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古史
本公眾號專注收集、整理并發佈中國中古史領域相關學術資訊,以期達到交流的作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为你读诗  ·  沉浸式冥想一小时,度过六十分钟的平静 ·  5 小时前  
乌兰察布云  ·  云·悦读 | ... ·  6 小时前  
当代  ·  中坚 / ... ·  12 小时前  
文汇学人  ·  再寻百年前的华华中学楼 ·  2 天前  
收获  ·  王尧:记忆的声音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古史

第二屆『中國古典文獻學新生代研討會』

中古史  · 公众号  · 文学  · 2024-08-25 08:25

主要观点总结

会议预告:第二届中国古典文献学新生代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学研究平台联合主办。会议背景介绍了文献学的发展历程和此次研讨会的意义。会议将围绕经学经典化、经学文本的校理与衍变等议题展开研讨。此外,还包括集的体例与编纂等内容的讨论。会议日程包括报到、分组讨论会、闭幕式等。会议旨在为文献学研究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和思想,推动学术进步和创新发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会议背景及目的

庆祝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成立四十周年,促进新时期文献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关键观点2: 主要议题

涵盖经学经典化、经学文本的校理与衍变、集的体例与编纂、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等。

关键观点3: 参与人员及活动安排

青年学者参与分组讨论会,发表研究成果并进行交流讨论。

关键观点4: 会议意义

为文献学研究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和思想,推动学术进步和创新发展,建立广泛的学术联系和合作机会。


正文

会议预告|从“治书之学”到“作为方法的文献学” —— 第二届中国古典文献学新生代研讨会

中国古典学 中国古典学 2024年08月21日 12:45




从“治书之学”到“作为方法的文献学”

——第二届中国古典文献学新生代研讨会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学研究平台

时间:2024年8月24—25日

地点:北京·香山·景明园



会议缘起


作为一门学科的“文献学”,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而以“治书之学”为名的“文献学”,则是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源远流长。近年来,随着新文献的不断发现与刊布、数字人文技术的兴起、中西比较视野的引入,作为基础学科的文献学也焕发出新的生机。一方面是学科内部对自身历史、学科定位、核心议题、发展方向的回望与思索,对研究方法与范式的不断革新;另一方面是相关学科对文献学方法的借用与创新,既促进了本学科的进步,也为文献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在这一形势下,如何更好地继承学术传统,进一步实现本学科的创新与发展,仍是需要探讨的议题。今年是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前身为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为了进一步促进新时期、新形势下文献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加强青年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批评,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拟召开“第二届中国古典文献学新生代研讨会”。



会议日程


2024年8月24—25日

北京·香山·景明园

2024年8月23日(周五)

下午:京外学者报到,景明园宾馆大厅

(北京市海淀区香山正白旗52号)

晚餐:景明园景明厅(主楼一层)


2024年8月24日(周六)-

2024年8月25日(周日)

早餐:景明园景明厅(主楼一层,7:30—9:00)

上午:会议(康体楼一层,第六会议室)

午餐:景明园景明厅(自助餐)

下午:会议(康体楼一层,第六会议室)

晚餐:景明园景明厅(桌餐)

2024年8月26日(周一)

早餐:景明园景明厅(主楼一层,7:30—9:00)

上午:京外学者离会



会议议程


2024年8月24日(周六)

康体楼一层,第六会议室

时间

事项

08:00-08:30

与会学者签到

08:30-09:00

开幕式


主持:张学谦


致辞:

杜晓勤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

刘玉才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


_

合影


第一场:经典化与经学史


(每位发表12分钟,本场评议及自由讨论25分钟)


主持人:王天然,评议人:郜同麟


时间

发表人

论文题目

09:00-09:12

胡士颍

经史视域下西汉《周易》的经典化与经学化

09:12-09:24

赵   培

《书经》成立的几个关键节点

09:24-09:36

马   楠

从《论衡》看汉代章句的经义论难

09:36-09:48

石   瑊

《白虎通》文本的生成——兼论“回应”与“概括”两种文本生成方式

09:48-10:00

宫志翀

想象最初的“师法”——《新学伪经考》卷一、二读后

10:00-10:25


评议及自由讨论


10:25-10:40


茶歇




第二场:经学文本的校理与衍变


(每位发表12分钟,本场评议及自由讨论25分钟)


