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开智学堂
未来的创造者,从这里起步。开智学堂是一个学习社区,在这里你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编程和写作等21世纪人才所需的技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李楠或kkk  ·  有了 sider 终于可以高效的总结了一下 ... ·  3 天前  
天使调研  ·  12月11日 天哥算法推演 ·  4 天前  
天使调研  ·  12月11日 天哥算法推演 ·  4 天前  
天使调研  ·  12月10日 天哥算法推演 ·  5 天前  
天使调研  ·  12月10日 天哥算法推演 ·  5 天前  
定锚  ·  点火题材共振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开智学堂

阳志平:构建优雅的知识创造系统

开智学堂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1-11 18:08

正文

小编的话:本文约 8400 字,阅读时间约 12 分钟。

阳志平老师曾在《读书与心智》提出过「学习六律」与「学习六思」,短短 1000 字,微言大义,每一条都可以写出一篇文章。现在阳老师将学习六思的一条:「生成大于管理」扩充成为 2017 年跨年演讲的题目《构建优雅的知识创造系统》,以下是演讲精华。

《学习六思》中我指出,知识管理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生成任意一个领域的知识体系的能力。那么,如何构建一套优雅的知识创造系统?如何从原则正确到细节正确?2016 年 12 月 31 日晚上,在开智部落进行了跨年直播,将其中涉及到的要点整理成文。

从知识管理到知识创造

当人们谈及知识管理,常常将其指向工具,如 Zotero 、Endnote 等各类文献管理软件;又如印象笔记、为知笔记等各类笔记软件,再如 Wiki、Dropbox 等企业文件协同软件。将知识管理与效率工具混同在一起,这是知识管理最大的误区

你可以管理既有知识,进行「组合」、「整合」与「集成」等操作;然而除此之外,你还有更重要的任务:生成新的知识,它们往往与「灵感」、「创意」和「想象力」相关。一个好的知识管理系统与一个好的知识创造系统不是一回事。这就是世界知识管理运动之父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论」。在野中郁次郎看来,

人类的知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形式知识,它可以用正式的语言表述,包括语法陈述、数学表达式、技术规范、手册等。因此,这类知识可以在个体之间正式地且方便地进行传播。然而,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类难以用正式语言表述的知识——暗默知识——更为重要。它属于植根于个体经验的个人知识,涉及像个人信念、视角及价值体系之类的无形要素。

认知科学习惯将暗默知识( Tacit Knowledge )翻译为内隐知识。它来自英国哲学家波兰尼 1958 年的著作《个人知识》。之后,美国心理学家雷伯( A.S.Reber ) 在它基础上,做了大量研究,于 1967 年在著作《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中正式提出了内隐学习理论。如今,从内隐知识到内隐学习再到内隐认知,构成了当今认知科学的热门研究议题。形式知识可以管理;但暗默知识难以管理,它更多依赖创造者所处的「场」来生成。就像野中郁次郎所说,

知识是一种创造力量,它不仅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上,也存在于通过各种相互作用与他人共享情境的、动态的「场」之中。不能创造「场」的组织也就不能创造新的知识。

因此,我在教授心智学徒时,格外注重苏格拉底式的提问,以及一定是在我的书房授课,试图创造一个不同场,让学徒们领悟更多内隐知识,拥有自发生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能力。同样,在设计开智部落时,也是将所有同学扔到沉淀了大量优秀内隐模式的 Github 上,当大家看到高阶学习者如何提问、如何发起议题与关闭议题,慢慢地,就能生成更多知识。

知识创造的三个层次

如何构建一套好的知识创造系统呢?按照野中郁次郎的研究,生成新知识,暗默知识与形式知识的相互转换有四种模式:从暗默知识到暗默知识的「共同化」过程;从暗默知识到形式知识的「表出化」过程;从形式知识到暗默知识的「内在化」过程;从形式知识到形式知识的「联结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结合野中郁次郎等人的研究以及个人实践,我将知识创造分成三个层次。如下图所示:

在卡片层级,它只需要你一个人完成即可,卡片作为知识的最小单位,既是输入的最小单位,比如你可以原文摘抄,撰写金句卡;也是输出的最小单位,比如你可以输出自己的读书卡片。创造一张卡片往往耗费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

到了文件层级,则需要耗费的心力更多,往往耗费数小时与数周不等,此时输出的作品往往侧重用于与他人交流。再到了项目层级,则往往卷入了更多人,需要耗费的时间更长,从数周到数年不等。项目成果常常用作交易,是自己在社会上立足之本。

