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湘财证券面临多事之秋,涉及承兴系诈骗案等事件,导致信任危机和法律纠纷。本文详细总结了湘财证券在各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包括法院判决、监管处罚、业务困境等,并对其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文章还提供了湘财证券在业绩、投行业务等方面的细节数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湘财证券涉及承兴系诈骗案,需承担约1.92亿元的偿还责任。
湘财证券在罗静诈骗案中被认定存在过错,需要承担补充责任。
关键观点2: 湘财证券面临监管处罚和信任危机。
湘财证券存在合规问题,受到湖南证监局和中国证监会的处罚,同时面临公众信任的挑战。
关键观点3: 湘财证券业绩下滑,投行业务表现不佳。
湘财证券的营收持续下滑,投行业务表现令人失望,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正文
湘财证券,一家在股民眼里蛮有影响力的老牌券商,正陷入多事之秋。
因为卷入承兴系诈骗案,暴露了严重的内控问题,湘财证券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最近,湘财证券还输掉了一场官司,而且还是曾经并肩作战的伙伴告的。湘财,可能是今年最惨的券商了。
湘财证券被判担责
12月4日,湘财股份(为湘财证券母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两起信托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广东中诚实业控股有限公司需向原告云南信托支付回购价款1.492亿元和1.937亿元,并支付相应利息,同为被告的湘财证券对广东中诚公司承担的上述债务承担56%的补充责任。
照此计算,湘财证券需要承担约1.92亿元偿还责任。
这也意味着法院首次认定湘财证券在罗静诈骗案中存在过错。
2019年,一起涉资高达300亿元的供应链融资诈骗案浮出水面,当事人罗静很快被控制。随着事件层层曝光,湘财证券也被卷入其中。
2022年11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罗静犯合同诈骗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判处无期徒刑;罗静的妹妹罗岚犯合同诈骗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七年六个月。另外还有10名涉案人员被判刑。
根据裁判文书,2015年2月至2019年6月,罗静利用其控制的中诚公司、广东康安贸易有限公司等承兴系公司与京东、苏宁开展采购业务的供应链贸易背景,以应收账款债权转让及回购等方式进行融资。在融资过程中,罗静等人使用了私刻京东和苏宁印章、派人冒充京东和苏宁员工、拦截被害单位寄给京东和苏宁的确认函快递等多种手段,骗取湘财证券等机构共计300余亿元,造成实际损失共计88亿余元。
其中,湘财证券损失9亿余元,云南信托损失15亿余元,上海摩山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损失27亿余元,诺亚财富旗下上海歌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损失34亿余元,安徽众信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损失0.99亿元。
案发后,虽然同为受害者,但云南信托认为湘财证券在上述诈骗案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根据《华夏时报》报道,案中多份聊天记录显示,时任湘财证券金汇系列项目负责人杨光,曾与罗岚密谋冒充承兴员工帮助罗静公司接待过桥资金方。双方2019年1月的聊天记录中,杨光还曾提到,湘财方面想办法找云信代销化解承兴系危机,还通过各种关系找银行提供保理融资。
图片来源:华夏时报
这些证据,或许对于湘财证券承担上述债务补充责任,起到了关键作用。投资者以及云南信托方面认为,湘财证券方面明知罗静资金链困难,依然积极帮助其融资,难辞其咎。
这些证据,对于湘财证券承担债务补充责任,或起到了关键效果。
根据媒体报道,上述一审判决后,湘财证券将提出上诉。
多事之秋
罗静一案,也让湘财证券付出了代价。
2020年8月,湖南证监局已对湘财证券采取责令改正并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的行政监管措施。监管认为,湘财证券存在四大合规问题,包括资管业务尽调不够审慎、代销业务内部管理不够规范、个别营业部员工代销金融产品业务未充分说明风险以及未审慎评估客户购买产品的适当性等问题。最终,对湘财证券时任分管资产管理业务的副总裁李翰园、时任湘财证券金汇系列项目负责人杨光、分管经纪业务的副总裁王小平、时任合规总监张仁良出具警示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