主持人:胡士颍,评议人:李  霖


10:40-10:52

张沛林

尹更始《春秋穀梁章句》佚文复核——兼论清儒对文献语言分析的一个特点

10:52-1 1 :04

郜同麟

《礼记正义》唐人修订遗痕探微

11:04-11:16

王天然

《唐月令•春令》疏证

11:16-11:28

侯金满

唐石经磨改添注补刻文字调查表(《尚书》《仪礼》二种示例)

11:28-11:40

董婧宸

南京图书馆藏毛扆手校汲古阁试印本《说文解字》述略

11:40-12:05


评议及自由讨论


12:05-14:00


午餐、休息




第三场:集的体例与编纂


(每位发表12分钟,本场评议及自由讨论25分钟)


主持人:于  溯,评议人:汤志波


14:00-14:12

马   昕

《文选》表体文的编选特征与示范效应

14:12-14:24

南江涛

意在形外——曾国藩批校本《文选》再研究

14:24-14:36

吴   娟

论宋词题序的生成机制——以张孝祥词题序为中心

14:36-14:48

李成晴

两举之:唐宋文集同篇“两存”问题释证

14:48-15:00

唐田恬

沈涛《交翠轩笔记》收录明清诗词考略

15:00-15:25


评议及自由讨论


15:25-15:40


茶歇




第四场: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


(每位发表12分钟,本场评议及自由讨论22分钟)


主持人:马学良,评议人:马  昕


15:40-15:52

孙显斌

古文献学的内与外

15:52-16:04

李林芳

数字古文献的版本学分析

16:04-16:16

杜以恒

试论数字时代古籍辑佚的目标、方法与体例——以两汉《仪礼》佚著新辑为中心

16:16-16:28

黄   汉

清人别集校理刍议——以姚鼐《诗文集》《尺牍》为例

16:28-16:50


评议及自由讨论




第五场:书志与书史


(每位发表12分钟,本场评议及自由讨论25分钟)


主持人:南江涛,评议人:李开升


16:50-17:02

樊长远

国家图书馆藏古籍写样本叙录

17:02-17:14

赵   昱

北京大学图书馆李盛铎旧藏之和刻本经部文献所见白文本与经注本叙录

17:14-17:26

李   猛

《弘明集》《广弘明集》之单刻及其影响

17:26-17:38

马学良

四库馆臣对明代敕撰修图书的态度与成因探析

17:38-17:50

王小婷

戴震《经考》《经考附录》史源暨讥讽《经义考》的时机初探

17:50-18:15


评议及自由讨论



2024年8月25日(周日)

康体楼一层,第六会议室


第六场:目录的生成与编纂


(每位发表12分钟,本场评议及自由讨论25分钟)


主持人:孙显斌,评议人:马  楠


09:00-09:12

韦胤宗

古书序文之生成及其演变

09:12-09:24

于   溯

《隋书·经籍志》的形成与早期史志的统计问题

09:24-09:36

董岑仕

湖南图书馆藏《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叶德辉批校本述略

09:36-09:48

唐    宸

吴汝纶《藏书录目》发微

09:48-10:00

汤志波

新中国古籍编目考

10:00-10:25


评议及自由讨论


10:25-10:40


茶歇




第七场:版本研究


(每位发表12分钟,本场评议及自由讨论25分钟)


主持人:苏  芃,评议人:石  祥


10:40-10:52

张   良

《元史》洪武本研究

10:52-11:04

袁   媛

张养浩《归田类稿》版本考

11:04-11:16

张鸿鸣

《文苑英华辩证》版本考略

11:16-11:28

张学谦

元刊《中州集》版本重审

11:28-11:40

赵兵兵

《咫进斋丛书》版本考

11:40-12:05


评议及自由讨论


12:05-14:00


午餐、休息




第八场:文献学与学术史


(每位发表12分钟,本场评议及自由讨论25分钟)


主持人:李振聚,评议人:赵  培


14:00-14:12

苏   芃

简析《新撰字镜》中贮存的《玉篇》梁讳字

14:12-14:24

高树伟

《永乐大典》辑录方志体例考——以“湖”字册(卷2260—2292)为例

14:24-14:36

李寒光

批校、粘贴与刊印——以赵一清《三国志注补》的三个稿本为中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