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行观察
投行观察(touhanggc),聚焦金融投行、证券、股市、IPO、银行、新三板和金融财经权威资讯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独角兽智库  ·  DeepSeek将如何影响科技股走势? ·  19 小时前  
红杉汇  ·  会议越混乱越好?来听听贝索斯怎么说 ·  9 小时前  
独角兽智库  ·  高盛:市场对贸易战2.0的看法 ·  昨天  
创伙伴  ·  他,又一个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年轻人!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投行观察

1998年香港是如何打赢港币保卫战的?

投行观察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7-01-31 16:21

正文


作者:翰林,来源:炼金教授(ID:jccf4000580068)


“金融战争狂人”索罗斯

乔治·索罗斯,犹太人出身,货币投机家,资本大鳄,其身家比联合国中42个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要高。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索罗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金融战争,狙击各国货币,所到国家对他都恨之入骨。


说是在当时,如果一个外汇交易员听到消息说日本央行干预市场,大家会哈哈一笑,该干什么干什么;如果一听说“Soros in!!",所有交易员会立刻跳起来,可见当时索罗斯的威名和实力。



资本大鳄索罗斯,是东南亚领导人最痛恨的人


1992,索罗斯首次出手狙击英镑,击垮英格兰银行,拿下第一滴血。旗下量子基金名声大振,索罗斯净赚10亿美元。


1994,成功狙击墨西哥比索,使整个墨西哥金融体系倒退5年。


1997,量子基金最风光的一年,在东南亚各国沉浸在资本盛宴中时,索罗斯在瞬息之间攻陷泰国,仅当天泰铢兑美元汇率就暴挫逾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也随之陷入混乱。


随后索罗斯转头攻击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等与泰国经济连带较深的国家,同样屡战屡胜。外界推测这一战,索罗斯净赚一百多亿美元。


而到了1998年,在一波带走亚洲四小虎之后,实力空前强大的索罗斯将最后的目光,落在了亚洲金融中心,刚刚回归中国不久的香港。


随后,企图做空港币、以索罗斯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投机集团和以董建华为首的特区政府,爆发了一场空前惨烈的香港金融保卫战。这一经典战役,也成为现代金融史上,最激动人心和波澜壮阔的一页。



刚回归之后的香港,迎来空前考验


做空泰铢净赚5亿美金的绝技

在描述这场大战之前,我们先来说说索罗斯的立体狙击理论。以泰国之战为例,因为泰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所以给索罗斯抓到了空子。


索罗斯的玩法就是,假设泰铢换美元是1:25,索罗斯首先就以抵押的方式向泰国银行借入泰铢250亿,然后索罗斯将这250亿换成10亿美元,拿在手上。


接下来,索罗斯要做的事就是让泰铢贬值。那怎么让固定汇率的泰铢贬值呢?就是不停的向泰国银行借泰铢,再抛泰铢,最后买美元。


重复好几次之后,民众一下子就恐慌了,怎么各个银行和市场上都在抛售泰铢;而美元一下子大热,于是大家都一起去买美元。


因为是固定汇率,不管泰铢怎么跌,始终能换这么多美元,这一下子不得了,泰国政府不得不宣布,我们没有美元了。


于是泰国管钱的哥们就出来说了,还是浮动汇率吧,让泰铢贬值好了,只有泰铢贬值了,美元才够卖。


然后泰铢大幅贬值,从1:25一下子贬值到1:50。这下子好了,索罗斯把手上5亿美金换成500亿泰铢,换掉欠着银行的250亿,净赚250亿泰铢,也就是5亿美元。


整个狙击泰铢过程中,伴随着铺天盖地的舆论渲染,精准的时间点进出,普通市民和泰国政府被玩弄于鼓掌之间,快速,凶残,无情。



索罗斯给泰国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痛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其实,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香港,在索罗斯发动对东南亚的金融战争之后,就注定成为决战之地。


打不下香港,索罗斯面子上都过不去。所以索罗斯一边在“料理”亚洲四小虎的同时,一边就曾多次试探过香港。


1997年7月中旬,1998年1月和5月,港币三次遭到大量投机性的抛售,港币汇率受到冲击,恒生指数和期货市场指数下泻4000多点,市场极度恐慌。


西方舆论戏称,香港已经成为国际投机家的提款机。


当时,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被舆论界戏称“任一招”,意思是说,每每金融炒家杀将过来的时候,金管局唯一的一招就是提高利率,增加金融炒作的成本,维持联系汇率。


但这种办法,本质上是饮鸩止渴,因为对于楼市的打击太大。可以说,每抵御一次投机进攻,港府就要吐一次血。



香港金融沙皇任志刚,并非索罗斯的对手


按照索罗斯等人的计划,先在汇市上抛空港元,迫使香港金管局不得不采用扯高利率的老套子,利率抬高,股市势必下跌,恒指期货也会同步下滑。


然后炒家便可在期货市场以较低的价格沽空恒指期贷,汇市股市双双获利,醉翁之意尽在恒指期货。


1998年8月,打着如意算盘的索罗斯,终于在几次试探之后,按捺不住躁动的心,带着最强的人马和火力,卷土重来。誓要一战终结香港。


港府背水一战

在索罗斯布局最终一战的同时,香港特区政府也在苦苦思索还击之道。


据香港金融局官员分析,在连番攻击之下,香港已经“大势已去”,如果港府不采取行动,恒生指数将很快直线暴跌到4000点,银行贷款利息将居于历史最高位,香港很可能在5天之内“断气”。


