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搜狐科技
搜狐科技聚焦前沿科学与科技产业报道,深度跟踪基础科学、人工智能、互联网、通信等领域重大事件,洞察科技趋势与商业逻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汽车最前线  ·  国产SUV尺寸膨胀?轴距3.1米才配上桌,气 ... ·  7 小时前  
有车以后  ·  颜值很能打!理想i8来了,卖多少钱合适? ·  10 小时前  
百车全说  ·  锋兰达一口价8.98万,有没有套路? ·  2 天前  
小新说车  ·  2025年卖最好的车,一定是它!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搜狐科技

与华为合作造车,不甘心的上汽还是选择“放弃灵魂”?

搜狐科技  · 公众号  · 汽车  · 2025-02-25 18:1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上汽集团与华为终端在上海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车。尚界作为上汽与华为合作的项目,首款车型将覆盖15万-25万元售价区间市场。此举标志着上汽集团面临业绩下滑压力,选择与华为合作以寻求突破。同时,高层人事大调整也为合作埋下了伏笔。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上汽集团与华为终端签署深度合作协议

双方合作涉及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领域,共同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车。

关键观点2: 尚界项目成为上汽与华为合作的重要棋子

尚界首款车型将覆盖15万-25万元售价区间市场,与华为的合作有助于上汽从低谷中走出,提高销量。

关键观点3: 上汽集团面临业绩下滑压力

与华为的合作是无奈之举,同时也是寻求突破的重要一步。

关键观点4: 高层人事大调整为合作埋下伏笔

高层变动后,新任领导层积极推动与华为的合作,以应对市场挑战。


正文

出品 |搜狐科技

作者 |张雅婷

2月21日, 上汽集团宣布与华为终端在上海签署深度合作协议, 双方将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董事长王晓秋及上汽总裁贾健旭,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及华为终端智选车业务部总裁汪严旻出席了签约仪式,从侧面证实了上汽与华为将采用智选车模式造车。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上汽正在和华为合作打造鸿蒙智行第五“界”——尚界, 双方合作采用智选车模式,与华为终端签协议,尚界所有车型将进入鸿蒙智行渠道销售,尚界项目上汽方面负责人是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祝勇。

相关消息表示,尚界第一款车将以上汽荣威旗下内部代号为“ES39”的车型作为基础,搭载华为座舱和智驾,提供两个纯电续航版本,预计在今年四季度上市,覆盖15万-25万元售价区间市场。搜狐科技注意到,企查查信息显示,从今年1月开始,上汽便申请了“尚界”、“上汽尚界”等多个商标。

在此之前,上汽明确拒绝接受其他企业提供的自动驾驶方案,认为要把“灵魂”握在自己手里。如今上汽选择与华为合作,或许也是业绩下滑的无奈之举。

汽车行业分析师梅松林告诉搜狐科技,生存是灵魂的前提,无生存之忧后,才谈得上灵魂。“上汽当前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利润的下滑,而是能够活下去。和华为的合作有助于上汽从低谷中走出、有助于上下士气止跌回升。”

销量被比亚迪反超,
上汽“放弃灵魂”?

三年多前,上汽集团原董事长陈虹的“灵魂论”,一度将华为以及与华为合作的车企置于尴尬境地。

彼时陈虹认为,车企不应该接受华为等公司提供的自动驾驶整体解决方案,因为“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 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然而,掌握“灵魂”的上汽,在面对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的巨大变革时,业务表现并未达到预期,燃油车业务持续不振,利润在价格战中被压得越来越低,新能源汽车业务也没做出起色。

近日,上汽集团发布的业绩公告显示,上汽集团预计2024年实现扣非净亏损41亿到6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41亿到160亿元,同比减少141%到160%。

汽车销量方面,上汽集团2024年整车批发销量为401.3万辆,同比下降20.07%,其中上汽乘用车销量为70.7万辆,同比下降28.3%‌。

值得关注的是, 上汽集团去年整车销量被比亚迪反超, 也标志着上汽18年来作为国内销量最高车企集团的纪录随之终结。此前在2023年,上汽还一度领先比亚迪近200万辆。

从行业来看,主流合资品牌市场份额的下滑已经难以避免。尤其是上汽通用作为上汽曾经的业务支柱,销量如今却呈现惨淡之势。去年,上汽通用销量43.5万辆,而其巅峰时期一度销量高达200万辆。

