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丁香园普外时间
丁香园旗下资讯平台,助普外科医生快速成长、展现自我的舞台,普外时间,中国普外科医生的家园。
51好读  ›  专栏  ›  丁香园普外时间

晶体液 or 胶体液?围术期液体管理如何帮助改善患者预后

丁香园普外时间  · 公众号  ·  · 2024-05-16 19:58

正文

引言

液体管理对于手术患者而言至关重要,以心脏手术为例,围术期合理的液体管理是维持心血管功能和血液动力学稳定的重要手段 [1-2] 。由于围术期患者可能存在低白蛋白血症,而低白蛋白血症往往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1] ,因此人血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 HSA)在液体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围术期具有多重应用场景,如心脏外科手术、腹腔手术等 [2,3] 。具体该如何使用?选择人血白蛋白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如何通过液体管理改善围术期患者预后?


液体管理对手术患者及危重症患者至关重要,理想的液体治疗能够维持血容量与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组织灌注并保护脏器功能;因此临床医师应该注意晶胶比,尽量选择对肾功能和凝血功能影响小的液体 [4] 。人血白蛋白作为具有渗透性的天然胶体,在使用胶体进行液体治疗过程中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 [1]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纠正患者的低白蛋白水平,尽可能减少由于白蛋白水平下降所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影响,如患者死亡风险升高、重要脏器水肿以及药物代谢异常等 [1] ,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比如,针对心脏围术期患者进行液体管理主要有 4 个目标 [1] (表 1),根据治疗目标,在未出血情况下,晶体液是液体复苏的首选,然而在输注量较大时,晶体液的使用有其局限性,比如可能稀释血清白蛋白、降低血液渗透压,造成间质性水肿、肺水肿及血液凝血因子稀释等 [1] 。人血白蛋白可用于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液体管理,其使用与血浆渗透压改善和扩容作用有关,可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液体超载风险等。它可以更好地维持组织灌注,由于其为小分子物质,不易引起临床水肿,从而有助于实现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长期生存获益的预后目标 [1]


表 1 心脏围术期患者液体管理目标 [1]


二、 指南对围术期患者应用人血白蛋白的推荐意见


《人血白蛋白在危重症患者应用专家共识》 [3] 对人血白蛋白在外科的部分应用作出了推荐意见,详见表 2:


表 2 人血白蛋白使用推荐意见 [3]


《2023 中国专家共识:人血白蛋白在成人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5] 也明确了在接受心脏移植、肺血栓栓塞切除术和深低温停循环的患者等特定心脏外科手术人群中,可考虑使用 HSA 进行启动。


三、使用人血白蛋白需要注意什么?


在使用人血白蛋白时,临床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它的安全性,因此选择人血白蛋白时要关注病原体安全性、制剂纯度等关键因素,更高纯度的人血白蛋白能够更接近天然血浆蛋白,降低因聚合物或金属离子对患者耐受性的影响或损伤患者肾功能 [1]


一些人血白蛋白通过遵循严格的安全和质量标准,来提升其使用安全性和治疗有效性,我们来看看都涉及哪些方面?


病原体安全性: 通过严格的捐献者筛选、病原体检测、病原体灭活三大步骤提升人血白蛋白的病原体安全性。比如一些进口人血白蛋白会对 5 项病原体进行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1/2、乙型肝炎病毒 HBV、丙型肝炎病毒 HCV、甲型肝炎病毒 HAV、人细小病毒 B19V),比中国药典目前要求的 3 项增加了 HAV 和 B19V [6] 。术后低免疫状态会增加 B19V 感染风险,导致出现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概率增加 [7] 。由于血液传播是 B19V 传播的高危途径,因此 B19V 在血液制品病毒安全性风险控制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7,8]

持续监测药物警戒: 部分人血白蛋白会由药物警戒团队不断收集、评估不良反应或其他药物相关问题,数据表明一些人血白蛋白在几十年来的临床应用实践中体现出良好的临床安全性与耐受性 [1,6]

纯度: 一些进口人血白蛋白的纯度符合甚至超过国内、外药典标准,比如有研究结果显示某些人血白蛋白 20 个批次检测平均值不低于97%,这一指标在欧洲、美国、中国的监管要求分别是 ≥ 95%、≥ 96%、≥ 96% [1,6,9-11]


小结

人血白蛋白在围术期患者液体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降低液体超载风险等,《人血白蛋白在危重症患者应用专家共识》和《2023中国专家共识:人血白蛋白在成人心脏手术中的应用》等指南共识中明确了具体的应用推荐意见。在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方面,需关注病原体安全性、制剂纯度等方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