拿我自己举例,我的 2016 年,总计创造了 1000+  张卡片,日均三张;全年原创文章 76 篇,专栏文章 18 篇,总计 40 余万字,另全年撰写工作文档 600+ 个;卷入了各类项目 10 余个,其中认知写作学教学项目两期持续六个月;开智部落社群项目持续三个月;产品研发项目持续全年,发布一个硬件三个 App 一个 WebApp ;外加内容策划项目若干。

卡片:少分享多积累

接着再展开介绍知识创造三层级的「细节正确」,先说说卡片层级。在卡片层级最大的误区是:分享不少人误将卡片、文件和项目三个层级混为一谈,喜欢在卡片层级搞分享。这样每次撰写卡片时就增加了一个选择项:这张卡片我是该分享还是该存着自己看?增加的认知操作加大了认知负荷,从简单反应时变为选择反应时。所以尽可能在卡片层级少做分享。

接着说说卡片写什么?你可以坚持每天写三张卡片:反常识卡、人名卡、术语卡。反常识卡是在拓展你的认知边界,人名卡与术语卡则是让你尊重知识源头的创造者。为什么说多数学习型社群是低效的?因为它们不符合认知科学原理。有的强调大牛讲座,有的强调订阅专栏,有的强调读书/听书/拆书,它们也许有些微价值,然而从大时间周期来看,是低效的甚至反科学的。**你见过哪个大拿是听讲座听出来的或者只看书看出来的?所谓大拿,是因为有了与众不同的作品。而听讲座、订阅专栏这种行为无法大时间周期践行。那些知识,就好比听了很多别人的道理,多数是司机知识**,对生成自己知识体系的帮助微不足道。

因此,在开智部落,只剩下「卡片大法」,反常识、时间脉络、信息源头,这些是足以帮助你实践一辈子的。一周、一月、一年、十年与数十年,你都可以去践行。你无需别人的肯定,自己写自己的卡片即可。一旦你习惯了这套方法论,慢慢地,你就有了自己更好的学习习惯系统。写卡片越多的同学,感触越来越深。如果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但是在开智部落,你如果常常有这种心态,那是因为你太懒了——没写卡片

给大家看一个例子。这是许豆浆同学写的一张卡片:

前几周读过的斯坦诺维奇、赫伯特·西蒙乃至卡尼曼,分别从认知心理、组织行为、决策角度,提出人类在理性决策上的局限性。而吉仁泽、还有本书的作者加里·克莱因,则将目光集中到人所处于的真实世界中、集中到自然主义决策视角上来。他们通过探讨人类在真实情境下所运用的「决策范式」发现:人们在面对高风险、目标模糊、时间有限、充满不确定性等困难和压力时,仍能做出有别于古典经济学视角下的「效用最大化」、但正确的选择。
加里 · 克莱因和研究团队走出实验室、投身于鲜活「现场」:长住消防站和重症监护室、乘坐 M-1坦克和巡航舰……近距离观察消防员、医生、军人的决策过程,提炼出人类在自然情境下所使用的多种能力——「力量之源」,建构了「识别启动决策」 RPD 模型(Recognition-Primed Decision-Making Model),拓宽了人们对人类决策行为了解的边界。

如果许豆浆同学不是如此辛苦写卡片。那么,这些决策科学要义,依然只是我一个人知道的「内隐知识」。而市面上的司机知识,则停留在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这种水准。大家因为卡尼曼名气更大,诺奖得主嘛,极有可能只会去关注他一个人。然而一旦深入读完通识部落前三个月的这几本经典读物,几乎都明白了,很多大拿是跟卡尼曼反着来的。

最后说说每天写多少张卡片呢?建议每天坚持最少写三张卡片,最多不要超过 42 张,一般写到 9 张为宜。写得太多了,那么你第二天依然是记不住的。反之,注重每天的最小行动与大时间周期的持续积累,多年后由点到面,积少成多,终有一天,蔚然大观

文件:像域名一样管理

接着说说文件层级。先说说如何从卡片拼接为文件。卡片是素材,我不建议初阶学习者直接用自己的话来改写原作者的术语。因为此时你一知半解,急着用自己的知识体系去套另一个知识体系,同时急着用刚刚学会的术语去解决自己面临的现实问题,最终遭遇「知识的诅咒」。写诗之前先学会背诗。一旦发现自己不会一知半解,歪解作者愿意后,就可以用更多自己的话来解读,尝试将每张卡片,都表述为自己的话,未来可以直接使用在自己的作品中。举个例子,你可以像我一样,将马奇的一段金句,改写成可以直接在自己作品中引用的格式:

正如马奇所言,我们生活的世界重视现实的期望和清晰的成功,堂吉诃德两者皆无。但是尽管一个失败接着一个失败,他坚守愿景和使命。他坚韧不拔,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谁。人才是最好的作品;成为自己,才是最好的奖赏,即使你在后人眼中,是向着风车冲刺的堂吉诃德。

