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周刊
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开年最强雨雪寒潮来袭,将会怎样影响超20个省? ·  23 小时前  
新周刊  ·  和红斑狼疮共存的女人们 ·  2 天前  
新周刊  ·  研究发现上班会让人发臭,就像炒葱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周刊

北京东四环,随处可见硅谷大佬最爱的“睡觉课”

新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5-01-27 09:00

正文














对心理问题的关切呈现在中文互联网上,大概就是当下心理学专业词汇在泛知识领域空前火热的现象。几乎可以说,在闹市中随便找一个路人,都可能听到他们对“NPD(自恋型人格障碍)”“代际创伤”等概念发表见解。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更加灵活且时髦的方式正逐渐进入公众视野——“身心灵疗愈”。当下,这类项目颇有成为心理咨询的“平替”产品的趋势。


作者 | Antik
编辑 | 宋爽
题图 | 视觉中国



到了2025年,如果还有人声称自己从未尝试过心理咨询,也没有体验过“身心灵疗愈”项目,并且对这些话题不屑一顾,很容易会被认为是在“凡尔赛”——能够不借助任何外力,在内心世界与现实的夹击中保持一种相对平和的精神状态,实在是一种幸运。毕竟,在这个时代,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为稀缺。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在北美,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服务早已纳入医保体系。根据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法国几乎做到了“人手一个心理医生”——每1万人中就有10名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


对心理问题的关切呈现在中文互联网上,大概就是当下心理学专业词汇在泛知识领域空前火热的现象。几乎可以说,在闹市中随便找一个路人,都可能听到他们对“NPD(自恋型人格障碍)”“代际创伤”等概念发表见解。


对于那些已经出现情绪问题,还未出现“躯体化”反应的人来说,去精神科排队或许不是最直接有效的解决方式: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自己的情绪问题有明确的认知。面对不安的情绪,许多人都做不到在心理咨询师面前精准描述自己内心的冲突,更遑论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更加灵活且时髦的方式正逐渐进入公众视野——“身心灵疗愈”。当下,这类项目颇有成为心理咨询的“平替”产品的趋势。


是故弄玄虚还是大道至简?

从冥想到瑜伽,从感官疗愈到静修闭关,以它们为关键词在社交平台上展开搜索,常常能看见这样一个场景:身穿亚麻布衣裳的灵修导师被一群人环绕,他的面前摆放着颂钵、手碟等乐器和木质熏香。每个人身下有一张原木色的瑜伽垫,整个空间内光线柔和,配以具有神秘学意味的图腾或符号装饰。如果能看到参与者的面容,会发现他们的脸上都挂着平和的微笑。但——这可不是电影《周处除三害》里的邪教场景,而是时下最流行的冥想课堂。


环境氛围是“身心灵疗愈”项目的主要卖点之一,但远不足以让其拥有席卷全球的热度,影视作品和名人效应才是关键。


潮流的风向往往是自上而下的,硅谷的科技精英们对灵修的热衷是有力的佐证。


他们将灵修从简单的心理调适工具,升华为一种深刻的、带有哲理的生活方式。从乔布斯的禅修实践到谷歌高管推行的正念冥想课程,在灵修的“信徒们”看来,这种活动不仅提升了他们的专注力与创造力,还能帮助人应对压力、激发灵感。坊间甚至有传闻,乔布斯当年便是从禅修中悟到了“大道至简”,并将这种理念融入到iPhone的设计中。


乔布斯青年时期,画面中的他手握茶盏,呈打坐姿势。(图/摄影师黛安娜·沃克)


有了绝佳的招牌案例,那些深藏于避世的海岛上或是原始雨林里、收费不菲的疗愈基地开始挤满了硅谷的科技精英。


2024年上映的德国电影《正念谋杀》则进一步将“正念冥想”推向大众视野。这部黑色幽默剧讲述了一位顶尖律师用“正念冥想”课上学到的内容来应对生活与工作中重重压力的故事,尽管情节略显夸张,却刚好展现了正念技巧如何在极端情境下助人保持冷静,并促使主人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选择。


