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一带一路”上的中国企业经历风风雨雨,创造着各自不一样的精彩,也演绎了很多值得记录的税收故事。浪潮集团、红豆集团、中国中车和辽宁海油就是这些企业的代表,通过了解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税收故事,我们能看到中国税务在服务“走出去”、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上所付出的种种努力。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商、投资。2016年,我国已在20多个“一带一路”国家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走出去”企业发展离不开税收支持。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和各省级税务机关加强上下联动,统筹服务对外开放大局,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相关法规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服务。2017年,税务总局还将与包括“一带一路”国家在内的多个国家开展税收协定谈判,全力为“走出去”企业保驾护航。各级税务机关也将继续优化税收服务,响应涉税需求,为企业“走出去”想到、做到。
行走在“一带一路”上,中国的企业家们“看着地图做生意”,经历风风雨雨,创造着各自不一样的精彩,也演绎了很多值得记录的税收故事。
10年前,借鉴银行ATM的设计理念,浪潮集团研制开发了自助办税终端(简称“ARM”),为纳税人提供24小时的办税服务。
正是基于在国内对纳税人服务的理念和成功案例,才给了津巴布韦税务机关与浪潮集团合作的坚定信心。自2012年至今,浪潮集团承接津巴布韦国家税务局税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已持续近5年。
2014年1月14日,津巴布韦总统府秘书长米希克·辛班达率领由5位部长组成的高级代表团专程来华考察浪潮集团,并与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签署了《浪潮集团与津巴布韦共和国全面战略合作的备忘录》。
“销售服务器产品的同时,我们更注重把中国税务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带到海外,这也是外方最欢迎的。”浪潮集团海外副总裁王军强介绍说。
在前期提供服务器产品的基础上,浪潮集团为津巴布韦提供了大型税控系统,其中包括3000台税控收款机、ARM等税控硬件产品以及相关的后台支撑系统。该系统的部署与应用,有效解决了津巴布韦过去存在的偷税、漏税问题。
在良好的示范作用下,浪潮集团海外拓展的步伐不断加快。
在非洲,赞比亚、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和马拉维等10余个国家的税务官员慕名实地参观津巴布韦税务信息化项目,纷纷与浪潮集团就合作推进税务信息化建设深入洽谈,浪潮集团已签约并正在实施莫桑比克税务信息化项目;在亚洲,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缅甸等国税务局派人专程来华考察浪潮集团。
目前,浪潮集团国际化业务已拓展至全球102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日本、拉美等多地设立研发中心和工厂,在海外26个国家设立分公司和展示中心。
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近年来,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法规。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浪潮集团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与税收优惠的强有力支撑密不可分。仅2016年,浪潮集团享受的税收优惠就达3.7亿元。
浪潮集团已连续多年被评为“A级纳税信用”企业,这也成为了企业的金字招牌和无形资产。早在2015年10月,山东省国税局与浪潮集团就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互联网+税务”,在税务信息化规划、互联网+税务、云平台和大数据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促进信息化手段与税收工作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推进税收现代化建设。
“包括营改增在内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提振了民族信息化产业发展的信心,给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增添了动力,这不是一个企业的事情,更关乎国家的发展战略。”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说。
事实上,借助税务机关的保驾护航,成功“走出去”的企业还有很多,它们中有“中字头”大型国企,也有许许多多的民营企业,遍布全国各地。
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负责人介绍说:“以往,缺乏对境外税收信息的了解是制约企业‘走出去’的一个主要瓶颈。为此,自2015年起,税务总局组织各地税务机关开展国别税收信息研究工作,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国企业主要投资目的国在内的95个国家和地区。截至目前,已发布59个国家(地区)投资税收指南,‘走出去’企业有了应对境外税收问题的‘大辞典’。”
作为中国乡镇企业的杰出代表,早在2007年,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红豆集团就积极响应“走出去”的号召,牵头开发柬埔寨西哈努克省海边的一片荒原,经历10年“垦荒”,将其打造成当前柬埔寨最大的经济特区——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
“一路走来,不难发现,2007年‘走出去’和现在‘走出去’的环境、氛围有着天壤之别。”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海江说:“10年来,税务部门一路相伴,陪着我们爬坡过坎、破局开路,见证了我们从乡镇企业发源地的一颗小小‘红豆’成长为国内民营企业之林一棵‘大树’的发展变迁。”
