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奴隶社会
不端不装有梦有趣的原创文字,听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讲自己的故事。我们有高大上咨询公司合伙人,挨踢界的连续创业者,顶级VC合伙人,著名科普作家,公益人,和很多很多朋友。加入奴隶社会,也加入我们的社区,相信你在这里一定可以找到志同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泽平宏观  ·  写给股民们的九条建议 ·  昨天  
界面新闻  ·  国庆假期开户的投资者今天开始交易 ·  4 天前  
t0mbkeeper  ·  可能是Lissencephaly。本来无一物 ... ·  5 天前  
刘润  ·  未来几年,我们的机会在哪里? ·  5 天前  
界面文化  ·  我们和这劳碌的尘世也在逝去 | 一周荐书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奴隶社会

麦肯锡合伙人,做了个神奇的游戏…

奴隶社会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6-10-13 08:15

正文

题图:来自网络。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917篇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它公众号转载。

作者张海濛,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下周海濛和一诺会在一土终身学习者社区进行一次线下活动+线上直播。


一诺写在前面:

今天文章的作者张海濛,是麦肯锡的资深合伙人。他比我加入麦肯锡早,现在还在,做很有意思的工作。海濛也是我在麦肯锡一起工作不多,但是可以神交的几个朋友之一。看下面文章, 你会知道他是个多么有意思的人。

这两天一土社区第三次开放,开到周末。加入社区的朋友,咱们很快会有一次见面会。下周一10/17晚上, 我和海濛都在北京,和大家聊聊职场,聊聊未来 (不能来参加的我们会有线上直播)。具体通知会在社区里发。 没加入的朋友,扫文末二维码进来。如果还不知道一土社区,看昨天文章《一诺:和情怀没什么关系》。社区收费哈,不过话说,一次活动就有俩麦肯锡合伙人和你聊俩小时,你说值不值。

下面这个游戏, 咱们也一起玩。

正文:

去年冬天的一个雨夜,韩国人李龙雨找到我,邀请我参加“上海种子”艺术项目。李龙雨乃是艺术圈的世界级大咖,现任喜马拉雅美术馆馆长,曾经是威尼斯双年展、光州双年展等世界级艺术活动的策展人。

深感诧异的我,一开始是这样回应的:您恐怕找错人了吧?老夫对于兵法韬略、奇门遁甲略懂一二,但是和艺术没有半毛钱关系啊。

李龙雨两杯老酒下肚,眉飞色舞地向我描绘项目的愿景:你不好奇2116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吗?想象一下,现在种下一棵种子,一百年后会长出什么?这不是通常的艺术项目,我们要用跨界的思维去探询…… 我们不但要视觉艺术的、也要哲学的、社会学的、建筑学的、经济学的、未来学的……. (此处略去5000字的专业论述,关于现代艺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将信将疑的我,去找偶像陈丹青老师请教。陈老师用极为纾缓、低沉的上海口音、几乎是叹息着说:“2116年的上海?我不关心2116年的上海。我更关心1936年的上海。逝去的风华……谁管他100年后的事呢?到时候我们都已经死了。”

好吧,不是特别具有建设性。但是“我们都已经死了”听起来很耳熟,是谁的名言?

嗯,凯恩斯曾经说过:“长期来看,我们都已经死了。”忽然这让我想到,同样是这位凯恩斯,曾经提出一个实验的设想:假如请每一个参与的人都从0到100选一个数字。如果你选择的数字,最接近所有人选出数字的算术平均值的三分之二,你就获得优胜。那么最终获得优胜的数字会是什么呢?(此处请暂停阅读,想一下你会选什么数字。提示:所有其他的参与者也会努力思考以求获胜)

凯恩斯本人也就是这么一说,并没有去做这个实验。但是后来《金融时报》真的拿出一笔奖金,征集数千名读者实实在在的做了一次。实验结果既不是不动脑筋的人会选的33,也不是“聪明人”推算出的0,而是13。

这个实验不是智力测试,而是试图探寻股票市场和人类群体理性的关系。有点意思吧?

于是我找了几个好友,一起开脑洞。几个理工男,坐在我家院子里,从春花烂漫,谈到夏蝉唧唧。从苟且、诗和远方,谈到乌托邦和反乌托邦,谈到黑客帝国和奇点临近,谈到技术要什么,谈到所有预测未来的努力都注定失败,谈到…… 一转眼几个月过去了。李龙雨有点焦虑。我看到他的微信或来电提醒,也开始焦虑。

直到有一天,某个哥们一拍大腿:“咱们说了这么多,都是科学技术思维,不是艺术思维!为什么不来一场行为艺术?”

