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格上财富
中国专业的高端财富管理机构,专注于高净值客户服务和大类资产配置。百万精英人士都在关注,多次入选全国自媒体20强榜单。每日精选7篇文章与您分享,涵盖政经、投资、历史和生活,让您畅享思想与财富的盛宴。公司网址:www.licai.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简七读财  ·  100块→550万,股神的「财富公式」 ·  昨天  
格上财富  ·  一文讲透关于DeepSeek的7个核心问题 ·  3 天前  
格上财富  ·  Deepseek时代:普通人站稳脚跟的2个关键策略 ·  2 天前  
心禅道  ·  投资#801 ... ·  2 天前  
心禅道  ·  投资#801 ... ·  2 天前  
拾榴询财  ·  新一轮户型革命来了!还有这么炸裂的房子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格上财富

读书者不贱

格上财富  · 公众号  · 理财  · 2017-04-23 20:57

正文


作者:张英(清)

转自:《聪训斋语》


张英,江南桐城人。康熙六年进士;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圣祖尝语执政,张英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


张英“六尺巷”故事流芳百世,“父子双宰相”、“一门十三进士”等显绩,为中国数千年所罕见。


此文为张英家训《聪训斋语》关于读书的段落。岁月流逝,依然生辉。



圃翁曰:予之立训,更无多言,止有四语: 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 尝将四语律身训子,亦不用烦言伙说矣。


虽至寒苦之人,但能读书为文,必使人钦敬,不敢忽视。 其人德性亦必温和,行事决不颠倒,不在功名之得失,遇合之迟速也。



读书固所以取科名、继家声,然亦使人敬重。


今见贫贱之士,果胸中淹博,笔下氤氲,则自然进退安雅,言谈有味。 即使迂腐不通方,亦可以教学授徒,为人师表。至举业乃朝廷取士之具,三年开场大比,专视此为优劣。人若举业高华秀美,则人不敢轻视。每见仕宦显赫之家,其老者或退或故,而其家索然者,其后无读书之人也;其家郁然者,其后有读书之人也。山有猛兽,则藜藿为之不采;家有子弟,则强暴为之改容。岂止掇青紫、荣宗祊而已哉?


予尝有言曰:“读书者不贱”,不专为场屋进退而言也。



《论语》文字,如化工肖物,简古浑沦而尽事情,平易含蕴而不费辞,于《尚书》、《毛诗》之外,别为一种;《大学》、《中庸》之文,极闳阔精微而包罗万有;《孟子》则雄奇跌宕,变幻洋溢。秦汉以来,无有能此四种文字者。特以儒生习读而不察,遂不知其章法字法之妙也,当细心玩味之。



凡读书,二十岁以前所读之书,与二十岁以后所读之书迥异。 少年知识未开,天真纯固,所读者虽久不温习,偶尔提起,尚可数行成诵。若壮年所读,经月则忘,必不能持久。


故六经秦汉之文,词语古奥,必须幼年读。长壮后虽倍蓰其功,终属影响。自八岁至二十岁中间,岁月无多,安可荒弃,或读不急之书?


此时, 时文固不可不读,亦须择典雅醇正,理纯词裕,可历二三十年无弊者读之。 若朝华夕落,浅陋无识,诡僻失体,取悦一时者,安可以珠玉难换之岁月,而读此无益之文;何如诵得左、国一两篇,及东西汉典贵华腴之文数篇,为终身受用之宝乎?


且更可异者:幼龄入学之时,其父师必令其读《诗》、《书》、《易》、《左传》、《礼记》、两汉、八家文;及十八九,作制义应科举时,便束之高阁,全不温习。此何异衣中之珠,不知探取,而向涂人乞浆乎?且幼年之所以读经书,本为壮年扩充才智,驱驾古人,使不寒俭,如蓄钱待用者然。乃不知寻味其义蕴,而弁髦弃之,岂不大相剌谬乎?


我愿汝曹将平昔已读经书,视之如拱璧,一月之内,必加温习。古人之书安可尽读? 但我所已读者,决不可轻弃:得尺则尺,得寸则寸;毋贪多,毋贪名;但读得一篇,必求可以背诵,然后思通其义蕴,而运用之于手腕之下。 如此,则才气自然发越。若曾读此书,而全不能举其词,谓之画饼充饥;能举其词而不能运用,谓之食物不化。二者其去枵腹无异。汝辈于此,极宜猛省。



圃翁曰: 唐诗如缎如锦, 质厚而体重,文丽而丝密,温醇尔雅,朝堂之所服也; 宋诗如纱如葛, 轻疏纤朗,便娟适体,田野之所服也。中年作诗,断当宗唐律;若老年吟咏,适意阑入于宋,势所必至。立意学宋,将来益流而不可返矣。五律断无胜于唐人者,如:王、孟五言两句,便成一幅画;今试作五字,其写难言之景,尽难状之情,高妙自然,起结超远,能如唐人否?苏诗五律不多见;陆诗五律大率非其所长。参唐宋人气味,当于五律见之。



