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新的二战彩色纪录片《二战记事录》上映,里面讲的内容挺不错,而且还有不少从未公布的画面,一起来看看
一战的战败让高傲的德国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羞辱,《凡尔赛条约》成了钉在德国人灵魂上的耻辱柱
绝大多数德国人对于《凡尔赛条约》愤怒不已,割让领土,巨额赔款,军队缩水至十万
每个德国人都在问
为什么我们如此强大的祖国会失败
为什么我们要割让领土给弱小国家
为什么我们要支付如此巨额的赔款
《凡尔赛条约》就是狗屁
德国东部割让给了波兰和捷克,西部让英法驻军,作为缓冲区以防止德国再对比利时和法国进军
战败,赔款,耻辱性条约,让强大的德国成为一个充满愤恨的乌合之众
此时那个人出现,他充分利用着德国人的愤怒与自尊,承诺将夺回德国失去的一切
纳粹党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追随者
信徒们将纳粹视为复兴这个强大国家的希望
纳粹堂而皇之的入侵奥地利是在1938年3月12日,奥地利人敞开大门欢迎纳粹占领,毕竟德奥两国都是日耳曼人,过去也多次统一成一个国家
奥地利打开大门欢迎纳粹回家一点不奇怪
西方给出的解释是,奥地利自愿成为德国人,这不是被强迫的
但这却是《凡尔赛条约》第一次被打破,也是希特勒第一次试探协约国底线(此时希特勒也没想到协约国底线,那么低)
奥地利顺利入袋后,希特勒公开宣布将“整合”捷克斯洛伐克
他称“捷克斯洛伐克像一把匕首一样,插进德国心脏,这把“匕首”必须拔出
希特勒的这一“宣布整合”让英法警惕,但强大的绥靖氛围,依旧使得英法希望尽最大可能的避免战争
毕竟一战那残酷而如地狱般漫长的堑壕战,让所有人一想起来就寒毛直竖
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先后三次亲自飞去德国,软硬兼施的劝阻希特勒别去碰捷克斯洛伐克
意大利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这些人一起,协商出了一个最佳方案
捷克境内的红色区域为“德语区”,也是英法同意希特勒拿回的“领土”
他们同意希特勒吞并捷克讲德语的“苏台德地区”,同时希特勒允诺
不再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其他地区
希特勒和张伯伦先后在协议上签字
此时的张伯伦被当成了英雄,当他飞回伦敦机场时激动的举起了希特勒给他的亲笔承诺,高喊道:
现在,我们的时代只有和平了!
然而希特勒很快打了他的脸
1939年3月,希特勒撕毁承诺,全面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希特勒志在建立一个巨大的德意志德国,他一步步的试探西方底线,缓慢而坚定
或许他自己都没想到西方的底线那么低,根据战后的资料记载
希特勒在入侵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期间,常常整夜失眠,夜不能寐的他非常担忧西方会立刻宣战
甚至想过,只要英法一对德国宣战,他就立刻撤出入侵军,以示求和
但西方一次次的送他大礼
希特勒成功吞并捷克后,世界哗然,对希特勒的指责和抨击铺天盖地
但在德国国内,希特勒成了伟大的民族英雄
而此时,全世界都知道希特勒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波兰了
于是西方放出狠话,
只要希特勒敢动波兰,英法将立刻对德宣战
因为前几次的成功,此刻的希特勒已经不信西方了,比起英法他更担心东边的死敌,布尔什维克
希特勒知道英法懦弱,但布尔什维克不是
波兰夹在德国和苏联之间,他要吞并波兰就势必和苏联直接面对面
此刻希特勒有两个选择,要么直面苏联,要么狼狈为奸
希特勒选择了后者
所以在入侵波兰前的整一个月,他和苏联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在当时《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还有个叫法,就是
《苏德瓜分波兰条约》
希特勒和斯大林东西两侧进军,共同入侵波兰
骁勇的波兰骑兵显然不是德国坦克的对手
入侵波兰16天后,苏联也从西面攻入波兰
随后希特勒等来了他知道会发生的事情——“英法对德宣战”
在对德宣战一天后,英国远征军向法国出发,他们将与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法国军人会和
老兵们回忆当时英法联军会和的场景,士兵们相互欢呼,弄得煞有其事,有人高声唱歌,有的挥泪告别亲友,也有人对士兵们高喊加油
在欢笑的氛围下,没人意识到真会打起一场战争,英法联军都认为这更像是一场“度假”
“我们就是去前线给德国人看看,德国人很快就会被吓唬住,我们很快就会回来的”
整个感觉,真的和“度假”很像
然而在德国这边,虽然坦克比骑兵厉害很多,但入侵波兰的战争不能算是顺利的
在入侵波兰的二十天里,顽强的波兰人奋勇抵抗,这让希特勒意识到,德国军队并没有完全准备好
