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主编温静
速递传媒信息,对接行业需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政事堂2019  ·  员工,不止是企业的加减法 ·  4 天前  
主编温静  ·  广电总局扶持一批纪录片项目!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主编温静

从“内容为王”到“制作为王”再到“资本为王”,综艺创意难寻怎么办?

主编温静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8-20 23:28

正文


传媒内参导作为综艺节目的重要元素,明星的参与本无可厚非,但将太多资源精力投注于明星争夺和版权争夺的泥潭,行业本身将陷入恶性竞争的怪诞局面。在明星、资本、版权的裹挟下,各大卫视陷入互相抢版权和抢明星的恶性竞争逻辑。


来源:传媒独家(ID:cmdujia)

作者/朝明


日前,东方卫视、北京卫视相继发布节目征集方案。东方卫视在节目征集方案中提到:节目征集面向全社会,主要领域为文化、公益、科技、经济类节目方案与创意,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贴近百姓生活,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

 

在具体节目要求中东方卫视明确指出,公益题材节目要讲述平凡人的不平凡事;科技类节目要让公众理解科技,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经济类节目要洞悉经济走势,让人民有获得感。北京卫视在2018年—2019年新节目征集方案中特别提到,创新节目播出时段为周末黄金档或叠播档大型季播节目周间920时段、周间2230创新时段。   


去娱乐化,综艺节目何去何从?


曾几何时,一些诸如音乐类、情感类、访谈类的国产综艺深受观众喜爱,并成为一段时间的记忆,但自从国内各大卫视大规模从海外引进版权,再加上真人秀蜂拥而至,各大卫视砸钱请明星的套路将卫视综艺重新洗牌后,如今的国产综艺反而变得很难再引起全民兴趣。尽管一些综艺明星嘉宾阵容强大,但像当年那样全民追节目或者节目内容引发全民讨论的盛况,很难再现,而观众对类型化、套路化、明星化的节目形态早已产生审美疲劳。

 

正如《人民日报》在《真人秀不能止于“有意思”》一文中的观点:时间久了、款式多了,有的真人秀节目的制作就开始变得不“走心”,甚至偏离了方向。即便真人秀节目是人造景观,但假若内容上粗制滥造、偷工减料,观众也会“控制不住自己”,自觉换台。此外,一些自带流量的节目最终呈现出的效果,与其说是真人秀,不如说像偶像剧。内容单调,“人设”单薄,纯粹迎合粉丝们的喜好。


市场陷入互相抢版权,

抢明星的恶性竞争


作为综艺节目的重要元素,明星的参与本无可厚非,但将太多资源精力投注于明星争夺和版权争夺的泥潭,行业本身将陷入恶性竞争的怪诞局面。在明星、资本、版权的裹挟下,各大卫视陷入互相抢版权和抢明星的恶性竞争逻辑。

 

有人说,现在有一种综艺叫资本综艺,就是资本家想玩综艺;还有一种综艺叫个人定制综艺,就是大咖明星想自己组个综艺玩玩。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下中国的电视节目就像是楼市,大量资金注入造成明星齐聚的表面狂欢,却缺少内容核心的根本支撑。

 

当节目本身制作成本被一再压缩,节目创新能力逐渐减弱,再加上一些综艺节目已经成为资本的狂欢,节目制作团队到底是踏踏实实地在做观众喜爱的节目,还是敷衍了事做市场资本方的项目?这值得电视人反思。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的综艺节目中仅一个明星的酬金就堪比一到两部小成本电影。综艺节目成本高是资本为王运作带来的后果,目前这个行业虽然仍有大量热钱涌入,很难想象这种靠明星烧钱的路子能维持多久。

 

而尴尬的是,一线卫视综艺也在面临着大幅度赔钱的现状。世熙传媒总裁刘熙晨曾在公开场合透露,各个卫视平台的广告经营都有非常明显的下降,使得某一线卫视去年80%的综艺是亏钱的,2017年甚至会比2016年更严峻。  

 

基于以上种种现实,失去原创能力的国产综艺节目制作方如何做出“有意思、有意义”的电视综艺,成为各大卫视急需改善的命题。无论是播出平台还是节目制作方都要清晰做电视综艺的初心是什么?一方面要契合播出平台的气质,另一方面要思考做节目的意义是什么?能给观众带来什么?


依靠明星模式将疲软失灵,

越垂直细分越有变现可能


可以期待的是,近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发布的《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中强化了重点时期黄金时段电视剧播出管理调控:原则上不得编排娱乐性较强、题材内容较敏感的电视剧。  

 

《通知》的具体要求包括进一步强化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公益属性和文化属性;鼓励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在黄金时段增加公益、文化、科技、经济类节目的播出数量和频次;继续加强综艺娱乐、真人秀节目管理调控;坚决抵制追星炒星,影视明星参与综艺娱乐、真人秀等节目要严格控制播出量和播出时间,鼓励制作播出星素结合的综艺娱乐和真人秀节目;倡导鼓励制作播出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自主原创节目,原则上黄金时段不再播出引进境外模式的节目。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31日,北京市属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持证机构共6470家,占全国近三分之一,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很多在电视台深耕多年的导演开始出走自主创业,对于全国来说节目制作力量不断扩大。而在政策趋严、明星成本过高、爆款综艺匮乏、注意力成本日益高涨的当下,同质化的综艺将会加快淘汰步伐,依靠明星的模式将疲软失灵,精品的综艺时代来临,而越垂直细分越有变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