圃翁曰:人往往于古人片纸只字,珍如拱璧;其好之者,索价千金。观其落笔神彩,洵可宝矣。然自予观之,此特一时笔墨之趣所寄耳。


若古人终身精神识见,尽在其文集中,乃其呕心刿肺而出之者。 如白香山、苏长公之诗数千首,陆放翁之诗八十五卷。其人自少至老,仕宦之所历,游迹之所至,悲喜之情,怫愉之色,以至言貌謦欬,饮食起居,交游酬错,无一不寓其中。较之偶尔落笔,其可宝不且万倍哉?予怪世人,于古人诗文集不知爱,而宝其片纸只字,为大惑也。


予昔在龙眠,苦于无客为伴。日则步屧于空潭碧涧,长松茂竹之侧;夕则掩关读苏、陆诗。以二鼓为度,烧烛焚香煮茶,延两君子于坐,与之相对,如见其容貌须眉然。诗云:“架头苏、陆有遗书,特地携来共索居;日与两君同卧起,人间何客得胜渠?”良非解嘲语也。




时文以多作为主,则工拙自知,才思自出,谿迳自熟,气体自纯。读文不必多,择其精纯条畅,有气局词华者,多则百篇,少则六十篇,神明与之浑化,始为有益。若贪多务博,过眼辄忘,及至作时,则彼此不相涉,落笔仍是故吾。所以思常窒而不灵,词常窘而不裕,意常枯而不润。记诵劳神,中无所得,则不熟不化之病也。学者患此弊最多。故能得力于简,则极是要诀。 古人言“简练以为揣摩”,最是立言之妙,勿忽而不察也。



凡物之殊异者,必有光华发越于外。况文章为荣世之业,士子进身之具乎?非有光彩,安能动人?闱中之文,得以数言概之,曰: 理明词畅,气足机圆。 要当知棘闱之文,与窗稿房行书不同之处。且南闱之文,又与他省不同处。此则可以意会,难以言传。惟平心下气,细看南闱墨卷,将自得之。即最低下墨卷,彼亦自有得手,亦不可忽。此事最渺茫。古称射虱者,视虱如车轮,然后一发而贯。今能分别气味截然不同,当庶几矣。



汝曹兄弟叔侄,自来岁正月为始,每三六九日一会,作文一篇,一月可得九篇。 不疏不数,但不可间断,不可草草塞责。 一题入手,先讲求书理极透澈,然后布格遣词,须语语有着落,勿作影响语,勿作艰涩语,勿作累赘语,勿作雷同语。凡文中鲜亮出色之句,谓之调,调有高低;疏密相间,繁简得宜处,谓之格;此等处最宜理会。深悯人读时文,累千累百而不知理会,于身心毫无裨益。夫能理会,则数十篇百篇已足,焉用如此之多?不能理会,则读数千篇,与不读一字等。徒使精神瞆乱,临文捉笔,依旧茫然,不过胸中旧套应副,安有名理精论,佳词妙句,奔汇于笔端乎?


所谓理会者,读一篇则先看其一篇之格,再味其一股之格,出落之次第,讲题之发挥,前后竖义之浅深,词调之华美,诵之极其熟,味之极其精。有与此等相类之题,有不相类之题。如何推广扩充? 如此读一篇有一篇之益,又何必多,又何能多乎?每见汝曹读时文成帙,问 之不能举其词,叩之不能言其义;粗者不能,况其精者乎? 自诳乎,诳人乎?此绝不可解者,汝曹试静思之,亦不可解也。以后当力除此等之习。读文必期有用,不然宁可不读。古人有言,读生文不如玩熟文。必以我之精神,包乎此一篇之外;以我之心思,入乎此一篇之中。噫嘻!此岂易言哉?


汝曹能如此用功,则笔下自然充裕,无补缉、寒涩、支离、冗泛、草率之态。汝每月寄所作九首来京,我看一会两会,则汝曹之用心不用心,务外不务外,了然矣。作文决不可使人代写,此最是大家子弟陋习。写文要工致,不可错落涂抹,所关于色泽不小也。汝曹不能面奉教言,每日展此一次,当有心会。幼年当专攻举业,以为立身根本。诗且不必作,或可偶一为之。至诗余则断不可作。余生平未尝为此,亦不多看。 苏、辛尚有豪气,余则靡靡,焉可近也?



读书须明窗净几,案头不可多置书。读文作文,皆须宁神静气,目光炯然。出文于题之上,最忌坠入云雾中,迷失出路。多读文而不熟,如将不练之兵,临时全不得用,徒疲精劳神,与操空拳者无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