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单向街书店
这里是独立灵魂的栖息地,我们致力于让每一个独立而又丰富的灵魂,都有处可栖。我们推荐:好书、好文、好物、好剧;我们主办:好沙龙、好展览、好演出、好课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会  ·  全体广东人的噩梦,快要吃吐了 ·  8 小时前  
十点读书  ·  孩子聪不聪明,过年吃顿饭就知道 ·  3 天前  
悦读文摘  ·  噩耗!48岁大S突然去世,生前病史曝光……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单向街书店

【单向历】2 月 6 日,宜偶遇

单向街书店  · 公众号  · 读书  · 2025-02-06 08:30

正文


诗, 是什么?


诗人廖伟棠说,将字拆开,以“言”为偏旁,以“寺”为部首,诗便是一座用语言建筑而起的庙宇,而诗人则是搭起这座建筑的工人。


寺中佛龛能见众生,诗歌之寺也不例外。这里给人希望,印着万千美好的祈愿。这里也容人避难,刻着古往今来最微小的悲哀。


《我偏爱读诗的荒谬》


廖伟棠认为,不必人人都写诗,但愿人人读诗。


“每个人都变成诗人并不是一件好事。想想写了四万三千首诗的乾隆皇帝,或是‘文革’后期天津一个叫小靳庄的村庄,那里的人每天都写诗、赛诗——诗的泛滥,有时会变得令人毛骨悚然。”


诗句的重复和泛滥或许只是源于狭隘的自怜与自恋,又或者权力的强制。而难得的是诗意,是心中有诗的慧眼,能发现世界的不寻常之处,发现动荡中稳固的事物,又或者发现一成不变中的点点新意。


“诗人与诗,不卑不亢,他们陪伴着你一起前行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一起用那些精确、优美或独特的字眼,去保存、去珍藏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里那些不变的东西。”


廖伟棠曾在一次采访中说,诗不该与远方捆绑在一起。古代诗人受限于欠发达的交通,大多数时候,“远方”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他们创作的诗却能抵达不朽。


“我们总是说‘诗和远方’,其实我特别不喜欢这句话,诗跟远方都是硬凑在一起的。对有诗意的人来说,哪里都可以是远方,当下就是远方。”


廖伟棠


诗不会消失,只要人们仍在追寻精神的安宁之所,以语言造寺的匠人仍会应运而生。


一如里尔克的诗句:“建立起一座庙宇,在你们的听觉深处”。








单向历 2025

“拿着时间”

↓ 点击直达 ↓


“散会”

“丢脸要趁早”

“早干嘛去了”

“情绪不稳定”

独白 T 恤 新品上市



让思想和态度长久保鲜

思想冷库冰箱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