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验 | 文献 | 实验 | 工具 | SCI写作 | 国自然
作者:叶子(转载请注:解螺旋·医生科研助手)
最近,一则“一滴血就可以检测癌症”的新闻火了。央视、人民日报相继报道,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永章教授团队就通过肿瘤标志物Hsp90α来检测肿瘤。那么真的有这么神奇吗?事实真相如何呢?
人民日报和央视报道的新闻和之前美国硅谷独角兽公司Theranos的故事如出一辙,其CEO——Elizabeth Holmes发明用手指尖扎的几滴血的测试技术,而且Theranos声称他们可以用这滴血完成的检查项目超过200个,能检测出多种疾病。此成果被《纽约客》(New Yorker)和《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等各大媒体上广为传播。
但最后联邦监管机构突击检查了该公司的实验室,发现该公司的技术方法、人员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都存在严重问题。公司出具的检验报告全部作废,该公司的加州实验室被吊销联邦执照,而Holmes本人也可能面临为期两年的行业禁令。
同样,这次有很多医学界人士,包括该研究的负责人罗永章教授都出来辟谣,Hsp90α的作用是对肝癌患者进行及时的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价(注意!不是检测,是监测!)。Hsp90α的灵敏度远远高于传统的肝癌检测的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对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混合性肝癌等常见肝癌类型均有较高的灵敏度。
就比方说,如果一个患者通过病理活检确诊了癌症(病理检验才是癌症的诊断的金标准),治疗刚开始,这个肿瘤标志物是1000。做了一段时间化疗以后,标致物降到了100,就说明化疗结果不错,肿瘤对于药物很敏感;但如果标志物没明显下降,或者反而上升了,那就要医生调整化疗方案了。
这玩意儿是用于癌症病人治疗后的,如果将Hsp90α用于检测癌症的话,有出现假阳性的情况。比如说,一个人一开始检验出的标志物是100,并不能说明患有癌症,可能是其他原因,比如受伤等产生炎症反应。
对于带癌生存患者来说,评估病情很麻烦的一点在于癌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改变自身形态来适应环境。肿瘤的类型有很多,每种都含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细胞,还有不同的遗传和表观遗传的组成。这也是癌症为什么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经受各种治疗并在体内传播。
研究人员希望改变这个癌症的“要命”特性来改善治疗。用这种方式来研究肿瘤的进化,说到底就是在和肿瘤赛跑,追赶一个在快速发展的目标。调查人员必须先对肿瘤样本进行前瞻性分析,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对肿瘤进行分析,来实时追踪癌细胞的遗传变化。
在理论上,可以通过制定不断增加的癌症药库来抵抗新的癌症复发。但是,用组织活检的办法来检测肿瘤,对人伤害很大。因此,现在的挑战在于如何找到一种入侵最小的方式来监控癌症。
而除了肿瘤标志物以外,还有另一种方法。就是在过去几年中,血液游离DNA分析技术的发展,例如在母体血液中进行胎儿DNA的产前遗传检测。随着癌症病情的发展,血液里会充满从死亡癌细胞中释放出来的游离DNA。这些遗传片段可用于检测其来源肿瘤的发展。
Nature上的一篇报道指出,游离DNA可能比研究人员几十年来一直在寻求和提炼的蛋白质生物标志物表现更好。使用蛋白质诊断疾病并监测接受治疗的人群,更容易产生假阳性。因为,还有其他原因可以使抗原在血液中升高,但假阳性在ctDNA检测中较为罕见,它是由突变和其他基因组变化产生的,而这些变化正是癌细胞的标志。
一项发表在NEJM的临床研究报告了参加TRACERx试验的前100名患者的结果,该研究旨在跟踪正在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的肿瘤进展,以评估和比较在肿瘤和血液中的遗传变化。通过这种“液体活检”测序实现的肿瘤动态追踪表明,如今已经可以检测到疾病的早期复发,并且与循环肿瘤DNA中的可鉴定特征相关。
分析的结果也支持这样的想法,对液体活组织的检查可以通过简化程序来进行更密集的实时监测。这些都能提供实实在在的临床益处,临床癌症试验设计正在快速发展,以适应生物标志物检测,越来越多的注册试验正在进行中,前瞻性地监测血液中的肿瘤进展。然而,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包括在临床实践中常规性应用液体活检技术的可行性和成本。
除了帮助指导临床决策外,通过液体活检的肿瘤的密切监测获得的信息可以很容易地反馈癌症研究流程。调查人员可以使用这些信息来确定肿瘤显著可塑性背后的机制,然后药物研究人员则可以借鉴这些成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改善的杀伤药物。
最后,其实这个Hsp90α指标并不是什么新鲜玩业,很多医院早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