2016年,红豆集团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注册的子公司迎来成立的第八个年头,按照柬埔寨相关税收规定,外国投资企业在柬投资的主体税种——企业所得税可享受8年免税期,很多第一批2007年、2008年进驻特区的企业的所得税减免期进入倒计时。
“大家开始着急,担心投资打水漂的有,担心重复征税的也有,作为园区管理方,当时我们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只能把情况反馈给中国税务部门。”周海江说。
了解到这一情况,江苏省无锡市国税局通过与企业沟通,专题调研,及时将企业呼吁加快签订中柬双边税收协定的心声层层向上反映。2016年10月13日,习近平主席访问柬埔寨期间,中国和柬埔寨政府签订了双边税收协定。
“不仅我们一家企业受益,更为所有投资柬埔寨的中国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谈到这儿,周海江满是骄傲和自豪。“中国税务部门的服务就是企业发展的‘及时雨’,让在异国他乡发展的企业感受到了一股‘春风’。”周海江说。
沐浴在祖国的“春风”之下,截至目前,西港特区入驻园区企业户数达109家,仅中资企业就达94家,吸引投资金额突破3.3亿美元,为当地提供了1.6万个就业岗位。
事实上,中国税务机关发力,让中国“走出去”企业受益,给“走出去”企业带来的惊喜还远不止于此。
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负责人表示,中国税务部门将继续用好税收协定,为跨境纳税人提供保障和支持。“一方面,我们将根据形势变化和企业遇到的新情况继续谈签、修订税收协定;另一方面,不折不扣执行税收协定。在境外,为中国企业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提供便利;在国内,落实好协定规定,维护‘引进来’外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今年4月11日,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交通部签订了13列混合动力电动车组和9列现代超级动车组的购销合同。
“中国中车制造的高速动车组系列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发展成就的重要名片。产品现已出口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并逐步从产品出口向技术输出、资本输出和全球化经营转变。”中国中车董事长刘化龙自豪地说。
“走出去”这些年来,中车株机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张力强最大的骄傲,则是逐步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我们迈出的步伐越来越快,与税务部门推进‘放管服’,积极推出系列专属定制服务,全方位支持我们密切相关。”张力强表示。
“在开拓马来西亚市场的过程中,我们对出口项目支付的代理费用扣除、海外并购和该国税法等许多方面都一知半解。”张力强说。
为此,湖南省国税局组建了税收服务专家团队,从基本办税流程、出口退(免)税、税收优惠政策、税收协定、国别投资税收指南、跨境投资税收抵免和跨境投资税收风险防范等方面为企业提供精准指导。
“这样,我们得以较好地适应了马来西亚的税制,未发生税收争议,顺利享受到了税收协定的优惠待遇,在马来西亚发展迅速,先后获得马来西亚城际动车组、维保项目、轻轨列车共6个项目订单,总计金额近100亿元。”张力强说,“海外业务的拓展,使得我们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逐步实现从最初的输出产品,向输出产品+服务+技术+建设基地的模式转型升级。”
作为民营企业家, 辽宁海油集团董事长王政权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把公司开到国外去”。
说起来,在国内投资办厂对于王政权来讲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由于对国外投资环境、财税法律法规等知之甚少,王政权一直“举棋不定”。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王政权再一次动起了“走出去”的念头。
2014年5月18日,俄罗斯联邦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政府代表团访问辽宁海油集团,双方于次日签订了关于在巴什科尔托斯坦联合成立石油天然气钻采装备制造基地的合作意向书。
“可是,当时我对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税收法规的了解,仍然是一片空白,就到国税部门反映面临的困难。没想到,不到一个星期,赴俄罗斯联邦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投资的税收指导意见就摆到了我桌上。”王政权回忆道。
原来,主管该集团的辽宁省海城市国税局在了解到企业的情况后,立即向上汇报到国家税务总局。其实,国家税务总局之前已委派黑龙江省国税局研究国内企业投资俄罗斯的税收政策,辽宁海油集团成为该项税收政策研究成果的首位受益者。
之后,国税部门专门组建了专家团队,定期主动上门为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个性化服务,为企业走出国门安上了“千里眼”“顺风耳”。
“若是没有这些扶持政策,作为一个民营企业,走出国门这类事情我真是连想都不敢想。”王政权说。
2015年9月,国际同类产品的竞争力增强,企业面临需要立即改造设备,提高设备功率、速度和扩大设备的工艺性能,提高产品自动化程度的问题。然而,当时投资到国外的资金尚未回笼,设备改造工作进入停滞阶段。
得知企业遇到这一困难后,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两级国税机关积极协助企业获取信用贷款,提出以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和出口退税额联合担保的方式,为企业增加贷款额度,最终得到银行的认可,仅用7天时间获得贷款9000万元,使企业的设备改造工作计划得以如期进行。王政权感动地说:“税收服务‘一带一路’,不光为企业提供了方便,更让企业找到了主心骨。”
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故事还在继续,如中国保利集团公司董事长徐念沙所言,中国企业会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走出去”的主体作用,发挥好税收助力“一带一路”的支持作用,努力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官。
作者:邹国金 李传翠
来源:中国税务报
责任编辑:王燕 010-6193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