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产前沿
知识产权全媒体资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掌中淄博  ·  “比价神器”来了!买药必看 ·  3 天前  
掌中淄博  ·  “比价神器”来了!买药必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产前沿

长夜微光丨2024中国律所榜单指数Top100

知产前沿  · 公众号  ·  · 2025-01-08 15:04

正文


























发布机构丨智合&榜上

作者丨智合研究院

数据来源 | 榜上


“那凋零的是花 ——不是春天”

繁花之后,零落一地。律师制度恢复第46年,告别盛放式的普遍增长,我们已然步入长夜。

摸黑行走的是4万余律所、近80万律师:每年数以万计的新人汇入,本不宽裕的路面愈发拥挤;长期奔跑的惯性在通道变窄时收放不及,有人跌倒,有人淘汰;搭上技术便车的同行轻装上阵,抢先占领更下沉的市场;也有异国面孔揣度前路难明,踌躇间抽身离去。

但凋零的是花,不是春天。环境发生转变时,失去魔力的也只是特定物种,主动调整和适应者则会赢下未来。同理,市场变化既能摧毁律所,也能成就律所,在客观到来的“ 长夜 ”周期里,我们也有能够争取的“ 微光 ”——专业、管理、技术、模式,以及一切能够支持我们适应变化、穿越周期的力量。

2023、2024年,智合连续两年在1月份发布了上一年度的 《中国律所榜单指数报告》 。报告综合梳理了近500家中国律所在几大行业普遍认可的榜单(含综合性榜单、专业领域榜单)上的成绩,并基于此分析得出国际专业榜单机构对于律所业务实力的认可度——“中国律所榜单指数”及具体排名,为中国律所认识自身专业服务能力、制定下一阶段工作规划提供参考。

当然,市场环境在变,评价体系也应与时俱进。 2024榜单指数报告由“ 智合 ”及旗下专业榜单咨询服务机构“ 榜上 ”联合推出,并根据市场反馈对评估指数体系进行了整体调整,重点基于对律所重大项目服务能力的考评需求新增了LegalOne指数,以进一步健全和丰富整个系统,从更多维度考察律所的专业服务能力。 相较于其他榜单,LegalOne以项目导向的评价机制使其更侧重考察实务能力和实战经验,一定程度上切合了当下客户选择律师标准越发精确、务实的发展趋势,本次将LegalOne收入榜单指数报告,也有助于补充原榜单指数体系在项目评估方面的缺失。

夜仍长,但我们满怀希望地期待更多光亮。过去这一年,负重前行的律所取得了何等成绩?不甘平庸者又付诸了怎样的努力?当头部虹吸、市场分化、内卷加剧和技术颠覆的危机驾临眼前,哪些“微光”将吸引众人视线,于茫茫黑暗里引出可行的未来方向?

2025年1月, 《2024中国律所榜单指数报告》 迭代焕新。以2024年度律所们的榜单表现为基准,对比2022、2023年的榜单指数,且看先锋律所们如何乐观应变、攒聚“微光”。

以下,共飨。

注:在《中国律所榜单指数报告》中,智合旗下专业榜单咨询服务机构“榜上”以 钱伯斯(Chambers and Partners)、亚洲法律杂志(Asian Legal Business, ALB)、Legal 500、LegalOne、Benchmark Litigation、IP Stars、IFLR 1000 七大榜单上一年度所公布的律所成绩为数据基础,结合 不同榜单进入中国的时间、覆盖的业务领域和区域市场、评选体系和研究方式、市场影响力、行业反馈、发榜周期等 多维度参数,通过对前述参考要素进行赋值及计算公式,另外,结合市场反馈,考虑到部分榜单近年来奖项设置有较大变化,相关要素的赋值进行了统一更新,基于以上规则,最终得出 “中国律所榜单指数2024”


2024中国律所榜单指数报告

本报告分上下两篇,以下为 『2024中国律所榜单指数报告·上篇(全国)』 ,聚焦全国层面的律所表现; 『2024中国律所榜单指数报告·下篇(区域)』 聚焦区域本土所的区域排名及全国所分所的区域排名,也将于近日发布,敬请期待。


扫码领取:指数报告全文PDF版



2024中国律所榜单指数报告

2024中国律所榜单指数排名(综合性榜单指数排名·总榜)及分析


(注:本报告所涉排名,未经授权许可,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


1.新体系下的整体排布:大格局延续,小幅度改变

由于评估体系发生调整,100家律所的指数平均数由上一年度的90.75小幅提升至91.39。“长夜”之下,这100家头部律所在专业服务能力上未有松懈,而是顶住压力稳步提升。