有一定经济学知识的朋友应该知道,香港采用的是联系汇率制度,是以7.8:1的比率钉死美元的汇率制度。


当时放在港府面前的选择不多,一是实施外汇管制,二是宣布港元兑美元的联系汇率脱钩。


你或许会问,政府为什么不干脆宣布放弃联系汇率?


时任香港特区政府财务司司长曾荫权,在很多年以后的一封书信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在这个时候脱钩只会令港人一夜之间对港元信心尽失。更会令股市楼市再度急泻,利率飙升,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即使长远来说,也未必是港人之福。”



曾荫权不想放弃联系汇率,苟且偷生


于是经过艰难的抉择,曾荫权做出了一个决定:与其让香港人民的财富落入投机家手中,还不如政府入市,调用外汇储备,放手一搏。


随后曾荫权和任志刚将这一想法,汇报给了时任香港特首的董建华。踌躇的两人没想到,董建华只花了半个小时就拍板放行。


事已至此,曾荫权心里很清楚,拿香港人民的血汗钱来搏,赢了还好;万一输了,别说引咎辞职,他们几个就是以死谢罪都是轻的。


但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已经没有其他的路好走。有些时候,历史,就是需要一些人,去做一些艰难的决定。双方的最终对决,如期而来。


决战前,港府高官曾密会中央政府,并获得了中央允许动用全国外汇储备的支持。


决战香江鹿死谁手

8月14日,香港政府突然出手,动用外汇基金和土地基金同时进入股票市场和恒生指数期货市场大举吸纳,致使那一天的恒生指数反弹560多点,升幅达8%,以7224点收盘。


索罗斯军团瞬间意外,他们没有想到一向标榜自由市场的港府,竟然会真的入市搏杀。


不过索罗斯毕竟是老江湖,开工没有回头箭,稳住阵脚。既然你港府已经下水,那只有小鱼大鱼一起带走了。


随后一直到24日,港府和索罗斯的炒家集团之间一直你来我往,短兵相接。


但是恒生指数慢慢的抑制住了之前疯狂下滑的势头,开始处于一种震荡的状态。


8月26日,离恒指期货的结算日还有两天。



决战之际 香港证交所的交易员面色凝重


8月27日,结算日前一天。上午10时,香港股市开市。一开始,炒家的卖盘就如排山倒海一般扑来。


在第一个15分钟内,成交额即达19亿港元;在第二个15分钟内,成交额为10亿港元。


而在收市前的15分钟,战斗进入白热化状态,成交额高达82亿港元!状态之惨烈,令场上所有交易员都目瞪口呆。


这一天,香港政府动用了200亿港元,委托10家经纪行在33家恒指成分股上围追堵截。


恒生指数报收7922点,比上一个交易日上扬88点,这是自97年11月4日以来的最高点。


27日晚,最终的决战即将到来。那一晚,香港几乎无人入睡。



27日晚,整个香港,几乎无人入睡


8月28日,恒指期货的结算日。这是索罗斯做空恒生指数的最后机会,之前购买的大量看跌期货能不能赚,就看这一波了。


要注意的是,恒指期货的结算价格为这一天每五分钟恒生指数报价的平均值,因此,要抬高结算价,就必须保证恒生指数走势平稳。要达此目的,港府必须得竭尽全力,寸土必争。


这一天,百万香港人锁定频道,眼睛紧紧盯住飞快跳动的恒生指数,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这一刻,许多香港市民都不再关心自己的财产是否缩水,真正意义上的与香港这座城市同命运共荣辱。


上午10时,决战打响。港府与做空集团立刻在“汇丰控股”与“香港电讯”上展开激战。


炒家的抛盘气势汹汹、排山倒海,政府军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个不剩,全盘买入。开市仅5分钟,成交额即高达30亿港元!


中午12时午市收市前,战斗又趋激烈,“长江实业”、“中国电讯”等多个蓝筹股被炒家疯狂抛售,滔滔股海,港府狂澜力挽。午市收市时成交额报409亿港元。


下午开市,战况更趋严峻。炒家的抛盘滚滚而来,港府几乎是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外汇储备,全盘吃下,全线死守,平均每分钟就有价值3.5亿元的股票易手。


下午四时整,恒生指数终于在7829点定格!


惊心动魄的四个小时之后,全天交易额达到了香港股市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790亿港元!恒指期货最终以7851点结算。


在上溯总共10个交易日中,香港特区政府约动用相当于1200亿港元的外汇储备,将恒生指数上拉1169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