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两年,常常莫名地被人吹捧,我每每就做谦虚状:“惭愧,惭愧,其实我就是运气好点而已。业内的文案大神多得是,他们只是不屑于这么抛头露面。”
这几句确实是真心话,可惜常常被人误解,说你就是装逼不打烊,24小时不歇着。今天周末,索性跟大家聊几句家常,说说我个人的经历和运气。
如果让我回想过去的路,我觉得自己运气一直不算太好。
高考失利
1994年高考,我在我们青州二中是全年级第一名,总分630分(当时高考五门750总分)。我们高中是县重点,这个分数在山东并不算高,但也不算低,所以我还挺乐观的。那时候是先报志愿,再考试,高考前我查看了南开大学近十年来的录取分数,觉得考上南开毫无问题,就报了南开的国际金融专业。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报南开?
那是一个信息闭塞的年代,我们对未知的事物常常持有一些固有而且是错误的看法和观念,尽管我们也不知道这些看法和观念来自哪里,正确与否。
比如1994年是中国大学自费上学的第一年,我的大部分亲友都认为,南方城市开支太大,生活费用很高,我应该报考一个北方院校,尽管他们一辈子都没有去过一个南方城市。所以我排除了位于上海的复旦、交大,广州的中山大学等等学校。
而我平时的分数,考清华北大又不是很有把握。于是就选了也是北方城市的天津南开大学。至于专业,那纯粹是我个人猜测,觉得金融可能比较有前途,其实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我完全没有在意什么专业有前途,那时候觉得能混一个城市户口就很好了。
结果,南开那一年突然洪荒之力爆发,居然与北大分数线一样,我连该校的录取分数线都没到,我猜想,南开94届的山东生源应该是最优秀的一届。那时候,报考只有三个志愿,因为第二志愿的青岛海洋大学不招收第二志愿学生,第三志愿的院校也不考虑,所以我就成了没有被录取的学生,等待被分配。
后来还是托了一个亲戚的关系,联系上了西安交大的招生办,最后去了西安交大。还好,我心里说,至少学校不错。
当然有人可能知道,我被分配到了西安交大的锅炉专业。其实,南方的复旦、交大、同济等大学,在山东的录取分数线都不足600分。
所以说,我那时运气不太好。
考MBA再次失利
从西安交大锅炉专业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中石化天津分公司,成了一名光荣的一线锅炉工人。在天津大港那块兔子比人多的天然湿地环境中,人的内心要么极度平和,反正一辈子可能就这样了;要么就是极度绝望,特么老子一辈子就在这个破油田里终老了。
我属于后者。
因为不想继续在锅炉这个方向上深造,所以我也打消了考研的念头。后来我听说单身宿舍里有个同事去清华读MBA了,我就去拜访了一下他。我问他MBA是什么,其实我也没怎么听懂,反正觉得挺牛逼。
后来我翻了翻他备考的参考书,觉得题目很容易,然后就问他,清华的分数是多少,他说240分左右。我算了算,觉得我可以考到300分以上,于是就决定去考MBA,报考我梦想中的北大。
2000年秋天,北四环还没有通车,我到北大报名。因为当时的联考是全国考四门,还有一门是学校单独出题考政治,只要及格就行,不计入全国统考分数线。我问北大招生办,有没有北大政治出题的大纲,他们说没有,要单独报他们的政治考前培训班才行。当时我的月薪只有1000块,对于几千块的报名费,有点犹豫,觉得北大很讨厌,趁机捞钱,于是决定去清华看看。
清华很好,说60块可以买一份政治考试大纲,不用报辅导班。于是我报了清华。
2001年初,考试分数出来,我考了302分,清华分数线是250左右,当年招收600人,我应该在前100名以内。我觉得很有信心。
结果还要面试,我买了生平第一套西服去面试,最后被面试官刷掉了。现在想来,当年我的表现确实很搞笑,感觉就是王熙凤在面试刘姥姥,所以我一直觉得清华把我搞下来是很正确的选择。
但这也真是运气使然,如果我报考北大,我将是北大的前50名,而北大的前50名是免面试录取的。
所以,怪我运气不好。
进入广告业,心酸泪一把
2004年,我第一次正式加入的广告公司,是一家名声在外的本土公司。当时国内流传说,广告圈有两大飞机场,南边是由郑大明扛旗的英扬传奇,北边就是我加入的这家。
当然,我说的是名声在外。
在我加入之后,这家公司每个月都处在破产的边缘,于是在经过没有任何周末的六个月磨炼后,我应聘到了另外一家过中韩合资的广告公司斐思态广告。
未料到在我试用期未满的时候,招我进入斐思态的资深创意总监离职,新来的ECD,说来话长。反正是,在他接管我这个文案新兵之后,对我各种不满意,结果试用期未满,我就被开除离开了斐思态。
加入4A
故事讲到这里,我的人生看起来毫无希望了。
离开斐思太后,我决定应聘一家朝思暮想的4A公司,我找到了所有能找到的4A的招聘信息,一起发了简历。后来,FCB在青岛的办公室给我打来电话,问我是否可以去青岛,驻厂服务海尔。
青岛的4A也是4A,于是我去了青岛。可能因为青岛地区广告人才贫乏,优秀的人都不愿意去那里,我在FCB几乎是半年升一级的速度被提升,一年半之后,我从青岛FCB的初级文案成为上海FCB的助理创意总监。
这是好运气第一次降临到我身上。
离开广告圈
2011年,我在广告圈已经有7年时间。尽管并没有后悔当初加入这一行,却对这个行业感觉厌倦,所以去创业。
后来我们做了第九课堂。但第九课堂这种O2O的教育模式,后来被我们验证发现,无法上规模,盈利又很困难,所以我们果断转型,从平台改做培训业务。
第一个推出的就是文案培训。当时为了推广我们的文案课程,我开始撰写《一个广告文案的自白》系列,结果第一篇就被罗永浩和李开复转发,于是就连续写下了从一到十这一系列。主要还是为了推广我们的文案课程。
当时这一系列的转发量很高,每次能招到的学生却有限,我觉得浪费,就在2013年开了一个公号,承接当时做广告的流量,这就是后来“小马宋”这个公号。
后来发生的所有事情,其实都是源于这个公众号,而这个公众号,确实是很偶然的结果,我并没有刻意去经营它。没想到,第九课堂的文案培训,它的副产品比这个文案培训课本身价值还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