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物谷
生物谷致力于为生命科学领域科研人群、生物医药产业界人士分享非常新鲜的生命科学研究资讯、非常齐全的生物医药产业动态。在这里,趣味科普与行业干货齐飞,学术大咖与吃瓜群众同乐。还有更多精彩活动等着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龙江药监  ·  【科普】关注帕金森病,让生命不再颤抖 ·  2 天前  
法治时间  ·  合理饮食 ... ·  3 天前  
无线徐州  ·  吃到这种瓜子,立马吐! ·  4 天前  
杨天南财务健康谈  ·  能够提高人生效率的五知邮件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物谷

你喜欢“小酌一杯”还是“滴酒不沾”?EHJ:每天半杯到一杯葡萄酒,心血管疾病风险或降低50%,这类人群获益尤其多

生物谷  · 公众号  ·  · 2025-02-03 19:58

正文

新春佳节,是时候走亲访友了!提到年味,怎么能少得了那一杯杯小酒?不管是家里长辈的“开场白”还是朋友聚会的“暖场酒”,一杯酒下肚,瞬间热乎了起来,气氛也跟着活跃了。喝酒,作为冬日的温情时刻之一,却往往背负着“伤身”的名声。很多人听到“喝酒”二字,第一反应是摇头拒绝,脑海里浮现的不是头晕乏力,就是健康警告。然而,如果说“小酌一杯”可能并没有那么可怕,甚至还有助于心血管健康,是不是有点出乎意料?



心血管“杀手”与葡萄酒“救星”


提起CVD,它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健康杀手”。每年全球有1790万人因为它失去生命,占总死亡人数的32%。为了对抗这个“杀手”,学界一直在寻找有效的预防方式。就在这个时候,“地中海饮食”被推到了聚光灯下。这种强调多吃水果、蔬菜、坚果和鱼类,还搭配橄榄油的饮食模式,被誉为“心血管保护伞”。不过,地中海饮食中有一样东西,特别让人津津乐道——葡萄酒。


葡萄酒真的能保护心血管吗?学界吵了几十年,至今也没统一答案。一方面,有研究说每天喝点葡萄酒,对心血管健康有好处;另一方面,也有人觉得“喝酒伤身”的观点才是真理。问题就出在大部分研究都依赖大家“自我报告”——你每周喝几杯?老实说,这谁能记得清楚?再加上有人觉得“喝酒”这事可能不够体面,于是报少点。这种误差直接让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研究人员终于找到了“秘密侦探”——酒石酸。这种物质主要存在于葡萄及其衍生物中,其他食物基本不含有。研究团队的前期研究已经验证了尿液中的酒石酸浓度与短期内(数天到一周)真实葡萄酒摄入水平有良好的相关性。换句话说,只要我们没大量吃葡萄或者喝葡萄汁,尿液里的酒石酸浓度可以直接反映我们最近的葡萄酒摄入量。听起来是不是比记忆可靠多了?



酒石酸“透露”喝酒量


前面我们谈到尿液里的酒石酸浓度可以直接反映短期的葡萄酒摄入量,那便来看看酒石酸浓度和葡萄酒摄入量之间的具体关联。



适量喝葡萄酒降低CVD风险


要说这项研究中最惊人的发现还是在于尿液中酒石酸浓度竟与CVD事件的发生率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过,当研究人员深入挖掘这些数据时,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在轻度和中度饮酒的人群中,这种“酒石酸效应”在男性中更为明显。



但先别急着开瓶庆祝,研究者们还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们担心这种“酒石酸效应”会不会带来其他健康问题。因此,他们拓宽了视野,探究了酒石酸浓度与其他原因导致的死亡之间的关系。幸运的是,在3-35 µg/mL的酒石酸浓度范围内,也就是轻度至中度饮酒水平,并没有发现与其他死因风险增加有显著的联系。这不仅让我们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意味着,适量饮酒不仅降低CVD事件发生风险,对整体健康也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小酌葡萄酒也“偏科”


既然轻至中度葡萄酒摄入能够降低CVD风险,那么,“小酌一杯”的影响力是否覆盖CVD的每一个分支(例如心肌梗死、中风、心力衰竭等)?还是说,它更像是一位“偏科学生”,对特定类型的CVD更加“钟情”?


接下来,我们的目光将聚焦在“CVD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心肌梗死。



不过,当研究人员尝试分析轻度至中度饮酒对其他心血管事件(如中风或心力衰竭)的影响时,结果却并不显著。也就是说,这种饮酒方式对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显得格外“专一”,而对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则相对平淡。



那为什么轻至中度饮用葡萄酒能够降低心肌梗死风险呢?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与葡萄酒中的一些关键成分有关,比如白藜芦醇和多酚等。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等“超能力”,能够帮助改善血管健康,尤其是在心肌梗死这种专挑血管“麻烦”的疾病中,它们的效果尤为显著。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通过测定尿液中酒石酸浓度这一客观指标,准确衡量了葡萄酒的摄入量,并探讨其与CVD风险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地中海地区高CVD风险人群中,轻度至中度葡萄酒摄入与CVD发生率显著降低相关。并且这种关联在男性中尤为显著。不过仍需指出的是,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因为无法直接推断因果关系。


这样的结果无疑在新春佳节为钟爱小酌一杯的各位朋友带来了好消息:适量饮酒,尤其是适度的葡萄酒,可能是我们心血管健康的隐形守护者。但切记,适量是金钥,就像葡萄酒的香气需要慢慢品味,这个“适量”的秘诀也需要我们细细拿捏。


参考资料:

Domínguez-López I, Lamuela-Raventós RM, Razquin C, Arancibia-Riveros C, Galkina P, Salas-Salvadó J, Alonso-Gómez ÁM, Fitó M, Fiol M, Lapetra J, Gómez-Gracia E, Sorlí JV, Ruiz-Canela M, Castañer O, Liang L, Serra-Majem L, Hu FB, Ros E, Martínez-González MÁ, Estruch R. Urinary tartaric acid as a biomarker of wine consumptio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the PREDIMED trial. Eur Heart J. 2024 Dec 18:ehae804. doi: 10.1093/eurheartj/ehae804.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689849.


撰文 | 木白

编辑 | 木白

来源 | 梅斯医学

分文字来源于网络,本文仅用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bioonSir 删除或修改!

精彩推荐:

1、实锤!干饭太快,不仅容易吃多,还增加脂肪肝风险!研究发现:快速进食会使能量摄入过多,每周超过2次快速进食,脂肪肝风险增加81%

2、熬夜不好,但真的会使人快乐!最新Neuron研究:短期睡眠剥夺会使多巴胺释放增加,带来暂时的愉悦感和随后几天行为上的积极变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