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公开表态孟晚舟不会成为接班人,但是,她曾一手打造出业内标杆华为财经团队,这是任正非都不可否认的贡献!
孟晚舟不可能做接班人
近日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专访。
在采访中,任正非谈到了华为接班人问题,任正非表示,“
孟晚舟永生永世不可能做接班人,因为她没有技术背景,我不能完全从父亲的角度看儿女的发展轨迹。
”
不过,他也欣慰地说:“
我的小孩个性都很强,都很努力,都想自己变优秀。
”
此外,任正非还表示,“这
次的磨难应该对她来说也是人生难得的机会。
这么大一件事对她未来成长一定是插上了翅膀,要感谢美国政府给孟晚舟插了一个坚强的翅膀。”
据华为官网显示,
孟晚舟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硕士学历,于1993年加入华为,历任公司国际会计部总监、华为香港公司首席财务官、账务管理部总裁,现任华为副董事长、CFO
。
据天眼查显示,孟晚舟名下共有19家公司,除四川禾怡实业有限公司外,其余18家公司均为华为旗下企业,不过有7家公司已处于注销状态。
去年3月份,华为出现重大人事变动,时隔5年,新一届董事会成员诞生,梁华接任孙亚芳董事长之职;其中更加惹人关注的是CFO孟晚舟接任任正非,正式出任副董事长之职。
这一动向曾让外界猜测这是孟晚舟接任华为的第一步。但是现在任正非公开表示孟晚舟没有成为接班人的可能!
现在孟晚舟的身份是华为的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当然,还有,任正非的大女儿。
虽然任正非直言孟晚舟不可能成为华为的接班人,但是饶是任正非本人也无法否定孟女士对华为的贡献!
华为的财务团队,在业内非常有名,一直作为业内的楷模,是其它行业学习的模范,而这背后的打造人就是孟晚舟女士。
蛰伏20年,一手打造华为的财经团队!
孟晚舟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首席财务官(CFO),而她的另一个身份——“华为CEO任正非的女儿”也在这两年逐渐公开。
在成为CFO之前,她曾在华为蛰伏了20年,且身份一直保密,那么,孟晚舟为何要这么做呢?
孟晚舟是任正非和第一任老婆孟军的女儿,孟晚舟是跟着母亲姓的,2013年首次走到台前的孟晚舟,一亮相,就显得自信、明媚。
可走到台前的路,她却用踏踏实实的一步步走了20年。很多对华为熟悉的人都曾经想象过这个时刻,可当这个“决定性的时刻”来临时,却又好像如此自然。
辛酸苦辣,智者自知。或许因为华为是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公司,她的父亲任正非又被公认为是中国“教父”级的商业领袖;
在这些耀眼的光环下,孟晚舟注定无法同出入深圳、北京或纽约写字楼的普通职场人士一般成长——但其实她的职业成长路径却也并无不同。
在她发表在华为内刊《华为人》的一篇文章中,她以细腻的文字描述了自己早年的成长。
“
我大学毕业后进入华为工作。最初的几年,我和另外三个女孩承担了总机转接和文件打印等工作,琐碎且辛苦。那时候,公司的总机是一个有着密密麻麻键盘的平板,足足有一张办公桌那么大。每当电话进来,红红绿绿的信号灯就会不停闪烁。手忙脚乱的我,不知道曾经转错过多少电话
。
之后,
她从财务部的最基层做起,历任国际会计部总监、香港华为财务总监、账务管理部总裁、销售融资与资金管理部总裁等职,
直到2011年4月,华为首次发布年度财报,同时公布了公司董事会成员的姓名、照片以及简历,其中一位年轻女子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出任CFO一职的孟晚舟
。
由此,她不能继续低调。
2003年开始,孟晚舟一手建立起了华为的财务组织,从组织架构到业务流程、再到IT平台等等,她事无巨细,都一一跟进。
从2005年以后,她又推出了这家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进行全球财务系统一体化跟标准化,在她的主导下建立起了5个财务共享平台,并推动华为全球集中支付中心在深圳落成。
2007年开始,孟晚舟负责实施华为集成财经服务的变革项目,该项目实施能为各级经营组织提供更完善、更准确、更有价值的财务数据,促使华为持续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综合解决方案。
2016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达到5215亿元人民币,是BAT三家的总和,这离不开孟晚舟的全球统一的财务系统的高效服务。
华为的财经体系构架图
“虎父无犬女”,轮换多个岗位的孟晚舟不负众望,没有让父母的光环遮盖了自己的能力。
要让华为成为伟大的公司
孟晚舟亲手打造的财经团队无人能敌
2014年再次站到台前的孟晚舟,依然语速急促,但她已经学会习惯和应对这种时刻。喜欢争论和挑战的她,已经可以很好地应对媒体的追问。不仅于此,20余年成长经历积累的个人商业智慧,也开始逐渐显现。
持续创新、开放合作、包容是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同样也是她的管理智慧。
以孟晚舟为代表的华为管理智慧正在被华为主流价值观认可,她在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拥有面向未来的智慧。当你做的好的时候,没有人再在乎你是否是任正非的女儿,而她自己也从来没有因为这层身份而自傲或狂妄。
众所周知,在BAT(百度、阿里和腾讯)这类互联网科技公司里,IT部门是核心部门,但是在华为,核心部门却是财经部门!
在华为人聚集的社区——心声社区,有人发帖询问自己目前是在华为的财经部门,想跳槽到BAT的IT部门,是否可行?
而底下的同事纷纷劝解:在华为,财经部门已经是核心了,真的没有必要再去折腾。
而即使是要离职的华为财务,对华为的财务体系评价也非常的高:
毕业1年多来的华为,在华为也呆了快3年。说实话华为拉高了财务的整体工资水平,我甚至也有一度认为自己overpay。每天都是干的一些不是财务该干的活,拉通,对齐扯皮。
华为最牛逼的就是流程啦,任何事情只要拉几个人开会就能解决,如果不能就再拉一个呗。
下家是B2C公司的财务经理岗位,出去后我要好好做人。祝大家加薪升级,我曾经来过,我不后悔。
下面,我们从一个简单地费用报销上来看看,华为的财务团队是怎么运作的:
在华为员工报销费用,可能既见不着会计人员,也见不着出纳。华为实现了费用报销IT流程化处理。十年前,智能手机尚未普及,华为就已在互联网上开发了SSE费用报销系统。能上网的地方华为员工就能登录SSE系统填写费用报销单,填写完毕后费用报销单系统会自动提交领导审批。
以员工报销差旅费为例:
华为每个部门都配备有秘书,秘书会集中将部门的费用报销单快递至财务共享中心。财务共享中心签收后,出纳会集中打款,这时,整个报销流程结束,剩下的就是会计做账了。
在员工费用的过程中,华为财务对几个环节进行了优化。
孟晚舟女士在2017年新年致辞《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中提到,在会计核算领域,我们积极尝试自动化、智能化,将标准业务场景的会计核算工作交给机器完成。目前,年平均约120万单的员工费用报销,员工在自助报销的同时,机器根据既定规则直接生成会计凭证。
总结一下,可以看出,
华为的财务体系厉害之处在与流程,财务人最怕的就是扯皮、拖沓,而这在华为基本上很难见到
。
从财务出身的孟晚舟
对财务人员要求更高
华为一直非常重视财务这一块,从财务起家的孟晚舟,对顶级的财务人员要求更不一般。她领导的财务团队曾被父亲痛批,后来痛定思痛,对团队的财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体现在她的一系列演讲和致辞中。
当我们财务站在新的高度,此时此刻的超然,只是下一段雄关漫道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