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改变命运”的通道正在稳步收窄,不是说读书没用,而是穷人子弟读书也读不过富家子弟。
几十年前,清华北大等名牌高校,来自农村和小镇的
“寒门贵子”比例极高,今天再去看,家境殷实的中产以上阶层子弟,占据了名校榜单的主流,穷人子弟考上名校越来越难了。
“减负”对穷人就是一个坑,高考终那么残酷,在起跑线减什么负?
但凡有点抢跑意识的城市中产家庭,才不会傻乎乎跟着减负,校内减负校外补,满满的日程表、天价的补课费,涌向了
“学而思”之类校外培训机构。
而穷人家庭,既没有精力也没有财力,
“减负”就真成了放羊,三点一放学,就在菜市场、小广场挥霍时光……诚然,幸福是真幸福,哪个孩子不爱疯玩?但是这可能就是孩子最后的幸福,今后人生的每一步路,都将越来越辛苦。
十几年之后,你的同学名校毕业昂首跨入世界
500
强,而你三本毕业昂首跨上三轮车,开始为世界
500
强京东送快递。
你小学减负,初中减负,一上高中突然就不堪重负,
18
岁一败涂地,看着别人的璀璨世界徐徐展开,而你的未来之门铿然关闭。
你小学不排名,初中不排名,一上高中天天排名最后,此时再努力,恐怕已经无济于事。
大多数人都不是学习天才,成绩靠的是一年一年的累积。你按九年教学大纲学到一千多英语词汇量,跟人家九年课外班补出来的一万多词汇量,这不是比拼,而是跨级别的蹂躏。
基层教育部门对
“减负”贯彻很彻底,多数老师早已习惯大撒手,不考试、不排名,学生成绩也不影响老师业绩,何乐而不为。然而总有少数老师,由于多年的积习,或者残余的责任感,对学生提出了不合时宜的要求,从而成为异类。
当良心成为少数派,可能不再会被众人认识,甚至成为圈内公敌。近日,河南省驻马店西平县一位小学班主任的
“辞职信”火了。此前,这位老师把学生在校默写古诗的成绩和照片发到了家长群里,引发了部分差生家长的不满,以“伤害自尊”为由要求老师登门道歉,并扬言告到教体局相威胁。
老师写了一篇回应,令人潸然泪下。
有些愚蠢的家长,以为
“不排名”就能实现平等和自尊,这完全是假象。就算在目前“不排名”的小学和初中,有没有校体育队?有没有校合唱团?有没有学科竞赛小组?有没有代表学校、省市、国家上台演出、比赛的机遇?……这些令人艳羡的机会,是不是“不排名”谁想进就能进的?
完全就是假象。哪怕在起跑线上,没有哪个好机会不需要比拼,不需要排名。很多令人羡慕的
“牛娃”其实也并非天才,只不过站在了家长的肩上,从小课外班不停,逐渐习得一技之长,才能骄傲地站在舞台之上,顺利开启自己的光明人生。
老师是真没必要做这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不考试、不排名,如今多少焦虑的家长想知道自己孩子的学习状况,都毫无头绪,问老师一律
“挺好挺好”……恐怕只有等到上高中,才知道孩子原来是学渣,一切为之晚矣,人家学霸都起跑十年了,你连双鞋都还没穿。
不排名真是穷人最大的坑。即便底层草根,哪个不希望孩子出人头地、改换门庭?毛坦厂、衡二中,那么多工薪父母,含辛茹苦陪读送饭,做梦都指望孩子成功
——然而从小都“不排名”的脆弱心灵,如何能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最残酷的排名?
教育改革,口号都没错,错就错在搞反了方向,不改终点,乱改起点,以公平为名,伤害最大的就是公平。
从前小学开始考考考,初中也考考考,大家从小都在赛场上浸淫,都习惯了比拼,也都早早知道了自己几斤几两,能够为自己的将来做出靠谱的预估,上中专的上中专,考大学的考大学,去技校的去技校
……谁都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
这样的环境下,考场上脱颖而出的都是真才俊,渐落人后的真不是那块料,也有利于高校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曾经响彻中小学的发令枪,不再响了,很多孩子浑浑噩噩,打游戏谈恋爱,从不计划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