相较上一年度,本年度的“正金字塔结构”在梯队划分上发生了小幅变化:第四梯队的入围门槛从30上升到了50,第五梯队则是从20升至30。尽管入围门槛抬升,但“正金字塔”的构型并未大幅改变,这也一定程度上侧证了上文观点。

本年度100家上榜律所的六个梯队体现出如下新特征:

第一梯队律所由2家变为3家: 中伦、大成、金杜 ,断层式领先第二梯队百分左右;


第二梯队由上年度的10家小幅缩水至8家,分别为 君合、环球、锦天城、竞天公诚、汉坤、金诚同达、德恒、方达

第三梯队维持14家不变,位次大多小幅波动,第四、第五梯队则和上一年度类似,位次升降变化十分明显,且区域所崭露头角;

第六梯队仍是跌宕起伏的一组,上年度第六梯队有12家新登榜律所,本年度则增至13家。

从梯队分布来看,上年度头部力量犬牙差互、中部力量小有跌涨、尾部力量更替频繁的整体格局没有太大变化——更值得关注的,是大框架下哪些个体正在推陈出新。


2.规模经济,已到薄发之时?

上一年度的指数报告中,大成、盈科、中联和建纬等规模大所/规模型精专所的表现活跃,例如大成指数上升100+的同时位居第3位,盈科、中联和建纬也分别上升7、13、7位。彼时智合的总结是“‘逆行者’的奋楫”,即规模型律所在从“规模”向“规模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顶着渐趋严酷的行业环境,实现了可观的逆势上扬。

一年后,榜单指数的变化显示,部分转化路径相对成熟的规模型律所(如大成、盈科等)再次展现出了惊人的“数→质”效率,让他们在“长夜”里擦燃了火花。

上年度的报告中, 大成 位居第3席,437.95的指数尽管提升近百分,但仍逊色于第一梯队的中伦、金杜。本年度,大成以518.86的指数升至第2位,不仅在新加入的LegalOne指数上以53的成绩夺人眼球,在话题性拉满且最为业内所津津乐道的钱伯斯指数上,也以255.5的成绩小压中伦,成为全场最高。多年来,大成“规模所”的名片根深蒂固,如今他们似乎已经可以用实打实的榜单成绩宣告,所内的精英力量已经足够支撑律所站在全行业前列了。

再看上年度处于第四梯队的 盈科 ,本年度成功升入第三梯队,位次也再进10位,成为本榜第17席。盈科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在钱伯斯指数上的表现,具体分值由上一年度的51.8翻番跨至本年度的119.7,与德恒、汉坤等强所居于同一水平。诚然,盈科远超其他律所的规模体量决定了人才池能做到足够大,要完全摆脱过往的“规模所”印象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实证,且容拭目以待。

除最具代表性的大成、盈科外, 天驰君泰 德和衡 以及 段和段 等几家规模型大所的提升也相当显著,侧证了“规模经济”的可行性。其中,天驰君泰上升36位位居第41,德和衡上升29位位居第42,段和段上升29位位居第53。

当然,以上数据并不能得出类似“往后必定是规模所天下”的结论。但一个可预见的事实是,当扎实的规模底子得到可行的专业能力转化路径赋能后,规模所迸发出的体量优势必定是极为可观的。


3.“200+律所圈”:成型的“火车头”

前两期榜单指数报告中,我们提出了“200+律所圈”的新概念,用以圈出当前最能代表“头部律所”这一群体的精英律所们。本次评价体系小幅焕新后,“200+律所圈”从上年度15家的体量小幅缩减至14家。

本年度的“200+律所圈”成员分别为: 中伦、大成、金杜、君合、环球、锦天城、竞天公诚、汉坤、金诚同达、德恒、方达、通商、天元、国浩 。此前连续两期位列圈内的观韬(原观韬中茂)本年度未能留守。

值得一提的是, 海问 的指数值为195.42,距200的门槛线极为接近,同时领先后来者近15分,可视为“200+律所圈”的强力竞争者之一。

圈内的具体位次变化相对较小,除大成从第3升至第2外:

汉坤 小升1位,指数也从200档升入300档; 金诚同达 上升2位,距300档也仅有10分之遥。

上年度新入圈的 通商 本年度上升2位,但228.39的具体指数和位列其后的 天元 国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