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
企业家收藏
"
↑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
齐白石是个很有意思的老头,也是个锱铢必较的老头,但也是个很讲道理的老头......
去年将毕,失去五尺纸虾草一幅,得者我已明白了。
壬申白石老人
收到润金八十万,画犹未交也,父子何不客气一笑。
白石 一九五三年十一
月十九日。
这是齐白石在其《杂画册十二开》中的题句。
齐白石的所谓“花卉加虫鸟,每一只加十元,藤萝加蜜蜂,每只加二十元。
”事实上多半是替齐子如追加的润金,因为齐子如替晚年白石老人的画添画草虫也是要润金的,而且也随着老爷子的画价上涨而与时俱进。
有时可能是老爷子吝啬过了份,他们父子二人也会因润金而闹点小别扭。
卖画例:
无论何人,不赊欠,不退回。
少一文钱不卖。
招饮不画,送礼物不画,介绍不酬谢。
刻印亦然。
汪慎生题记:白石山翁自书润例,南溪于长安市上无意得之。味其辞意,足可与板桥道人后先辉映,是亦艺林绝妙谈助也。癸未(1943年)秋日,满川村人题记。
白求及短减润金,赊欠、退换、交换、诸君从此谅之,不必见面,恐触恶急。余不求人介绍,有必欲介绍者,勿望酬谢……无论何人,润金先收
余年来神倦,目力尤衰。
作画刻印,只可任意为之,不敢应人示□□。
不敢余所不为者……
作画不为者:
像不画,工细不画,着色不画,非其人不画;
促迫不画。
刻印不为者:
水晶、玉石、牙骨不刻,字小不刻;
印语俗不刻;
不合用印之人不刻;
石丑不刻;
偶然戏索者不刻。
贪画者不归纸,贪印者不归石,明语奉闻。
濒生启。
中外官长,要白石之画者,不必亲驾到门。
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
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卖画不论交情。
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
庚午秋七月直白。
送礼物者,不报答;
减画价者,不必再来;
要介绍者,莫要酬谢。
绝止减画价(吾年八十矣,尺纸六元,每元加二角),绝止吃饭馆,绝止照相。
凡藏白石之画多者,再来不画,或加价。
送礼物者,不答,介绍者,不酬谢。
已出门之画,回头补虫不应;
已出门之画,回头加印加题不应;
不改画,不照像,凡照像者,多有假白石名,在外国展卖。
假画场肆,只顾主顾,为我减价定画,不应。
九九翁坚白
凡我门客,喜寻师母,请安问好者,请莫再来!
丁丑十一月谨白
齐白石《却饮图》
1931年作 2012年拍卖 成交价425.5万
齐白石家里墙上曾挂有一幅《招饮图》:
一老人手持酒壶,一手招另一老人来饮酒,持笔老人一手却之,且面带怒容。
这幅作品可能正是齐白石“
绝止吃饭馆、招饮不画、卖画不论交情、请照润格出钱。”的形象告知吧!
齐白石的价码表1:
“四尺12元,五尺18元,六尺24元,八尺30元,册页折扇每件6元”;
“题上款者加10元”;
“花卉加虫鸟,每一只加10元,藤萝加蜜蜂,每只加20元,
减价者,亏人利己,余不乐见。庚申正月初十日
”;
“另,工笔贝叶草虫,每只照原笔单加三倍,大洋红之画另加价”;
“常用名印,每字三金,石广以汉尺为度,石大照加。
石小二分,字若黍粒,每字十金”……
齐白石的价码表2:
1947 年5月,白石老人自书了一张润格:
一尺十万(册页作一尺,不足一尺作一尺) ,扇面中者十五万,大者二十万。
粗虫小鸟一只六万,红色少用五千,多用一万。
刻印:
石小如指不刻,一字白文六万,朱文十万,每元加一角。
丁亥五月十八日。
廿八年十二月初一日起 先来之凭单退 后来之凭单不接 本室主人
廿八年,也即1939年,是年齐老75岁,抗战已经爆发。
这里的“凭单”大概是订单,是说从十二月一日起,先前的订单(已交过订钱的)退还订钱,以后的订单就不接收了。
白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
若关作画刻印请由南纸店接办。
人们纷纷抢购实物,票子到手,立即就去换上东西…他们异想天开,把我的画,也当作货物一样,囤集起来。
拿着一堆废纸似的金圆券,订我的画件,一订就是几十张几百张。
我案头积纸如山,看着不免心惊肉跳。
朋友跟我开玩笑,说看样子,真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了。
实则我耗了不少心血,费了不少腕力,换得的票子,有时一张还买不到几个烧饼,望九之年,哪有许多精神,弄来许多废纸,欺骗自己呢?
只得叹一口气,挂出"暂停收件“的告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