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exosomes
旨在全面介绍exosome,并适时跟进最新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  ·  DeepSeek ... ·  15 小时前  
德大器械注册与临床  ·  注册人制度下异地受托方体系考核一般需要多久? ·  3 天前  
德大器械注册与临床  ·  生产许可证与注册证的关系?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exosomes

Weekly exosomes

exosomes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4-07 23:54

正文


点击蓝色字,关注我吧~~

Weekly Exosomes

本周根据检索式("exosomes"[MeSH Terms] OR "exosomes"[All Fields]) OR ("extracellular vesicles"[MeSH Terms] OR ("extracellular"[All Fields] AND "vesicles"[All Fields]) OR "extracellular vesicles"[All Fields]) OR microvesicles[All Fields] AND ("2017/03/19"[PDAT] : "2017/03/25"[PDAT]) 共发现文献更新32篇,其中影响因子>10的有5篇,>5的有11篇。

1

Lipids in exosomes: Current knowledge and the way forward.

外泌体中的脂质:当前的认知和前进的道路。

作者:Skotland T, Sandvig K, Llorente A.

出处:Prog Lipid Res. 2017 Mar 23;66:30-41. doi:10.1016/j.plipres.2017.03.001.

IF=11.238

脂类是外泌体膜的主要成分,众所周知的是:外泌体特定的脂质较亲本细胞丰富。在本文中我们讨论当前外泌体脂质成分的知识。我们比较地公布外泌体不同脂质体种类的数据,和它们的脂肪种类,即不同脂肪酰基脂质分子。此外,我们阐述关于在外叶极长链鞘氨醇和PS 18:0 / 18:1内层之间铰链的假设,我们提出这是一种不仅存在于外泌体的生物膜的重要机制。我们还讨论了外泌体和HIV粒子的脂质成分之间的相似性、耐洗涤剂的膜和用作脂筏的模型。此外,我们总结了在外泌体的形成和释放过程中,有关特定脂质和脂质代谢酶的作用。最后,我们探讨了:外泌体脂质作为生物标志物的使用,对外泌体脂质成分如何可能成为针对使用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的重要性。最后,我们总结了已知的外泌体脂质体和在今后研究中应考虑和发现的问题。


2

MolecularRecognition-Based DNA Nanoassemblies on the Surfaces of Nanosized Exosomes.

在纳米大小的外泌体表面的以分子识别为基础的DNA纳米组件

作者:Wan S, Zhang L, Wang S, Liu Y, Wu C, Cui C, Sun H, Shi M, Jiang Y, LiL, Qiu L, Tan W.

出处:J Am Chem Soc. 2017 Mar 23. doi: 10.1021/jacs.7b00319.

IF=13.038

摘要:

外泌体是来源于细胞的膜封闭的细胞外囊泡,可运载生物分子包括蛋白和核酸用于细胞间交流。正因为它们在尺寸、结构、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方面的邮电,外泌体已经被广泛作为天然的纳米载体用于治疗诊断学制剂的细胞间递送。而且,由于其微小尺寸和膜表面的复杂,对外泌体通过表面修饰赋予其额外的功能仍存在挑战。当前已被使用的方法包括基因工程和化学共轭,但是这些策略需要复杂操作并仅存在有限的应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种在外泌体表面的以核酸适体为基础的DNA纳米组件。这种原位组装方法是基于DNA适体和它们的外泌体表面标记物以及由核酸适体嵌合触发启动的DNA杂交链反应之间的分子识别。这进一步证明了选择性组件位于靶向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而非来源于非靶向细胞的外泌体。当前的工作显示DNA纳米结构可成功被组装到纳米大小的细胞器上。这种方法有利于外泌体的修饰及功能化,预计会有很广的生物医学及生物分析学的应用。


3

Theemerging roles of tumor-derived exosomes in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肿瘤来源的exosomes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新兴角色

作者:Boyiadzis M, Whiteside TL.

出处:Leukemia. 2017 Mar 21. doi: 10.1038/leu.2017.91.

