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养身参考
点击下方“关注”,每天就能免费获得专业、实用、可靠、全面的保健信息和养生指南,权威专家打造,健康一手掌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医生  ·  尿酸高吃什么降得快? ·  昨天  
营养师顾中一  ·  见一次叹气一次的早餐搭配,你家有人喜欢吗? ·  6 天前  
丁香生活研究所  ·  这次,我建议你大口喝奶茶!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养身参考

新发病例降至两位数,为什么还不让你自由出行?忽略这一点真的很要命

养身参考  · 公众号  · 养生  · 2020-03-12 06:30

正文


全民抗疫一个多月了,疫情形势总体上呈现出稳中向好的态势。


3月6日,全国31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病例首次降至两位数——99例。


看着这个喜人的“ 战疫成果 ”,很多人跃跃欲试地出门赏花、逛街购物;还有人随着复工复产、公共交通的逐步恢复,便逐渐放松了警惕和自我防护。


难道真的到我们放松警惕的时候了吗?并没有!



不获全胜,不能掉以轻心



1
病毒已经发生变异


日前,中国内地、巴西及澳大利亚等地的部分研究人员,先后发现新冠病毒变异。


虽然RNA病毒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变异是一种常见现象,就目前来看,病毒变异也未对我国的药物研发、抗体制备和疫苗制备工作产生影响。


但也有学者认为,一旦病毒变异,致病特点可能会变得不同。



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水华教授认为:一般而言从病毒变异的角度出发,有可能会出现两种趋势。


第一种是病毒致病力越来越强。对于病毒而言要么与宿主一同毁灭,要么人们采用强有力的措施去控制传播,病毒会在人群传播层面被消灭掉。


第二种情况是变异导致病毒的致病性越来越弱。甚至出现无症状感人者,那么病毒的传播就有可能更为广泛。


而且,目前从推测来看,未来应该还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异。



虽然专家强调,对于病毒的变异,大家无需过度恐慌。随着对病毒认识的不断加深,会有更多研究去解决。


但是,普通人还是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


2
境外输入病例不容小觑


近日,国外的疫情形势愈演愈烈。尤其是韩国、日本、伊朗、意大利,已相继沦为重灾区。


仅截至北京时间3月6日21点,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就已超过10万例!


随着境外疫情扩散加剧,我国的境外输入病例数也在持续走高。


深圳、上海、北京、兰州、浙江等都连续出现境外输入病例,截止3月6日24时,我国累计境外输入病例已达60人!


早在2月27日,钟南山院士出席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通气会时就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外迅速蔓延,中国存在从输出病例变为输入病例的可能性。


如今,钟南山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虽然 国家正在稳步推进 出入境检疫的工作,但是,个人防护也不能松懈。


尤其是随着出国务工、求学等的便利性的提升,在国家间往来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人口流动和聚集性增加,势必会加大病毒扩散的风险。


在这紧要关头我们更加要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坚持才是胜利!


3
病毒的传播能力依然强悍


虽然现在北半球的气温已经回暖,但是病毒的活跃性并未如同大家期待的那样降低。


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6日在日内瓦表示: 我们尚不清楚新冠病毒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如何活动和表现,目前,尚无证据显示新冠病毒会在夏季自行消失。


就在前不久,我们的邻国韩国,一名41岁女子因为未佩戴口罩与感染者共同搭乘电梯,仅1分钟就被感染新冠病毒。


所幸的是她的两个孩子因为戴了口罩,虽搭乘了同一班电梯,但并未感染!


其实,像这种与感染者短时间同处一室而被传染的病例,国内也发生过很多起。


比较著名的当属“重庆公交车感染病例”:病例中的两人相差16秒上了同一辆公交车,一个没戴口罩,一个中途脱了口罩,中招!


虽说全民抗疫这么久了,大家对于自我防护还是比较有心得的,但是,现在可真没有到放松警惕的时候!


疫情尚未过去,反弹风险依旧,大家该怎么防护就怎么防护,千万别让这一个多月的努力功亏一篑!


高危场所,如何防护?



1
电梯


全程戴好口罩,不扎堆坐电梯;

发现可疑人员,避免同乘;

不在电梯内交流和进食;

不要直接触碰按钮,可用纸巾或消毒纸巾等隔开;

离开电梯后要第一时间做好手部清洁。

2
超市、商场


全程须佩戴口罩;

列好购买清单,只买不逛,缩短选购时间;

避开客流高峰期,不扎堆选购商品、排队结账;

购买足量,减少外出次数;

配合工作人员接受体温检测;

乘坐扶梯时不要与扶手直接接触;

尽量使用手机支付;

购物完成后彻底清洁双手;

回家后,立即洗手;

必要时,可用消毒剂喷洒购物袋或包装表面进行消毒。

3
会议室


会议室要保持清洁,定时消毒;

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开会全程佩戴口罩;

减少集中开会,可进行线上沟通;

必要会议,需控制会议时间;

传阅文件前后需洗手;

工作交流时,要戴好口罩并间隔1米以上;

尽量不要开中央空调;

会议结束后,要对场地、用具等进行消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