德军的装甲部队还太少,在面对波兰军时都显得吃力,更别说面对一整支全副武装的,拥有全世界最好配备的英法联军了
法国拥有强大的火炮和坦克,光在北部地区就有三千多辆坦克,比德国多出了整整八百辆
纳粹军队又刚在波兰耗损不少,此时英法若联合进军,胜算颇大
但英法的做法,却是“宣而不战”
声势浩大的军队和各式武器装备送到了前线
可到了前线就一步不再往前了,他们驻扎在边境地区,眼睁睁看着希特勒重新休整部队
后来陆续公布的档案表明,当时英法军队之所以“宣而不战”,之所以作壁上观,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法国打造了一个全世界最强大的防御系统——马奇诺防线
想来也对,你花费了巨大精力,打造了一个如此强大的防御系统,那你就很难主动出击,主动放弃这个强大的防御系统去进攻敌人了
否则你这个强大的防御系统不是白建了吗(后来证明确实是白建了)
所以靠着强大的马奇诺防线,等待德军自己来送死,这风险要比主动进攻德国小得多
如果当时法国不是花费巨大财力物力构建的马奇诺防线,而是学现在的美国一样,打造一支强大的进攻部队,那1939年的时候,英法联军就绝对不会做壁上观了
看着停在边境“宣而不战”的英法联军,希特勒悬着的心放下了
他解决了东部问题,休整了部队和装备,此时准备来解决西部问题了
他让德国将军们拿出方案,商量怎么来对付法国
然而最先提交给他的作战方案,保守的让他吃惊,这完全就是一份“一战作战计划”的翻版
计划中,德军从北方入侵荷兰和比利时,拿下荷兰和比利时后,再进攻法国北部
希特勒一眼就意识到这个“愚蠢的计划”是要和英法来硬碰硬了
一战时“德国”就是这么打的,当时“德国”的军力那么强大都没拿下法国,更何况今天,德国的军事装备还不如英法联军的情况下
其实德国的将军们并不是白痴,他们只是想用这种方法来变相的告诉希特勒,现在和英法打,是自寻死路
你必须和他们谈判,而不是对他们开战
但希特勒已是一名独裁者,有些话你根本不敢和独裁者说
更何况还是个刚刚在东部取得胜利的独裁者
谁敢逆着希特勒的话说?谁敢往他头上浇冷水?
谁敢对希特勒说:
别打,去谈判,别犯蠢和英法打,那是自取灭亡
但此时一位野心勃勃的将军跳了出来,他就是普鲁士贵族,冯.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这个计划遭到大量保守派将军反对
曼施坦因坚定的认为,
我们可以一边迷惑英法联军,一边快速突破法军强大的防线
绕到敌后切断敌人补给线再对其进行合围
只要速度够快,够出其不意,就能获得巨大胜利
但希特勒并没有采用曼施坦因的计划,他称这个计划非常古怪,是一个
“古怪计划”
“古怪计划”被暂时搁置,希特勒转而去打了丹麦和挪威以保证铁矿石的供应
1940年5月13日,就在丘吉尔正式取代张伯伦成为英国首相的第一天,希特勒终于行动了
德军对荷兰与比利时发动了强大攻势,大批德国伞兵占领荷兰各战略性桥梁,
城市烈火熊熊的燃烧,荷兰和比利时很快撑不住,向英法求援
而英法也在第一时间就将强大的部队调派到比利时进行反击
这回英法决定正面与德国开战,不再沉默
然而就在前线激战正酣的时候,法国侦察机从南面发来一系列
令人困惑的情报
情报显示,在阿登高地附近有大批军事车辆集结,一路延伸到德国境内
当情报送到法军指挥部时,指挥官们都普遍不相信侦察机带回来的情报
当时的法军总指挥,加默兰将军甚至说:
这不可能,这一定是德国人制造的假情报,德国人假装在阿登地区部署军队,好引诱盟军南下,从而放松对于荷兰和比利时的支援
然而这是一个可怕的错误
曼施坦因的“古怪计划”,正式启动
法国侦察机是对的,大量德军装甲部队集结在阿登高地,它们的目的,就是直插法国国境
装甲部队穿越森林,渡过河流冲入法国边境
而在法国这边只有一支小规模部队在防御,因为没人料到德国人会从这里进军
现在计划清楚了,德军大张旗鼓的入侵荷兰和比利时,是为了诱使英法联军去支援北方
盟军的精英部队被调到了荷兰和比利时,此时德军再从阿登地区发动真正的进攻,从背后包抄英法联军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永远是战场上的制胜法宝
德军使用当时最先进的科技,保障着推进速度,德军的高速装甲部队在法国境内横冲直撞
丘吉尔说,这是本世纪最大的错误,如果当时法国指挥官能重视那份情报,那依靠英法联军的空军,完全可以在战争一开始就终结了它
法国也不会如此快的就投降沦陷
然而一切已枉然
德国人以惊人的速度冲破法军防线,在法军有反应之前,德国人已经来到了法国城市色当郊外
德军的坦克,火炮,步兵都异常骁勇,打败了敌人脆弱的防守部队
而且德国人不光骁勇,其精力也超乎常人,他们几乎是日夜不休的仅用三天时间就打到了色当
战场上纷纷传言,德国人根本不用睡觉(后被证实这个传言是真的)
法国人难以置信
在出其不意的地点发起进攻,进攻的速度又猛又快,“闪电战”名副其实
在法国守备军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6万德国人,22000辆装甲车和850辆坦克已经兵临城下
德国将军古德里安非常懂得将德国的传统战术和最新科技结合
空军作为空中火力,新的移动设备,坦克,装甲车,搭配能精准指挥的无线电
色当面对突然的大批德军包围,法国总指挥加默兰将军下令:
色当!,不惜一切代价死守色当!
