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课堂中,经常有人会谈到自己的内疚。他们觉得:我优先为自己考虑了,就会伤害到别人。而伤害别人会让他们内疚。
也有一些同学,拒绝了别人会感到内疚,给别人添麻烦了会觉得内疚。他们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做。
还有一些同学会对父母产生这样的感觉。觉得自己没有按父母的期待成长,就是辜负了他们的期待。觉得自己没有尽到照顾弟弟的责任,觉得自己不够上进没能帮父母减轻压力,所以很是自责。
内疚的深处,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有一个
很深的评价:“我很自私”。内疚的人经常体验到自己是自私的。
内疚的意思就是:是我不好,我做得还不够,我对不起你,我应该为你做更多,很想为你做更多。
内疚的人指责自己不够好。
但其实你问问自己,自己真的什么都没做吗?也不是的。你也是做了一些的,
你只是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多,不够好。
无私
的境界就是如此:我做了一些,但我觉得还不够,我还可以做更多。
所以,
觉得自己自私的人,就已经是在为别人考虑了,为自己自私感到内疚的人,更在为别人考虑。
感觉到自己自私的人,其实并不是真的自私。
自私是什么呢?
自私就是损人利己。
因此,判断一个人是否自私就有了
两个标准
:
1,是否在利己。
2,是否在损人。
那些知道自己在满足自己而故意伤害到别人的人,并不是透彻的自私。
真正透彻的自私,是在伤害别人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在伤害别人,他在利己的时候过于贪婪,意识不到别人是否会受伤。
有的人在关系里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对方。
他
觉得你就是应该为他做。不管你是否愿意、是否有能力、是否有义务,你就是应该为他做,因为他想要,你就应该满足他。不然他就不开心,就生气给你看、难过给你看。
而且他有不止100个理由来维护自己的这个需求,比如“你做错了”、“这是你的义务”、“你欠我的”、“我也为你做过”等等。但
这些理由都指向了一个终点:
你要做出改变,来满足我的需求。
你没有满足他的时候,他会体验到委屈。委屈的人会对他人在内心深处有一个隐藏的评价:你真是太自私了!
委屈的意思就是:你做错了,你对不起我,你不应该这样对我。因此,
委屈其实是一种指责
,是对他人的攻击。
同时
你要知道的是:让你感觉到委屈的事,必然也是对方不愿意做的事。所
以,委屈其实是在要求对方:你要去做你不愿意做的事,你要妥协,你要牺牲,就算你受损了,也要来满足我。
这时候委屈就满足了“自私”的两个条件:
1,利己。
2,损人。
所以,
委屈的人才是最自私的。感觉别人很自私的人,才是真正自私的人。
自私其实特别常见。
识别别人的自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保护自己。
比如说,妈妈经常对孩子讲:“你应该好好学习”。
首先,这句话是为了谁呢?不排除是有为了孩子好的部分,但更不能否认的是为了妈妈自己好的部分:
你学习好了,妈妈就可以省心省力去干别的了,不用再操心你了。
你学习好了,妈妈就会有荣耀,在邻里亲戚面前就会特别有自尊感。
你学习好了,妈妈也想优秀的理想自我就可以投注到你身上,获得满足感。
因此,这句话里其实含有大量的
利己
成分。
其次,这句话会伤害到对方吗?
如果妈妈耐心的帮助孩子一起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孩子体验到的就是帮助和支持。但如果妈妈只是站在一边发布命令,孩子就会体验到被强迫、被惩罚。
但是妈妈还会觉得
委屈
:我做这些都是为了你,你为什么还这么不体谅我?
但是我想说的是:你真的全部都是为了他吗?难道你真的没有为了自己吗?
对方真正感受到的是爱,还是伤害呢?
当你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你是无法识别的。当你长大后,你就会见到很多熟悉如当年的场景了:
“你应该变得更优秀”、“你应该往家里寄钱”、“你应该帮助其他的兄弟姐妹”、“你应该多往家里打电话”……
凡是爸爸妈妈为了满足自己,且以牺牲你的感受为出发点的需求,都是他们的自私。
你要知道,你不愿意再做了,其实只是因为你不想再牺牲了,那不是你的错。
伴侣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也有大量这样的故事。当对方感觉到很委屈,气势汹汹的表达一个需求时,你先不要被对方的气势吓倒,你可以去做
两个判断
:
1,他是在满足自己呢,还是在满足你呢?如果同时都有的,那么他更在意的是满足谁呢?
2,在这个过程中,是要你去牺牲呢,还是要他去牺牲?损伤的是谁的感受,谁的时间、谁的精力和财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