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研小助手
科研总是太无聊,文献天书亦乏味,实验也不要不要,paper之路总遥遥。科研小助手旨在解救广大同胞于此困扰。我们会每天分享实验心得,传递最新科研资讯,解读各类专业文献,总结各类科研方法与思路,希望我们能成为各位给力的科研小助手,科研助动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商业评论  ·  王传福大砍价,智驾杀破10万基准线 ·  12 小时前  
FT中文网  ·  《甄嬛传》为何经典? ·  13 小时前  
FT中文网  ·  从关税博弈看中企在墨西哥投资新方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研小助手

医务人员薪酬改革后要大增?该市医生最高年薪已达58万!

科研小助手  · 公众号  ·  · 2024-06-01 23:51

正文

在医改过程中,医务人员的薪酬制度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因为医生是连接患者和医院的桥梁。

既往,医务人员的薪酬与业务过度挂钩,业务量越大,收入越高。在这种体系下,医务人员在追求医术进步的同时,还需费尽心思增加收入,这往往使得他们更加关注业务量而非专业技能的提升。这种做法可能会加剧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对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并无益处,并且降低了医生的职业荣誉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三明医改”明确指出,医务人员的薪酬不再与业务量挂钩,而是转向实行年薪制,更加重视医务人员收入的稳定性。

作为近年来全国医改的范本,三明医改经验如何推广一直是业内讨论的焦点。

今年4月,《三明日报》刊登的一篇介绍三明医改最新成果的文章在业内引起了不小反响。其中,关于医务人员最为关注的薪酬待遇等问题,文章也给出了最新答案:医院在岗职工平均年薪由2011年的4.22万元提高到2022年的20.11万元;2022年,医生最高年薪达58.28万元。

(图源:三明日报截图)

5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第八场“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 米锋 表示:“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敢为人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持之以恒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改革,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有关部门将持续推广‘三明医改’的经验,不断扩大医改成效。”

此次新闻发布会上,当问及下一步如何继续推进“三明医改”的经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副司长 薛海宁 指出,因地制宜推广福建三明医改经验,是医改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化改革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国家层面一直积极推进:

薛海宁表示:“我们将继续推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体现岗位职责和技术劳动价值的薪酬体系,使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更加符合公益性的导向,调动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同时,薛海宁指出了,推广三明医改经验面临一些堵点和难点。

薛海宁介绍说,下一步,要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勇气,巩固强化已经实践证明有效的举措,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大攻坚改革力度。

5月24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持续推动医保工作创新发展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持续巩固落实三明医改制度性成果。

文件重新定义了“腾笼换鸟”,并称其是更深层次、高质量的“腾笼换鸟”。

“腾笼换鸟”是2009年以来医改的一个核心策略。在医改语境的“腾笼换鸟”中,“笼”对社会而言是指“医药费用”,对医疗机构而言是“医疗收入”,“鸟”对医院而言指“医疗服务收入”和“药品耗材收入”,对医生而言指“阳光薪酬”和药耗“灰色收入”。

“腾笼换鸟”的实质是在控制医疗机构“医疗收入”基本不变的条件下,用“医疗服务收入”置换“药耗收入”,用“阳光薪酬”置换“灰色收入”。

三明医改是“腾笼换鸟”策略的一个典型案例。三明市通过降低药品和耗材价格,提高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疗服务收入结构,成功实现了医院收入结构的优化,同时确保了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收入和工作积极性,有效缓解了群众的医疗负担,为全国医改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