他还让士兵们做好如一战“堑壕战”般打一场长期艰苦战的准备
然而,谁还和你玩战壕,面对德军不按常理出牌的快速机动作战,法国指挥体系完全束手无策
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没人料到这场恶梦来的如此之快
德军的轰炸机一波又一波的冲向法军防线,轰炸机呼啸而过,不断落下炸弹
德军的进攻模式,对于法国守军绝对是灾难,它不光击溃了法国人的防线,更击溃了法军的意志
5月13日夜晚,德军在河上搭桥渡过默兹河,14日一大早立刻发动进攻
战术的落后更体现在指挥系统的落伍上,法国指挥部最大的失败在于,他们完全忽视了通信的重要性
在法军总指挥加默兰将军面前居然连个无线电都没有
而法军各级部队的通信也主要依赖电话线,但是当电话线被德军轰炸机炸毁后,摩托车通信员就要花很长时间来回传递信息和命令
可摩托车通信员面对的是拥堵的道路,成群的难民逃往,严重阻塞交通
法国人本以为德国人至少要14天才能打到色当,但现实是德国人用了三天三夜就到了
整整三天,不眠不休的三天,无情的攻击快速而凶猛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不是我们以前遇到过的德国人
法国人当时并不知道,德军正在使用一项秘密武器,这项“武器”,等德国战败后才被确认
那就是一种强效的“甲基苯丙胺”,也就是我们今天俗称的
“冰毒”
“冰毒”由德国特姆勒工厂生产,分发给前线士兵
就是这些冰毒,让德国军人成了“超人”
冰毒在对法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非常理想的抗疲劳药物,它提供给最前线的士兵,离敌人最近的士兵,让他们时刻保持清醒
在二战时期,这类“冰毒”就像糖果一样分发给德国军人
除了抗疲劳效果强大外,甲基苯丙胺更能让人情感麻木,失去同情心,成为一个嗜血杀戮的机器
根据后来解密的资料显示,在对法战争开始时,许多士兵产生了厌战情绪,一战那恐怖的记忆在他们脑海里挥之不去
而此时分发给他们的“冰毒”,打消了这些厌战情绪,让士兵们各个亢奋,情绪高涨
这也是在军事史上,第一次出现一支军队,可以长达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进行疯狂而猛烈的作战
闪电战——依靠强大的制空权,快速推进的装甲部队,实时通信技术,以及一群靠着冰毒,不知疲惫,无所畏惧的士兵
在拿下色当后,古德里安接到希特勒的命令,让他暂缓前进,等待后续的步兵部队跟上
但古德里安对希特勒的命令置之不理,他在摩托车部队的护送下,坐着坦克穿过法国乡村地区
古德里安这人非常聪明且有活力,他博览群书,作战经验丰富,也喜欢接触新鲜事物
同时他也不怕做决定,甚至是违背上级的命令
此时希特勒让他停止进军,等待后续步兵跟上
但是古德里安认为,此时继续进军,将为德国带来更大的胜利,我不可能为了等后面的步兵而停止进军
古德里安对于希特勒的命令置之不理,这也为后来的一桩“重大事件”埋下伏笔
法国首相雷诺对德国人的进军速度极度吃惊,色当失守后他赶忙打电话给丘吉尔
惊慌失措的雷诺将这一恐怖的消息告诉了丘吉尔
而此时距离德法战争打响,才过去五天,但雷诺却已经认为,法国可能要战败了,我们阻止不了德国人
丘吉尔看到了法国的所有事都在溃败,而法国的领导层居然是第一个精神崩溃的
5月16日,丘吉尔上任第六天就紧急飞往巴黎,他亲自与法国领导层对话,试图加强法国的抵抗决心
丘吉尔尽了最大努力,让法国再多抵抗会儿,仗才打了几天,别那么早放弃
如果法国投降,那英国可就更是孤立无援了
1940年5月20日,德法战争爆发十天后,古德里安违抗希特勒的命令,被证实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