裡的杨德昌是呈现在每个人的话语裡,描述、转述、评价、回忆、思考、推测裡。


再之后我知道了这本书还有新再版一个典藏增修版,尚未在大陆发售,于是来台湾后我就马上并且好不容易在光点台北订到了尚未开封的最后一本。


首先这本书主要是三个部分。序言、中间的访谈、最后的附录的杨德昌年表、作品集和杨德昌电影裡的台北散步地图。序言是林文淇老师作推荐,新版加上了易智言导演,易智言导演在序言裡说:


“这不仅是关于杨德昌导演的访问纪录,这不只是关于台湾新电影的口述历史,这是先一代人对于走过或未曾走过之路的回眸,这更是后一代人寻找未来继起方向的蓝图,而这就是生活。”




这是我觉得这本书为何弥足珍贵的概括之一。对于与我类似的导演“迷妹”而言,它是一本朝圣的书,是我最最接近杨导的一个望远镜;对于并不是很喜欢杨导的电影爱好者或是从业人员而言,这又是一本暂且没有过时,以后也不大会过时的、电影万变不离其中的参考和借鑑手册;就算是对于并不特别喜欢或了解电影的人而言,这本书也是从大家口中认识一个全新的人的游戏,或是看一批人的人生的群像志。

 

中间的部分一共有五趴,是按照一定的角色来分的。分别是“捎来光阴的故事”,也就是新电影参与者们的访谈录,有小野、吴念真、柯一正这三位新电影的主力军;


“革命发生的时候”,是与杨德昌一同并肩作战的战友们,余为彦、舒国治和新版增加的詹宏志;


“细数银幕后的事”是电影幕后团队的工作者们,杜笃之、廖庆松、陈博文和张惠恭;


“抵达更远的地方”是杨德昌的子弟兵们,是杨德昌可以说是有所栽培的年轻一代,鸿鸿、陈以文、王维明和陈骏霖;


“做银亮色的梦中梦”来自蔡琴的那首《给电影人的情书》的歌词,是杨德昌的演员们,有金燕玲、张震、柯宇纶和增修版增加的陈湘琪。 这一部分是主要内容。




访谈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所以问答是读者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採访者主要选择的问题首先是这个分类下的最直接的关于这些角色的问题,再聊到与杨德昌导演相关的经历,也会聊到个人的工作生涯,也包括一些评价。


整体的问题都是以这个模式进行的,提问很细緻,引出的信息也很多,少的有十几页,多的有三十页,增修版还添加了詹宏志和陈湘琪的部分,所以信息量很大,但又很清晰。


例如问到陈博文的时候,问到杨导写信给他说到他认为的台湾电影忧心忡忡的未来,问到杨导写信的理由,问出了一个《一一》开拍前杨德昌和金城武差点要一起合拍电影的事件,详述了当时的状态,然后採访者又追问为何后来案子怎麽没成,又引出杨导当时对拍片的高追求,和对陈博文的信任,又说到了为何后来拍摄了《一一》的整个过程。


这样的访谈不仅仅是让读者看到一些秘闻,也是更立体地呈现当时的拍摄环境和导演的个人形象。




其实杨导一生拍摄的不到8部作品的完整前中后期都已经在这25万字裡详尽呈现了。从建组到宣发的全程各个角色的採访都有。也就是说几乎拍摄中的各个流程都有所分享。


这样的话读者不仅学习到了很多杨导的拍摄习惯、影像与声音的偏好、创作的各个环节的手段、处理方式、工作习惯,也学习到了一线电影工作者的许多工作经验,当然还有那个时候的电影工作者的工作全貌。这对于专业学习上而言就是读了一整本包括製片、导演、录音、剪辑、表演等等方面的经历分享。


前后期时,牯岭街拍到后来没钱了是怎麽化险为夷的,在海滩的一天和青梅竹马时是如何用小成本尽力拍摄的,牯岭街、独立时代的宣传和发行方式;拍摄中期技术人员们遇到的各种挑战和状况,nj的家无法收音、夜戏光线严重不足,洒水车噪声很大但又必须要人工降雨等等,这些珍贵的经历我觉得对于电影製作的学习者还是有很大的参考学习的。即便是普通影迷,看着自己喜爱的片子是如何一步一步建构起来的,当然也是太有趣的体验。虽然本文已经写出不少内容,但更多有趣的还有许许多多。


因为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这些访谈,聊的是杨导和整个台湾电影新浪潮和甚至之后的新的一批台湾电影人也参与其中,所以可以说是整个台湾电影从1970代开始到之后的整个大的“空拍”。




最后一部分有一个电影漫步地图,是《牯岭街》和《一一》的一些场景的所在地介绍,名曰“漫游”,有地图、解说和路线介绍,初次来访的朋友们可以按图索骥不用苦寻。然后就是很详细的年表和作品介绍。我看这个年表很感慨,这个年表不是百科全书的无情纪录,而是客观里透着人情的、细緻的年表,有详细的一些当时状态的描述和一些重要转折的纪录。比如

 

“1947年……成长于战乱中,家庭中鲜少有中国传统习俗的影响。”

 

“看手塚治虫漫画,对人性光辉的信念及悲剧结局中对人性的肯定留下深远影响。”

 

然后作品部分,每部都有摘录杨德昌导演对作品的一些观点和注解作为参考。

 

这本书有很多的巧思,是看得出来很用心、很专业地在面对整理一本对杨导有感情的又不失真实的书。首先是大量的照片。大部分是由照片所有人的受访者、与杨导有交情的友人或家人等途径来的,清晰、丰富、信息量大。有相关的剧照,但更多是工作照或者活动时的合影,一手的看得到当时最直接的片场状况或者活动现场的状况。现场打了什麽样的灯、录音站在哪里、演员的状况,都在抓拍的照片裡直接地呈现。


