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些天陆续听说有朋友回武汉,我问了问,大部分都是自驾,个别坐高铁的,一路上被查身份证的时候,基本上列车员会肃然起敬,跳开两米远。
这还是有一定职业道德的职业人士,在路上遇到的人呢?刚搭讪两句,发现你是湖北/武汉的,马上借故跑开,视你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
有个朋友跟我感慨:湖北人受歧视太严重了,而且估计一年内不会有好转。
我安慰他说:没事儿,等你回来了,就可以享受到武汉市民的相互歧视待遇了。
我现在走在小区内,迎面突然有个人把口罩拉下来的话,我都吓得撒开一丈远。
我所理解的“歧视”其实是一种强烈的非理性的排挤,例如前两年(还没出现新冠肺炎的时候)在网上看到有个亚裔女孩搭公交,旁边一个陌生的欧洲妇女一直对她骂骂咧咧,越骂声音越大,几乎贴人女孩脸上去了,最后还要上手抡包儿狠砸人家。
这种歧视其实已经属于精神病范畴了。
但是如今湖北人出门在外,遭遇不便和疏离,我觉得我是能够理解的。
虽然难过,心里会有一点类似于“可是我真的没病啊”的委屈,但能够理解因为自己的籍贯所造成的疏离和拒绝。
只要是按照要求进行的,我不介意你对西藏同胞杭州同胞“枪口抬高一寸”,但是转而对我们湖北人说,对不起你得按要求隔离14天。
我甚至觉得湖北人应该主动在陌生人面前自报户籍,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也跟对方保持距离,免得尴尬。
因为什么呢?连我姐出国之后,疫情突然爆发的时候,我还很紧张的问她呢:“你们一行有没有汉口的啊?要小心一点,离汉口的同志远一点。”
你看,当时我觉得我们武昌它不是最重的疫区,而且我觉得我姐肯定没病,但别的武汉人就不一定了。
有的事情你以为我能够坦然接受“歧视”是因为我三观正,不是,那是因为我自己也“歧视”。
02.
对于地域歧视我一直有一种三观更歪的认知,那就是:其实国内大部分的“地域歧视”是有他的道理的,你做得不过火,那就只能叫“地域认知”。
比如有人觉得河南人孬,湖北人精,武汉人脾气暴躁不守规矩,东北人爱抱团,西安人有点蛮横,福建某些地区重男轻女,广东人爱吃野味,四川人总是慢半拍……
这些整体性的认知,可能并不是错的,因为在那个地区,有这类问题的人所占的比例,是真的高于其它地区。你所在的市没有,你所在的圈子没有,不代表抹黑这一地域的网友们所进入的那个圈子也没有这种情况。
组团来黑某一地域的那些网友们,往往是真的都感受到了某种异常的景象,他们才会去说。
在南非,很少一部分的白人掌握了80%以上的资产,这种情况它也不是偶然的,是因为当地黑人真的就很懒,他们只要能吃低保,就愿意住在城市边缘的棚户区,十年如一日,快乐过终生。
一个群体的相互影响,代代相传,也是很可怕的。
但是你要知道,黑人也出了科比,也出了威尔史密斯,也出了奥巴马的(虽然他也不完全是)。
所以问题只是:你了解了一丁点儿的共性,局部的甚至只是某一条街,某一支出租车队的共性,一丁点儿的“高概率”,但你不要觉得你就了解了全貌,然后一口咬定别人整个城市就是怎么怎么样的。
“地域认知”你可以放在心里(也不要在外说,因为那样显得你是个莽夫),但是当你认识了一个河南人、一个武汉人的时候,你绝对不可以预判他就是一个爱斤斤计较,爱大嗓门吵架,爱逾越规则之人。
如果你能了解一片土地,但见到每一个具体的人的时候,能够先去除偏见,那么我觉得,就不算是地域歧视。
-END-
上一篇:
追求离婚女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