真实的灵修:
形式很神秘,诉求很真实

同是冥想爱好者,小雨的灵修故事远没有电影里那么戏剧化,但也改变了她的生活。


在接触灵修之前,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小雨花费了一整个学期的时间与她的咨询师见面,每周一次,风雨无阻。虽然虔诚至此,然而在她看来却“收效甚微”。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雨在巴厘岛度假时接触到了呼吸冥想。“没有过多语言之后,一切反而都变得更具体。”上课过程中,小雨感觉自己逐渐放松下来,她不再需要不断分析或解构自己的情绪,而是通过静心和放空,让内心的焦虑自然地消散。小雨意识到,有时候情绪问题不一定非要通过理性的剖析来解决,而是可以通过单纯的“觉察”与“接纳”来缓解。


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著名疗愈中心。(图/受访者提供)


“那段时间,我没有像在心理咨询室里那样被问到每一个情绪的原因,而是试图专注于呼吸,感受自己存在的当下。”小雨回忆道,“当我放下了对情绪的控制欲,反而慢慢感到轻松。”


“尝试入睡3次,归来仍是凌晨4点。”常常失眠的卡拉在朋友圈里写下这样的文字,这或许也是很多现代人睡眠状况的真实写照。


多年前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卡拉就听说过硅谷大佬热衷于冥想的事迹,当时才刚刚20岁出头的他对这种爱好不以为然。直到去年,他在朋友的强烈建议下第一次体验了音疗课程,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作为常年与数字打交道的投行人,卡拉对社交媒体上鼓吹的“能量”“灵性”等词语并不感兴趣,他参加此类活动的目的只有一个——睡个好觉。


在冥想课上,参与者只需闭目静坐,专注于呼吸的节奏。卡拉热衷的音疗课则更是省力,仅仅躺着聆听就够了。“课程并没有过多的仪式,不像我之前想的那么‘神秘’。”卡拉说,“当我闭上眼睛,颂钵的声音就像石子投进水中激起的一圈圈水纹一样,渐渐与我的潜意识融合,还有些导师会自制乐器,比如我很喜欢的一个装着糯米的竹筒,导师会拿着它上下翻转,穿行在我们身边,路过时我能闻到糯米的香气,这是我的“催眠灵药”。或许我没有所谓的觉悟,但那一刻的平静已经足够。”


“疗愈”热潮背后的缘由,
没那么复杂

所谓“身心灵疗愈”,对于像卡拉一样备受失眠困扰的人来说,更像是一堂再实用不过的“睡觉课”。不需刻意剖析内心问题或与人深入交谈,也无需事前准备好“说话的冲动”或“探究的勇气”,只需放松呼吸、放空大脑。


因为简单便捷又见效显著,“身心灵疗愈”项目已逐渐成为都市人热衷的休闲活动。在北京,单看国贸、大望路、常营等区域,近些年就冒出了几十家主打“疗愈”的工作室。安静的空间、低沉的声响、舒缓的氛围正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解压新宠”。


现代乐器也在逐渐融入声音疗愈中。(图/Pyramid of Chi)

工作日的午休时段,开在商圈附近的门店简直“一垫难求”,处处挤满了来这里睡觉的打工人。更何况,百元左右的价格就可以收获一次完整的疗愈体验,与传统心理咨询动辄600元以上的价格相比,较低的门槛也让更多人乐于尝试,而对疗愈效果的广泛认同也逐渐消解了“玄学”的标签,反而使这种方式成为大家口中“最实用的消费降级”。


在身心灵疗愈项目的支持者中,大部分人认为,这类活动能带来的并不是足以治愈心灵的深刻觉悟,而是一种深度的放松和短暂的抽离。在被精心设计过的环境中,身心的平静不再需要复杂的仪式和高昂的经济投入,一张舒适的垫子、低频的共振声音即可帮助他们短暂地逃离疲惫。不少体验过的人都表示,“这些课程并非宣传中那么神秘,让我每周都想来放松一下的原因,反倒是它朴素、简单又直接的效果。”



校对:遇见;运营:嘻嘻;排版:佐左



读完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