接着再给大家示范一下,如何从卡片拼接为文件。这里拿书评举例。按照开智部落一位族长大虾的心得,阅读任意一本书,写八张卡片足矣:

  • 这本书的主题核心,就是最大的反常识卡,并且注意时间脉络。

  • 根据反常识,再补充三个证据—就产生三张术语卡;

  • 根据这些证据和案例,找出源头和提出术语的人是谁—产生一张人名卡,并且分析他为什么牛,有哪些作品,生平经历是什么;

  • 最后根据他写的非常震撼的话语—产生一张金句卡;

  • 行动卡是能够指导自己的行动的卡;

  • 最后还有一张任意卡,记录个人阅读感想

一张反常识卡+三张术语卡+一张人名卡+一张金句卡+一张行动卡+一张任意卡,八张卡片可以囊括一本好书的核心内容。假设一张卡片 100 字,一篇千字文就出来了。一旦能从「卡片」到「书评」,同样的思路,你可以从「卡片」拼接为「文章」、「小说」、「诗歌」甚至「雕塑」、「绘画」与「音乐」等更多不同场景的作品。

接着说说文件的命名。这里有个高阶技巧:用域名来命名文件夹。人类大脑是个先天的社会脑。当你意识到,自己文章未来会分享出去,那么,你的记忆会更好。有个有趣的认知科学研究,多年后,你回想自己是如何查找一篇文章的。即使这篇文章,已经保存到你本地了。但是你依然记忆最深刻的是——当初你是如何通过浏览器,使用哪个关键词,找到哪个网站,然后再从那个网站通过哪个关键词,找到某条资讯的。

这是人类非常有趣的一个特质,如果用「认知写作学」术语来说,就是空间大于时间你的大脑非常善于记忆当初你的搜索路径,即使这篇文章你已经保存在本地了,但是你查找本地的效率远远低于上述查找效率。因此,鼓励大家都用域名来命名自己的个人文件夹,而不要使用项目。例如,这是我的部分私人文件夹:

  • yangzhiping.com  代表我的一切个人私人文件。

    • keynote.yangzhiping.com :代表我的一切 keynote 文件。

    • gist.yangzhiping.com :代表我的一切笔记,这些笔记同时用gist自动同步。

    • papaer.yangzhiping.com :代表我的一切论文,这些论文同时用Zotero自动同步,进行降维管理。

    • gitbook.yangzhiping.com:代表我写的一切书,这些书同时自动同步到Github。

    • photo.yangzhiping.com:代表我的一切照片,这些照片同时自动同步到云端。

    • …….

用域名命名文件夹的好处非常之多,比如,可以同步互联网上很多第三方服务,如 Zotero、 Github 与 Gitbook 等等。同时可以将自己个人映射为一个服务,你如何才能更自动、批量地给第三方提供接口呢

在文件层级的最后一个注意事项是少分类,多搜索。一旦你给某目录开设了一个子文件夹,那么,你就想开更多的子文件夹,最终导致了一场信息灾难。并且,伴随你开的子文件夹越多,你就越糊涂,这个文件究竟该放到哪个子目录下?一旦你用域名来类推自己的使用习惯,你会发现,你的大脑更习惯这种网页地址:

这在认知科学上,被我总结为人类大脑的 4*5 原理大脑是个吝啬鬼,它最舒适的工作记忆广度在4左右;同样,它最舒适的搜索深度在5左右。一旦你的子文件夹层次过深,那么你会发现,你难以提取。举个例子,有同事将文件夹命名成如下结构:

安人心智集团-开智公司-课程事业部-开智写作序列-认知写作学-认知写作学二期-认知写作学二期讲义

天啦!谁记得住?而这,恰恰是一个业界知名企业文件管理软件默认推荐的命名方式。为什么不精简为:

course@openmind@writer002

其中,course对应到 组织架构,如 开智公司下的「课程团队」;openmind 对应到「开智公司」;writer002对应到「认知写作学二期」。在实践中,一般openmind还可以省略掉,最后,这个目录命名为:

course@writer002

对应到电脑中的文件夹结构是:openmindclub.com => course@writer002。这样一来,多数子文件夹可以控制在4*5结构 以内。子文件夹的层次尽量短,少做分类多利用搜索。在 Mac 下你可以利用 EasyFind 搜索软件或者自带的 Spotlight 。一旦减少了文件夹层次,你查找文件的速度不会太慢。

这是文件夹层级,再说说单个文件层级。单个文件命名,建议尽量用名词而非动词;用英文而非中文命名。还有个注意事项是日期在前。比如,这是我的博客系统收录的文章:

十来年加一起,也不到一千篇文章而已。但是这种持续的积累,非常有「复利效应」。如果你搞成无数个子文件夹,十年后就是一个灾难……

项目:README文件驱动协同

到了项目层级,才开始发生重心的转移,第一考量不再是个人战斗力,而是团队协同。团队协同同样要以为出发点,流程符合人类记忆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行下去,最终构成团队集体记忆库。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被人记忆?

