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细胞基因疗法”
Part1
主要看点
-
接受CAR T细胞疗法的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生率与之前接受标准疗法的患者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
对
4.9%。
-
在接受 CAR T 细胞疗法之前接受过三种以上疗法的患者发生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的风险明显高于之前接受过三种以下疗法的患者。
1
虽然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改变了对复发和难治性血癌患者的治疗,但它也可能引起一系列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血液毒性。该疗法还与导致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有关,这促使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于 2024 年 1 月要求所有六种 CAR T 细胞疗法都必须在黑框警告中注明治疗后可能出现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的风险。
2
为了明确CAR T细胞疗法后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发生频率和亚型,Tix等人对淋巴瘤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CAR T细胞疗法的临床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他们发现,与之前接受标准护理疗法的患者相比,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对4.9%。研究作者总结说:
“
最终,这些发现对 FDA 的全类警告提出了质疑,表明[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其说与 CAR T 细胞疗
法本身有内在联系,不如说反映了先前疗法的暴露情况和随访时间的延长”。Tix等人的研究不久前被发表在《
临床癌症研究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上
。
Part2
研究方法
研究人员在 MEDLINE、Embase 和 Cochrane Library CENTRAL 数据库中进行了文献检索。研究人员筛选了FDA批准的六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的CAR T细胞产品的所有研究,包括:
-
Idecabtagene vicleucel (Abecma®)
-
Lisocabtagene maraleucel (Breyanzi®)
-
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 (Carvykti®)
-
Tisagenlecleucel (Kymriah®)
-
Brexucabtagene autoleucel (Tecartus®)
-
Axicabtagene ciloleucel (Yescarta®)
Part3
主要结果
研究人员从 18 项临床试验和 7 项实际研究的 5517 名患者中发现了 326 例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中位随访时间为21.7个月,总的二次原发恶性肿瘤点估计值为5.8%(95%置信区间[CI] = 4.7-7.2)。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估计值与患者所处的治疗环境、随访时间和先前治疗次数有关。
对四项随机CAR T细胞疗法与标准疗法的试验进行的亚组元分析显示,两种治疗策略的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风险相似。在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亚型分布分析中,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最常见(37%),其次是实体瘤(27%)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16%)。T细胞恶性肿瘤仅占少数(1.5%)。
“这些数据提高了人们对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作为接受 CAR T 细胞疗法患者的一种临床相关的长期不良事件的认识。不过,我们的研究结果并不表明 CAR T 与之前的标准治疗策略相比,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生率更高。”
研究作者总结道。
Part4
临床相关性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德国慕尼黑大学医院,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成人骨髓移植科客座研究员兼研究员、本研究的主要研究者
凯
-
雷杰斯基(Kai Rejeski
)医学博士
在一份声明中说:
“这
些数据并不表明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的风险相对于其他标准疗法有所增加。我担心警告标签可能会吓倒接受这种疗法的患者,而这种说法可能是没有根据的。”
雷杰斯基博士还说:
“CAR T疗法是20多年来第一种与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标准疗法相比显示总体生存期获益的疗法。我强烈建议不要因为罹患T细胞恶性肿瘤的风险微乎其微而放弃这种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