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是教育部主办的以教育新闻为主的全国性日报,是中国最具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国家级教育新闻媒体。教师自己的报纸,学生喜爱的报纸,教育部门离不开的报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教育报

上海一位中学校长妈妈说:从女儿4岁起,我就听她的......| 育儿

中国教育报  · 公众号  · 教育  · 2017-02-22 08:24

正文

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教育报”关注我们

没有人天生就独立自主。

我们不能指望一直躲在父母羽翼下的孩子,只是因为年龄到了,一下子就变得独立、懂得掌控自己的人生。

在此之前,他们需要学习和练习,学习自己做决定、练习为自己的决定承担后果。

我们也需要学习,学会放手、学习支持和帮助他们。

上海一位中学校长妈妈说:从女儿4岁起,我就听她的......

让孩子独自判断,并尊重孩子的每个选择


因为没有老人可以帮忙带,我女儿很小就进了幼儿园。到大班毕业时,本来按照年龄她还应该再读一年,但是她不同意,一定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上小学。


我没有武断地回绝女儿,而是请了三天事假,带不到5岁的她到小学去旁听了三天,然后让她自己判断是否可以上小学。


这三天里,我们旁听了每一节课,把小学生的生活都过了一遍。三天后,她很坚定的说:我要上小学!


那时候,不到年龄走个后门还可以进去,所以我就尊重她的意愿,让她上了小学。


小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她是学得最好的,因为这是她争取来的,是她的选择。这样,在不到5岁的时候,她就学会了独自判断和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升初中时,我仍旧让女儿自己选择,是去民办学校还是对口的公立学校。她到对口公立学校看了一次之后说:“我喜欢这个学校。”我说,好,喜欢就好。


从女儿4岁到今天,我一直坚持一句话:我尊重你的选择。


当父母和孩子发生争执,最后要么家长听孩子的,要么孩子听家长的。当孩子什么都听你家长的时候,那就出问题了。他会觉得,我的人生是你帮我规划的,那你就替我走下去吧。


人们总是说孩子“开窍”了就要学习,其实几乎每个人在学习期间都有一个发现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内容: 先是发现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然后才是发现自己的能力所在。


一旦进入这种状态,孩子就会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从心底涌出,那情形就是很多人说的“开窍了”。



让孩子学会承受选择后的结果


尊重孩子的选择,也要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女儿读初中时,我带她到上海很多高中去转了一圈,让她看看希望将来进哪个学校。最后她说,“妈妈,我要考上海中学,因为上海中学漂亮。”


因为这个目标,初中最后一年,她的成绩突飞猛进,但我个人判断要考上中还是有点危险。中考填报志愿时,我建议她填报上师大附中,但女儿坚决要报上中,我尊重了她的意愿。


成绩揭晓,她因为两分之差与上海中学失之交臂。


虽然她最终也进入了心仪的曹杨二中,但有时仍有些遗憾:“如果当时零志愿不填上中,什么学校进不去啊!”这时,我告诉她:“那是你自己的选择。”


我觉得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做对的事情,但只要是自己的选择并且是经过思考的选择,就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就像开车在高速公路上选择了一个岔口,就只能按照这个方向开下去。哪怕就是错了,也只能在下个出口再做调整。 即便孩子的选择最后是走了弯路,甚至走了回头路,也不一定就是坏事,毕竟多了一份人生经历。


后来女儿进大学选专业、出国读研都是自己做决定,自己去操作。


我也曾经担心她的一些选择。比如她曾想进入传媒行业,我知道传媒业非常辛苦,我和她沟通了好几次,但她态度坚决。我也接受了,于是和她一起设定了未来的路线图。


后来,女儿自己到传媒公司实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改变了主意。我也尊重她,并继续积极和她一起调整、设计新的职业路线图。


要维护老师和学校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我每次家长会都会跟家长谈到这一点。这不是我作为校长护着老师,而是因为: 孩子不会从他不喜欢的老师那里学到任何东西 ——这是初中这个阶段的非常明显的特点。


家长要想明白一点:学校是孩子每天要去的地方,家长本事再大也不可能替代所有学科的老师。即使对老师有意见,也不要让孩子看出来,可以背着孩子和老师沟通。


我女儿在上小学四年级时很顽皮,总是闯祸。那个期末拿到成绩报告单,女儿伤心得直哭。原来老师给出的五行评语中竟然没有一句肯定,全是批评。这是做了14年班主任的我看到的第一份奇特得让我终身难忘的评语。


晚饭女儿吃得很少,临睡前还问我:“妈妈,我是不是真的很差呀?”




那一夜我和丈夫都失眠了,我知道女儿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开始失去自信了。


我连夜给孩子写了一封信:“孩子,你见过磨刀吗?把刀放在磨刀石上磨,刀一定很疼,可是他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因为他知道只有经过这样的磨砺,他才能变成一把好刀、快刀。你想变成这样一把好刀吗?那就要经历磨砺!


“你睡觉之后,妈妈已经和老师通过电话了,老师说,今天的评语就是能把磨刀石,就是要让你去接受反复的磨砺。当你把评语上的缺点改正之后,你就会是一把举世无双的宝刀了。”


我用这封信把老师在女儿心目中的形象挽救了回来。接下来我又和女儿谈了很多,帮她重塑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她还给自己写了很多虽然稚嫩却也中允的“评语”。


到今天我还是非常后怕,如果当时我不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处理,结果会怎么样。我也常常以这个故事来鼓励我们的老师要多几把衡量孩子的尺子,多让孩子感觉到成功。


帮助孩子拥有梦想


女儿小时候,我很想让她学钢琴,但我不是买来钢琴让她学,我用了个小小的“计谋”。


当时我班上有个学生钢琴弹得非常好,我带女儿去她家玩,请她弹琴给女儿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乐天瘦身  ·  Feel Good日报 | 12.18
8 年前
伪砖家说经济和投资  ·  个税沦为工薪税,干脆取消算了!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