“你是指,把我的大便装在罐头里展览,或者披上日本军大衣、挥舞军刀、在结冰的湖面上趔趄,这一类的?”

“不不,我的华生,我们需要上海做派的,要咖啡不是大蒜。要优雅、含蓄、狡黠。我们需要一款游戏。”

“太妙了,社会实验+行为艺术=游戏!一场群体的狂欢、带着智力的愉悦和神经的紧绷、散场时还要喘息着惆怅…… 讲真,谁来开发这款游戏呢?”

如同黑泽明的“七武士”,陆续到位的团队超过二十人:“用人工智能打败管理咨询”的创业科学家、跨界动漫和新能源的创业人、主业是“喵星人”铲屎官的游戏架构师、主业是“汪星人”铲屎官的新媒体广告人、脚踩Java祥云的码农、穿梭海峡两岸的平面设计师、英美名校的PhD群体(脑补“宇宙大爆炸”中的天才群像)、异次元的漫画师、大学校园里暑假闲逛的95后……

这么一帮纯凭兴趣的乌合之众,在月光下、在周末的午后频频聚在一起,倒腾什么?

提前剧透一下哦。

我们手作这款游戏具备放置类线上游戏的设计基因:可以玩一会儿就放下,美好的惊喜会悄悄发生;对于你的努力游戏给予即时反馈;可以与朋友比赛、也可以组织工会相互PK;想要排名靠前很烧脑;仅仅作为吃瓜群众围观一下、喷两句也很好玩。

同时,它又足够的“非典型”:游戏上线时间(即“行为艺术”的表演时间)仅仅10周,错过了就不会再来;可以发表评论、支持或质疑,类同“知乎”社区;神秘艺术家将观察所有玩家创造的世界(数字和文字)、挥洒成巨幅插画呈现于世人。

但是作为社会实验,规则怎么设定呢?举个小例子,设计团队注意到一个问题:早在千年以前,中国的艺术家就构想出“嫦娥奔月”的故事。而1960年代,这个传说成为了现实。古人这个对于未来的艺术憧憬一定会实现,可是漫漫千年中无从猜测什么时候会实现。与此类似,现下对于未来的若干传说应该也会成真,但是哪些会发生在未来100年呢?比如:

人工智能全面超越人类智能?

气候变化非线性加速导致地球不适合人类居住?

人类可以移民其他星球?

人类意识可以永生?

时间旅行成为可能?

又或者,你对于近期看得见摸得着的科学进步更有兴趣?比如刚刚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的反常霍尔效应和高温超导,以及母体血液中的胎儿游离DNA的发现。利用这些基础科学的进步,你可以在新材料或精准医疗领域找到创业的机会?

这些问题,你只有自己进入游戏世界,才能找到答案哦。

最后呢,还是要严肃认真的交代一下主创团队一以贯之的方法论,或许对于重新认识当下的各类问题不无裨益。

1、站在未来看现在,而不是站在过去看未来。

这个无用赘述。遗憾的事,不管是谋划企业的战略,设计组织的机制,还是教育子女,我们往往不自觉地被自己的经验所束缚:当下的痛点是什么?还有哪些弱项需要弥补?自己过去成功的经验是什么?背后的认知模式还是:立足过去,决胜未来。怎样才能形成新的认知模式:立足未来,布局当下?“玩出未来2116”可以看作是学习“未来观”的道具。

2、找到因果关系,而不是满足于相关性。

大数据分析有一个反直觉的指导思想:基于相关性即可得出足够好的结果,而不用纠结背后是否有因果关系(著名的案例是大数据驱动的自然语言翻译算法,并不需要学习两种语言各自的语法规律)。

而事实上,人类认知模式的最大误区之一,就是分不清因果关系和相关性。大多数时候,我们不自觉地滥用相关性的结论,而误以为掌握了必然的因果关系(比如研究成功企业做了或者没有做哪些事情,总结成基业常青的普遍定律)。即使是大数据,也无法保证在所有情形下,相关性能够作为决策的可靠指引。

埃隆-马斯克对于这种认知模式特别警惕,反复强调,要从严格演绎的物理规律出发,而不能从“类比法”出发思考问题。

“玩出未来2116”的核心构件是未来100年的“科学树”。对于未来的技术想象必须基于基础科学的进展,这就从源头上保证了玩家所有的创业构想,都是基于因果律的演绎法思维。

3、个体预测未来,还是大规模的群体“涌现”智慧?

