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病(ILD)是超过200多种肺部疾病的统称。这些疾病以肺间质炎症和纤维化为特征,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可与肺癌相提并论,目前尚缺乏对其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肺表面活性蛋白C(SP-C)的编码基因SFTPC突变引发的肺部稳态的破坏是多种间质性肺病的重要原因,其中最常见的突变为SP-C蛋白序列73位异亮氨酸到苏氨酸的错义突变(I73T)。SP-C由肺泡上皮AT2细胞特异性合成和分泌,已有研究结果表明,SP-C (I73T) 突变蛋白具有细胞毒性,造成AT2细胞的蛋白质稳态破坏和细胞功能障碍,最终导致常染色体显性间质性肺病,临床表现为轻度呼吸道症状、婴儿期/儿童期呼吸衰竭和成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目前由SFTPCI73T遗传突变导致间质性肺病发生发展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除肺移植外尚无有效治疗手段。
2024年10月15日, Jeffrey A. Whitsett团队与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复旦大学的唐晓芳团队合作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杂志上发表了题为EMC3 regulates trafficking and pulmonary toxicity of the SFTPCI73T mutation associated with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的研究论文,揭示了EMC复合体关键亚基EMC3调控AT2细胞中SP-C(I73T)突变蛋白的异常转运及相关的AT2细胞毒性损伤,进而导致间质性肺病发生的作用机制,并为SFTPCI73T突变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