面向新能源市场,上汽在2020年先后成立了飞凡和智己两大品牌。其中,飞凡在独立运营的三年中,年销量未突破3万辆大关,甚至不及新势力品牌的月销量。随后,飞凡于去年底重新并入上汽乘用车体系,与荣威合并。

可以说,上汽急需一个突破口,去打造自己在新能源市场的影响力。曾经不甘心将灵魂交给华为的上汽,最终也是选择了妥协。

高层大换血

面对业绩的持续下滑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上汽集团从2024年下半年开启了史无前例的高层人事大调整。而高层的变动,也为上汽与华为的合作埋下了伏笔。

2024年7月,上汽选举公司董事王晓秋为董事长,并聘任贾健旭担任公司总裁。原董事长陈虹到龄退休,辞去董事长及其他职务。

资深汽车分析师钟师告诉搜狐科技,上汽智能化技术还是不如华为的,让陈虹去“拐弯儿”很难。等陈虹离任后,接班人处理问题相对就容易一些。

“此前当初陈虹在任的时候讲灵魂论也没错,毕竟当时上汽投入了很多,在智能化方面虽然没出大成果,尽量试图采用自己的技术也没错。不过此一时彼一时,由于上汽现在需要尽快提升销量,所以走捷径采用华为的技术也是必然的选择。”

据了解,在接任上汽集团董事长后,王晓秋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850万辆的销量目标。上汽集团此前在2021年年报中提出,2025年力争所有品牌全球合计销量达到850万辆,这个数字和2024年上汽销量相比几乎翻了快两倍。

而王晓秋并不是一位“墨守成规”的一把手,在他看来,上汽要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改革的试验田,而非旧模式的守墓人。并且他认为,由于国内车市转型加速,上汽需要加快培养年轻干部,以应对市场挑战。

一把手变动后,承担上汽增长重任的乘用车板块,也迎来了一系列的管理层变动。去年8月,原上汽大众党委书记、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俞经民,重回上汽乘用车,担任上汽乘用车的常务副总经理。

今年1月,上汽集团正式成立“大乘用车板块”,将上汽乘用车公司(荣威飞凡、名爵)、上汽国际、创新开发研究总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5家企业整合,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亲自担任大乘用车执管会主席。

今年2月,贾健旭签发《关于大乘用车干部任免的通知》,涉及调整的中高层干部人数多达63个。频繁的调整背后,贾建旭希望减少架构层级,提高上汽乘用车的决策效率。

尚界杀入20万元市场,
分析师:或挑战比亚迪的地位

在全新领导层的带领下,与华为合作的尚界,成为上汽乘用车冲击销量的重要棋子。

据媒体报道,尚界覆盖的是15万~25万元售价区间市场。从价位段便可以看出, 尚界的首要任务不是品牌高端化,而是走量。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主要集中在15-20万价格区间,累计销量337.5万辆,同比增长19.2%。

汽车行业分析师梅松林告诉搜狐科技,15万~25万元的用户群主要是主流的、注重生活品质的中产阶层。“这个目标市场大,面临的竞争也大,几乎是每家主流车企的必争之地。 华为和上汽联手,势必会挑战比亚迪的市场地位。

对于双方的合作,梅松林认为有望将鸿蒙智行整体销量推到新的量级——百万台以上,而上汽则获得生存发展的支撑力。

与上汽确认合作,并且首款车型下探至20万以下,也表明华为在智选车的打造思路上发生了一些改变。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曾公开表示,想和华为合作的厂家很多,但精力有限,暂时只能合作四家,做四个智能汽车的样板。并且,暂时不考虑推出20万元以下汽车。

去年,鸿蒙智行累计交付超44万台新车,并且华为车BU在去年上半年已经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22.31亿元。其中问界品牌表现最为突出,占据整体销量的90%以上。

目前,“四界”的价位段主要集中于25万元以上,与尚界定位有所差异。但梅松林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鸿蒙智行各个品牌下的产品不断丰富,也不可避免产生竞争。

“无论是内部的竞争还是同其它品牌的竞争,都会促使各界快速迭代升级,各自变得更强,最终共同做大鸿蒙智行生态圈。”

运营编辑 | 王一晴 审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