—— 树形知识结构。MIT 认知科学家 Josh 发表在 pnas 的论文中,比较了抽象知识的不同表征结构,如星形结构、聚类结构、环形结构等等,最终发现,人类的最佳抽象知识结构是树形结构。只有树形结构,才是最符合人类认知特点的一种结构,从树的上一层到下一层,具备唯一通道,便于大脑将知识从记忆底层快速提取出来,符合人类大脑是个认知吝啬鬼的特点;树又是兼具横向扩展与纵向扩展能力的最优雅的结构。

所以,儿童学习词汇时,最初是将物体进行扁平互斥的划分并对应到不同名称,当他们意识到,以树形结构来学习时,他们的认知开始大幅度发展。这种神秘的树形结构不仅仅影响到儿童早期的认知发展,在科学界,也处处可以看到神秘之树的身影,如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开创近代化学;卡尔·冯·林奈使用树形结构创立了对生物世界的基本分类法。

因此,在项目层级,我的所有图书都统一是 Gitbook 格式。而安人心智团队内部,所有项目,都有一个 wiki,这个 wiki 是借助 Gollum 来管理的。无论 GitBook 还是 gollum,都是可以不断复用的,同时格式都是统一的,都是基于
Git 与 Github 来操作,这样节省团队学习成本与沟通成本。

任何一个完善的团队知识创造系统应该包括的组件:

  1. 新人使用指南:对任何一个新系统的简单介绍;

  2. 元项目:关于项目的项目,在此,申请、发起与修改团队内部知识管理的共识或者心理契约;

  3. 团队组织架构:团队的组织架构及每个人的职责分工,其中,特别指派一人兼任知识管理大使,此人最好细心且靠谱。

  4. 命名规则:团队共享的一套命名规则,最好基于组织架构来命名。

  5. 文档创建约定:团队共享的一套文档约定。

  6. 可复用模板示范:基于 wiki 或者其他树形结构组织。

开智团队将上述方法论的更多具体细节,全部开源在 Github 上,各位可以从此访问:https://github.com/OpenMindClub/share 在上述组件中,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是 README 文件。我要求任何一位参加该项目协同的小伙伴,在开始工作之前,先把面向最终用户的 README 文件写好。并将与一个项目相关的所有重要数据都放在该文件中,如下图所示:

正如 Github 创始人 Tom Preston-Werner  所言:

我最近听到很多关于测试驱动开发、行为驱动开发、极限编程和SCRUM 、站立会议以及其他一切如何开发出更好的软件的各种方法论及技术,然而除非开发出来的软件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否则都是一纸空谈。我换种说法吧,对于错误规格的完美实现毫无价值可言。基于同样的原则,一座没有书卷而华丽修缮的图书馆也近乎无用。如果你的软件没有解决正确的问题或者根本没人知道它到底干嘛的,那可就不好玩了。

很好,那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实际上比你想的要来的简单,并且其重要都足以单独列出一段。

先写Readme

这就是 Github 创始人 Tom Preston-Werner 发明的README文件驱动协同方法论,更详细的描述参见:http://tom.preston-werner.com/2010/08/23/readme-driven-development.html 虽然他仅仅将其用在软件开发领域,但它同样可以扩展到一切项目管理中。README文件驱动协同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1. 因为 README 文件是面向最终用户的,也就是说,这样的开发是迫使团队从一开始就要基于实际的用户需求来进行协同。

  2. 日后的协同有个参照,随时可以阅读这个文件来检查开发是否偏离了方向。

  3. README 文件不能太长,参加协同者的发挥空间还是很大的。

  4. README 文件记录了最终的信息闭环,保证从该文件出发,能找到所有重要数据。

小结

用柏拉图的话来说,知识不过是经过验证的真实信念。知识管理不仅包括管理既有的知识,更侧重生成新知识。 你需要从知识管理到知识创造,在卡片层级少分享多进行大时间周期的积累;在文件层级多分享,并可以像管理域名一样管理自己的知识创造,少用子文件夹多用搜索;在项目层级,你需要注重与人协同,采用树形结构创造知识,给每个项目创造一个优雅的 README 说明文件。

相关文章

  加入开智部落,遇见异类,构建优雅的知识创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