还有採访对谈过程中搜集到的图片,一些当时的旧物、信件、珍藏的海报、剧本原稿等等,还有很多当时的简报。除了图片很丰富之外,书的扉页上印着杨导的墓志铭,新版还加上了杨导的一句名言和他讣闻上印着的他锺爱的诗篇。简体版的扉页后面还有一句,


“仅以此书献给天上的杨导,愿你恆常看顾那些坚持不移的心灵。”




我每每翻上一段,那个时候的状况马上就会在脑子裡出现,以至于每次看上一会之后睡觉之前都要花一点时间恢复一下,不然经常弄得心裡太心潮澎湃或者跌宕起伏。在我知道杨导的时候,他已经去世了,所以可以说我对杨导是没有进行时的,所有的关于他的一切都是过去式,我能看到、听到的也都是全部发生过的历史。而历史是最真实,不会改变的,我也觉得很安心。

 

柯宇纶说,看到杨导那麽爱电影,让他觉得,

 

“一旦爱一个东西如此彻底,便不至遭到背叛的。”

 

我看着当然觉得感动,我非常喜欢的电影是如何被孕育出来的,创作者们所经历的一切都让我感到非常的感恩,这应该也是电影给观众的一种魔力吧。人类不断地向前走的过程中,人会受影响而改变心境状态的事物越来越多,文学、音乐、电影、美术等等,人的记忆太容易被左右,大脑也是,轻易的就会因为留下的印象而左右你的感情、思考、感受。你所看到的不是真正的,而是你的大脑要你看到的。


带着单向的、无法被去除的与杨德昌导演有关的记忆、他的电影的画面、那些照片和新闻,我看待整个世界都会不一样,人也是在这些一次次的观影经验中不断改变对世界的感受与看法,这可能就是电影给这个世界的最大的影响,就是人与人交织的巨大的网络,是整个世界在视听中愈加丰富的先驱。




每次我看电影时想到电影中所有的东西都是导演建构起来的,全组的人一起一点一点填满的,我就更惊讶,为什么有的人这么会拍电影,这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很多电影看完之后人觉得很契合、复杂的契合,很多疑问和探索都是你觉得你能理解的。


电影确实是存在于观众的观影之中,缝合理论里的一次次缝合的奇妙过程,产生心理误解又达到确认的过程,好像我能看到导演站在银幕的侧面最最黑暗的地方看着全场观众被他一把带入进整个电影时窃窃笑着的样子。那个时候大概观众和导演都是最快乐的时候吧。




因为同一语言环境和大历史背景,我觉得好像我离杨德昌的电影没有那麽多的隔阂和距离,说是很多我会经历到的一些感觉也是完全没在骗人的,电影就是这样啊,《一一》裡胖子说他舅舅说,电影发明之后人的生命至少延长了三倍,不仅仅是看书使我们经历更多的人生,电影给我们的更加丰富和全面。


这本书裡我所看到的,也是我增加的那些似乎是片面的杨德昌导演的痕迹的生命。我想像中的他的举手投足,他坐在监视器后面的神情,他站在演员旁边指挥的手势,他大骂工作人员时的臭脸……这本书似乎让我延长了一些有杨导这个人的生命。

 

我常常在一些台湾电影裡感觉到déjà vu ,感觉到贴近心灵的相似氛围,或者说“以太”。因为充满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和零零年出头的影像。我喜欢那个时候。儘管有科学说déjà vu 是大脑的错误判断,有可能我的大脑对于这种错乱异常兴奋,我总是实实在在地赋予这些既视感和共鸣一些温暖的意义,我珍视它们。


看完这本书,我也更加安心,我看着这麽多人做着许许多多的好事,一辈子给电影,儘管谁也说不好到底怎样可能会被留在历史上,儘管在我们心中如此厉害的杨导可能许多许多年之后只剩下一个名字,但大家都曾不后悔地有过那麽多的确信和坚定。而现在的我们很难有特别坚定的东西了。




我也看到了另一面的我以前所不知道的杨德昌,我看他的照片都是笑着的,不知道他在片场总是很阴沉着绷得紧紧的,也不知道他总骂脏话,不知道他爱故意闹别扭,不知道他总带着张震吃同一家排骨饭吃到张震闻到那个味道就受不了……这样在不同的人口中立体地认识一个完整的形象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我很信任这本书,信任裡面信息的真实,就像你对纪录片也想要完全地相信一样,我信任这本书裡的纪录,由这本书给我一个更完整的杨德昌,更完整的那时候的台湾电影人的面貌,儘管我不想说“那时”,因为我觉得也没有很远,但是一想,现在已经2017年,这是个我觉得太遥远的未来数字,我都跟不上这个时间,但不得不承认,一步步活到现在,和杨导越来越远,但我觉得以后应该会越来越近。

 

能与杨导的交流不仅仅是电影,这本书也让我与他、与那个时代的人的交流。我很感激,也很想和大家分享这本书。


文中照片皆翻拍自《再見楊德昌 典藏增修版》王昀燕 2016年6月29日版


视频推介 | 现今的欧美电影市场,票房冠军居然不是什么好莱坞大片,而是一种名叫“实况电影”的新电影类型!借着近期意大利辉煌艺术展,奇爱博士带你领略实况电影的无尽魅力!

推荐 | “文慧园路三号”公号有偿向各位电影达人约稿。详情见:求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