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行观察
投行观察(touhanggc),聚焦金融投行、证券、股市、IPO、银行、新三板和金融财经权威资讯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  科技行情 ·  昨天  
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  科技行情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投行观察

监管层已明确表态!大股东减持不能再"任性"

投行观察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7-03-08 22:57

正文


导读: 我们知道减持已成常态化,具体数据更超乎想象!一些上市公司减持套现金额甚至远超出了公司上市后的净利润总和。若放任上市公司重要股东清仓式减持等行为,将会给投资者带来伤害。



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监高减持问题,已成A股市场的重点关注话题。3月7日,证监会副主席姜洋昨就再度表态:“正在研究进一步规范大股东减持,证监会将配合人大法工委做好证券法的修订工作。”


没错,针对大股东肆意减持的规范举措也已箭在弦上!


我们先来看看投资者怎么说:


@青山55898: 早就应该规范了。上市融资根本目的是发展再生产,而不是忽悠变现,应该为大股东减持设置必要的条件。


@恭喜y发财: 大股东清仓式减持与P2P跑路,有异曲同工之处。


@寂寞的蚂蚱1: 一级市场的零成本股东就是妖精。


@boyon: 不管真假,先支持一下。中国股市不能当造富机器,是为经济服务的。为实体经济亏点也愿意,但造富就是伤害大多数国人。希望从重从严!


@今年谁知牛耳: 大股东若不能减持,就没人愿意上市了,也会成为奇葩。


@花蕊: 这样子研究下去,大老板全跑完了。


大股东减持不能再任性?


早在2016年年初证监会出台《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后,部分重要股东仍频现“清仓式”减持的现象。


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初~2017年3月7日,沪深两市共有354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通过二级市场进行减持,涉及股份数量达到32.2亿股,减持套现市值约362.8亿元。而年内减持套现金额超过1亿元的上市公司有85家。其中,世纪游轮、山东钢铁、同力水泥重要股东减持套现金额超过10亿元位居前列。分别套现38.028亿元、17.997亿元和14.503亿元。

一段时间以来,“清仓式”减持一直受到关注。 比如山东钢铁2月24日晚间公告称,天弘基金管理的天弘平安长江1号资管计划于2月23日通过大宗交易累计出售公司共计4.21亿股,减持比例为公司总股本的4.99%,减持均价为2.73元/股,减持套现金额约17.99亿元,减持后上述资管计划不再持有公司股票。


而除了清仓式减持之外,还有部分公司也存在无序减持的情况。 其中山东墨龙最为知名,公司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2016年公司亏损4.8亿元~6.30亿元,公司披露的业绩出现“崩塌式变脸”,随后公司董事长张恩荣父子大量减持。2016年11月23日,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恩荣之子、总经理张云三减持750万股,套现逾8000万元。今年1月13日张恩荣也减持3000万股,套现近2.8亿元。父子二人合计减持3750万股,套现3.6亿元。而 目前张恩荣父子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已被立案调查。


目前重要股东一般都倾向于精准减持,这已屡见不鲜。虽然减持股票是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基本权利,但是这种精准踩点式的减持行为,不利于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和维护市场稳定。 因此,完善现有规章制度,对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减持乱象加以规范已刻不容缓。若放任上市公司重要股东清仓式减持等行为,将会给投资者带来伤害。


减持的两大精典案例


第一例:实控人减持的最典型案例就是掌趣科技。


2016年里,这家公司的8位股东27次减持,共减持2.76亿股,套现金额近30亿元。掌趣科技实控人、董事长姚文彬套现金额约12.73亿。


回顾2012年5月份上市,掌趣科技IPO募集资金6.5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净募集6亿元。从回报股民角度看,掌趣科技上市后的4年多时间里,贡献的净利润仅有14.74亿元。公司高管在2016年29.75亿的套现金额比掌趣科技为股市贡献的净利润之和14.74亿元的2倍还要多。而掌趣科技实控人套现金额约12.73亿,也接近了14.74亿元的净利润之和。

2012年,净利润1.54亿元

2014年,净利润3.31亿元

2015年,净利润4.70亿元

2016年,净利润5.19亿元

2016年,掌趣科技实控人、董事长姚文彬共进行了6次减持,套现金额约12.73亿。并于2016年8月辞去董事长之位。此外,第二大股东叶颖涛也减持了1000万股,套现1.46亿元。董事宋海波也曾减持1436.19万股,套现1.6亿元。公司曾解释称是“出于综合考虑,主要包括为公司战略发展提供一定资金支持。”


除了主要高管减持之外,掌趣科技的重要股东也出现了抛售股票的情况。华谊兄弟2016年三季报中,宣布于2016年10月17日再次出售掌趣科技1000万股,出售均价每股9.08元,投资收益约5300万元。这已经是当年内华谊兄弟第4次减持掌趣科技的股票。截止2017年1月18日,华谊持股份额已从最初的15.73%下降到1.40%。


7日晚间,掌趣科技又发布公告回应,目前公司董事长邓攀先生、总经理胡斌先生仍在公司任职”。此前,公司曾就前董事长姚文彬离职做出过公告声明,当时的副董事长邓攀接任董事长一职。


第二例:GQY视讯实际控制人一天减持套现2亿元


同样在7日晚间,曾一度因收购AR概念公司而搭上“虚拟现实概念股”快车的GQY视讯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郭启寅、袁向阳夫妇于2017年3月6日减持公司股份21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4.95%的股份,成交均价为11.38元/股,减持金额合计约为2.39亿元。


交易完成后,郭启寅、袁向阳夫妇合计持有公司股份34.06%。


此前,GQY视讯原本拟以5.4亿元的价格购买安元科技80%的股权,结果深交所要求GQY视讯就标的公司业绩真实性、业绩承诺可实现性以及估值公允性等诸多问题进行书面说明。于是重组宣告失败,随后GQY视讯发布了公司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减持公司股份计划,导致公司股价在复牌后一路下滑。


如何规范减持,再看投资者说法


@光辉岁月: 大股东减持,必须得使公司的业绩连续3年保持在上市当年的业绩水平之上方可。


@华尔街猎鹰: 减持应该与回馈市场分红挂钩,分红率达到募集资金80%以上,才可以完全放开解禁。


@孤石: 盈利能力、分红、股价,这三者组成一个综合分,分数达标可有限减持;不达标当年不准减持。同时拉长减持年限,不允许上市公司打短平快,做几年假账就减持完毕拍屁股走人。


@我本无一物: 简单,分红总额达到募集总额时方可减持!


@美丽的伤口2: 只可以在大宗交易平台,永不可留向二级市场。


@燕jie: 不管减持与否,都应该秉承“资金留在产业”的原则。股市融资是为了产业发展,而不是为了让个人暴富享受。


@北京网友: 大股东和高管只能享有所持股份分红收益,减持收益应全部归上市公司所有,部分用于上市公司生产经营,其余全部分红补偿!


@股友靖宇天下: 上市公司亏损,不得减持公司股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