IF=12.104

摘要:外泌体是小的(30 -150nm)内吞起源的膜囊泡由所有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产生的。他们最近已经出现作为从亲本细胞到受体细胞间转移的分子和遗传内容物的载体。外泌体介导的蛋白或基因转移(RNA,miRNA,DNA)导致了受体细胞功能的重编程。外泌体携带和传递对于健康至关重要的信息,并参与病理事件,包括恶性转化。在造血系统,外泌体维护位于骨髓室和远处组织的细胞之间的串扰。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肿瘤来源的exosomes,TEX,骨髓环境的重编程,抑制抗白血病免疫,介导耐药和干扰免疫疗法。TEX也被视为有前途的恶性进展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TEX的参与在几乎所有的恶性转化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他们的生物学上,负责信息传递的机制,并且他们在宿主免疫系统的癌症逃逸中发挥作用。


4

Tissue-specific exosome biomarkers for noninvasively monitoring immunologic rejection of transplanted tissue.

用于非侵袭监测移植器官免疫排斥反应的组织特异性外泌体生物标志。

作者: Vallabhajosyula P, Korutla L, Habertheuer A, Yu M, Rostami S, Yuan CX, Reddy S, Liu C, Korutla V, Koeberlein B, Trofe-Clark J, Rickels MR, Naji A.

出处:J Clin Invest. 2017 Mar 20. pii: 87993. doi: 10.1172/JCI87993.

IF=12.575

摘要:

器官移植后,非侵袭性生物标志物监测免疫排斥反应平台是迫切所需的。我们猜测,移植组织可将供体特异性外泌体释放到受体循环中,分析这些外泌体所携带的物质可作为监测排斥反应的生物标志物。在此,我们已经在接受人胰岛移植的小鼠模型中验证了这一假设,并明确了胰岛和肾移植临床环境中的概念。 在这个移植模型中,我们使用抗HLA抗体进行长期随访,定量检测受体血液中的胰岛移植外泌体,而这种外泌体仅在人胰岛的异种移植受体中可被检测到。利用嵌和抗HLA抗体的小球纯化移植胰岛产生的外泌体,分析其所携带的物质,为胰岛内分泌激素,例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抑素。免疫排斥导致移植胰岛外泌体分泌明显减少,外泌体的microRNA和蛋白质组分布变化先于高血糖症之前出现。胰岛和肾移植后,具有供体组织特异性的胰岛β细胞和肾上皮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在受体血浆中长期被检测到,随访期可达5年以上。总而言之,这些发现证明了移植外泌体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潜力,为评估移植组织的条件状态提供了一种非侵袭性方式。

5

Aptasensor with Expanded Nucleotide UsingDNA Nanotetrahedra for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Cancerous Exosomes.

携带扩增核酸的适体感受器采用DNA纳米四面体对肿瘤外泌体进行电化学检测

作者:Wang S, Zhang L, Wan S, Cansiz S, Cui C, Liu Y, Cai R, Hong C, TengIT, Shi M, Wu Y, Dong Y1, Tan W.

出处:ACS Nano. 2017 Mar 20. doi: 10.1021/acsnano.7b00373.

IF=13.334

摘要:

外泌体是一种循环在体液中的细胞外囊泡,可以作为细胞间的信号传递者。虽说将肿瘤外泌体作为肿瘤标志物颇具潜力,但若要对外泌体进行敏感又快速的检测,也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文中,我们结合了改良的“适体”技术(适体是从人工体外合成的随机寡核苷酸序列库中反复筛选得到的能以极高的亲和力和特异性与靶分子结合的一段寡核苷酸序列),基于DNA的纳米结构以及便携电化学设备的优点,发明了一种纳米四面体(NTH,nanotetrahedron)辅助适体感受器,用于直接捕获和侦测肝细胞外泌体。适体的定向固定化大大地提高了人工含碱基适体与悬浮外泌体的易接触性,这种纳米四面体辅助的适体感受器(NTH-assisted aptasensor)比单链适体功能化适体感受器(single-strandedaptamer-functionalized aptasensor)检测外泌体的灵敏度高100倍。当前的研究提供了对肿瘤来源外泌体敏感且有效的量化的概念验证。因此,我们期待NTH辅助电化学适体感受器能成为一种深入理解外泌体的有力工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