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际眼科时讯
同步传真国际眼科时讯最新学术进展,为眼科临床、科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及时介绍眼科领域在科研及临床领域中的国际最新进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手游那点事  ·  全球手游收入Top20:《王者荣耀》空降第一 ... ·  2 天前  
手游那点事  ·  2025春节档最大赢家:超8000万日活之后 ... ·  2 天前  
手游那点事  ·  又是腾讯?一款收入超10亿美金的二游出现了 ·  2 天前  
手游那点事  ·  越烧越狠,2025游戏公司也开始“没钱”了? ·  5 天前  
手游那点事  ·  35岁熬进大厂但Leader比我小10岁,要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际眼科时讯

陈有信教授:新技术在眼科中的应用发展

国际眼科时讯  · 公众号  ·  · 2018-10-27 08:00

正文

编者按 :近年来各种新技术不断创新,为眼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模式亦带来了突破性改变,譬如AI技术等。在第二届中国眼科影像与信息及AI高峰论坛上《国际眼科时讯》有幸采访到陈有信教授,就本次会议亮点、人工智能热点话题以及自发荧光技术新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访问。


会议亮点及影像学焦点


由于眼球本身的解剖性特点,譬如眼球小,所以眼科是高度依赖影像学检查的一门学科,陈有信教授表示,绝大多数眼科诊断来源于影像学,如果抓住了影像,则抓住了眼科的灵魂。正是由于影像学的进步,才极大推动了眼科学,尤其是眼底病的发展。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当属与新技术相关的内容,譬如OCT、OCTA等在各个方面的应用。第二个亮点是人工智能,自2018年4月份DR智能筛查被FDA批准于临床应用后,掀起了一阵热潮,所以此次会议一如既往地开辟了人工智能单元,并邀请到与AI相关的专业大咖、企业进行精彩演讲,此外还有类似于人机大战的测试,通过这一测试让与会者直观感受AI在辅助诊断方面的巨大价值,陈教授表示,未来AI联合互联网在眼科工作中能够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诸多问题。所以以后这种会议每年都要举办一次,意义重大。

AI的诊断评估


近年来,AI技术在计算方面、大数据等方面均在不断突破,另外在全面性和准确性的训练集也在不断提高。有些公司AI技术的训练集可能不具有代表性,结果便会存在偏差。在临床中应用必须强调经第三方评价,仅仅内部测试并不能代表其真实性,真正的AI产品必须先经国家专业部门测试,之后进行临床试验,最后才能经过审批进入临床应用。陈有信教授表示AI诊断准确性必须要有大数据支持,而且要在数据代表性方面下功夫。

自发荧光研究新进展


自发荧光能够反映视网膜色素上皮脂褐质的代谢状况,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反映很多眼底疾病。譬如研究发现很多遗传性疾病视网膜周边存在自发荧光高荧光环,此外AZOOR、卵黄样黄斑变性自发荧光均有典型表现,所以目前临床中自发荧光技术已经成为一项不可或缺、可重复的无创性检查。陈有信教授在此次会议中就自发荧光的形成机制、方法、判读以及疾病相关表现作了相关演讲。近期陈教授在《Retina》杂志中发表了一篇关于自发荧光在PCV中表现的文章,此外还发现超广角自发荧光优势也非常明显,从整体角度观察病情变化应用前景非常大。

眼科AI的发展趋势


陈教授表示,目前在眼科AI应用比较单一,主要是基于单张图片的影像分析,譬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黄斑病变的辨识、视神经乳头的识别等,但一种疾病往往是比较复杂的,需要联合多种检查技术进行综合判断,譬如OCT、视野检查、自发荧光检查等,陈教授建议临床医师可以进行多模态形式的融合,未来可能还会产生类似于眼科机器人的设备,可以问诊、文献检索等作出初步诊断。陈教授认为AI在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大,甚至可能参与激光、手术等辅助治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