我们相信,任何专家、或者小团队,对于这种超长时间跨度的预测都无从措手。但是,似乎可以推测基础科学在未来100年的进步时间表。如果成千上万的人,基于这些“开源”的基础假设,试图去想象基础科学的进步带来的技术创新机会,是不是可以“涌现”出一个更高的智慧?

不管最后涌现出什么,十月十二日开始的这十个星期,必须是想象力的狂欢,让你站在科学和艺术的交叉路口,过把瘾。

玩出未来2116,约吗?

点击“阅读原文”扫下面二维码即可体验!

——完


一土终身学习者社区第三次开放

社区第三次限量开放 1000 人,只剩大概一半名额了。

一土社区是什么?

看看一诺昨天写的文章《一诺:和情怀没什么关系》。

一土社区能给我带来什么价值呢?

只和靠谱的人一起玩,神奇的事情会发生。下面给大家看几个例子。

每周一次的嘉宾讲座:

我们已经办过的:

一诺分享在斯坦福商学院参加了一周的针对WEF Young Global Leader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教育板块的内容和心得。

律所合伙人Karen给大家分享“3C Forum 直击中国学生最大的职场挑战”。

儿童教育作家三川玲给大家分享“为什么中国孩子行为上无法无天,思想上却缩手缩脚”。

博物馆达人乐乐和大家分享“如何带孩子看不一样的故宫”。

前外资咨询总监圈圈和大家分享“如何快乐且有效地学习”。

……还有更多精彩的嘉宾讲座,大家在一土社区里都能看到全部内容。

我们即将要办的:

1.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张海濛和一诺分享“聊聊职场,聊聊未来”。

2. MIT博士小飞机分享“从科学家的角度看儿童科学教育应该教点啥”。

3. 罗德学者月 -- 去年首批中国国籍的 4 位罗德学者,10-11月全都会在一土社区做分享,讲述他们的成长历程。(分享不代表罗德奖学金,是获奖者的个人行为) 。

4. 体系化的家长学校。

之后的嘉宾名单里还有清华美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徐迎庆老师、作家六神磊磊、戏剧导演叶逊谦……

用户自发组建的兴趣群

给大家看几个兴趣群的聊天截屏:

华章发起的沟通、写作、思维方式训练营

华章发起的这个训练营会以布置相关作业、互相点评讨论、一对一线上线下实践等方式,来帮助大家系统化地学习沟通、写作、思维方式这几个核心能力,是社区里非常受欢迎的群,被很多人说直戳内心,改变自己,大家可以看看下面群友的真实感想。

还有一个神秘有趣的“吊打”活动,参加过的人都赞不口,这次加入社区的朋友圈恰好能赶上“吊打”活动第一次在社区层面举行,快来参加吧。







圈柚群_思维学习

资深咨询师圈圈在群里每周给大家训练思维类的作业,每周还会专门开一场讲座进行作业分析、点评、答疑。不少用户反馈通过圈圈群里的训练,结构化思维和其它思维的能力正在不断提高。


社区的价值就这些吗?远远不止,看看一诺过去写的几篇文章:

一诺:和情怀没什么关系

颜宁:我反对终身学习

一诺,颜宁,六神磊磊,三川玲… 要干什么?

一诺 | 最后这 300 个

社区进入方法

下面是操作指南。 不过要先说清楚哈,社区年费是购买虚拟商品,一旦缴费进入,不支持退款。 所以想清楚再进来。

1. 扫下面二维码,下载磁场App,并微信注册账号(不建议使用邮箱注册)。

关于磁场APP的介绍,详细请看文章《磁场,好用的社群工具》(好多新功能,这文章该升级了)。

下载链接:http://a.app.qq.com/o/simple.jsp?pkgname=im.mixbox.magnet


2. 保存“一土终身学习者社区”二维码至手机相册,如下图。

3. 进入磁场APP并登陆,选择“扫一扫”,从相册中选取“一土终身学习者”社区二维码,选择相应的身份,微信支付后进入社区。

收费:

普通渠道 2999 元/年,同时我们会在社区内给每个现有成员 2 个邀请码,通过邀请码加入立减 500,同时邀请人获得 100 元回馈,记得在选择身份的步骤选“学习者(有邀请码)”。

海外用户怎么办?

实在不好意思,海外支付通道我们正在研发中,目前只能使用微信支付。建议您先想办法请国内的朋友转账相应数额到您的微信钱包中,然后根据以上方法支付进入社区。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关于一土社区的信息?请看下面的相关文章吧。

付费之后,怎么玩?

如何进行知识管理?5年印象笔记控的全部经验

靠意志力学习的都是耍流氓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读经典老文章,发送 m 或者点下面的菜单。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请回复「投稿」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