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非典的那一年,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充满了不安,甚至是恐慌。
但对于何强来说,那一年是他职业生涯的新起点。他加入北大青鸟——一家国内领先的IT教育培训机构,并借此进入了教育培训行业。
在北大青鸟干了4年,而后,他作为联合创始人创立京翰教育,专注中小学1对1个性化教育。在京翰被收购后,他又到同样专注于1对1辅导的巨人教育担任副总裁。
在创立三好网前,何强已在传统培训行业干了11个年头。他对培训机构可以熟悉到这样的程度:每到一个地方看完一个楼、一个房间,他马上就在脑子里有一张规划图,要新开一个机构的话,办公室应该在哪,前台在哪,休息椅又放哪。
也正因为熟悉,他意识到线下培训机构有不可规避的结构性缺陷,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过高的房租成本无法降下来;二、需要固定的人员配置,每个分支机构都需要校长、教务主任、咨询主任、前台、出纳等,人工成本高昂;三、房屋空置时间长,周一到周五利用率太低。
担任巨人教育副总裁时,他常到车库咖啡——那个互联网创业者扎堆的地方。也是在那里,他意识到,线下教育结构性的缺陷也许可以通过互联网解决。
就这样,他放弃了当高管时那种惬意的生活,再一次投入到创业之中,这就是三好网——一家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在线1对1教育的个性化服务平台。
三好网的坐标是北京中关村的紫金大厦,传统教育培训机构扎堆于此,走进大厦,感受不到互联网的气息。
何强曾经创立的京翰、齐进法语等线下培训机构,都在同一座楼里。“所以这个楼我们很有感情的,物业一听说我们又要创业了,还说要支持我们,在房租上给了优惠。”他说。
在互联网创业圈,有一本著名的书,是来科思创始人鲍勃·戴维斯写的《速度就是生命》。说的是在互联网行业中创业,必须快速积累客户、快速融资、快速成长。在现实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2年时间做到10亿用户的,一年多时间估值达到几百亿的。
但是,三好网的发展速度,看起来并不那么互联网。
2014年6月成立,但是2015年5月产品才正式上线。足足一年时间里,三好网在做什么事情?何强给出的答案是:研究一款名为“好学宝”的硬件,构建线上的教学环境。
如今即使是线下的教学,也大多实现了电子化,老师一台电脑一张嘴,就可以开讲。而把线下教学情景移植到线上,本也可以如此,为何还要费尽心思去研究硬件?
“我也不想做硬件,模式太重,而且坑太多。”何强说。
但他还是做了,原因在于,在教学场景的构建中,只有老师动手板书,才能形成与学生的“强互动、强牵引”,也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他的这个结论并非凭空而来。他曾到德国、法国的小学去考察,发现这些国家电子化教学的普及程度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相反,培养动手写的能力是其教学中一个核心的部分。
何强也曾在国内做过多次教学实验,前后两堂课,前一堂老师用多媒体手段讲课,后一堂老师则用传统的板书,再通过随堂测验发现,板书的效果要更好。
经过这些调研,他总结出对“好教育”的描述:一是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第二就是动手写。
怎样才能在在线教学中阐释“好教育”的内涵,三好网正是通过“好学宝”这个硬件去实现的。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手边各有一个“好学宝”,它内含一个高拍仪,可以清晰地拍下双方在纸上书写的过程,还有一个前置摄像头,师生间可以看到彼此的表情,进行互动。
在学生通过PC或笔记本学习的同时,家长还可以用手机进行旁听,了解课程进展。
“这么一个硬件的研发难点在哪里?”我们问何强。
“客户体验。”他说。在这个硬件上,有三好网的多项专利——这也让三好网成为国内在线公司中“应该是”拥有专利和发明数量最多的公司。
在线上课,传送流畅是最重要的。上课时是4路视频、2路音频、1路文档的传送,只要网速达到10KB,“好学宝”就能做到不卡、不延迟、不模糊,非常流畅。秘密就是“好学宝”运用了压缩芯片,通过硬件压缩、软件客户端解压缩来实现传输效率、速率。
其他的,看起来最不可能出问题的USB接口也是三好网的一个专利。学生在线学习,一学就是一两个小时,硬件持续工作,USB接口以下的线下垂时间长了以后就会松掉,有可能造成掉线需要重启,这样一来就影响了上课时间,而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恰恰是最宝贵的。
何强给我们的感觉是很像老师,说话语速虽快,却会在关键节点上停顿一下,就像老师在引导学生回答下一句。他又像媒体人,热衷于做访谈。早在2006年,他就做过一本杂志《考试状元》,访谈了很多高考状元,去总结发现高考状元的特点。
而当三好网成立后,做社群和内容的运营,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并且成为了三好网拓客的秘密法宝。
不管是做线下还是线上教育,老师和学生从何而来都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在老师这一端,三好网成立了一个教师帮俱乐部,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永福亲任理事长。这是一个第三方公益性质的教研交互的平台,由三好网发起运营,为老师组织一些教研活动。
说到老师的来源,何强坚持两点:一、不找在校大学生,因为自己会学和会教别人是两码事;二、不找公立学校的老师,因为这部分老师往往还是一对多的思维。
目前三好网的老师基本上都是职业的培训教师,或者称之为独立的培训教师,他们此前在培训机构中积累了丰富的1对1的教学经验,但受制于线下机构的弊端——比如,成本高,但给到老师的酬劳并不高,培训教师群体的专职化程度在减弱。
而在线教育就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何强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三好网一节课的价格是线下培训机构的60%到70%。目前三好网与老师的分成比例是三七开,而在线机构的老师一般只能拿到课时费的30%~35%,也就是折合起来,老师比线下要赚得更多,但相比线下,家长就少支出了30%到40%。”
这两年,互联网教育大火,即使处于“资本寒冬”,在线教育平台融资态势并不减。今年上半年,互联网教育行业共发生了87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超5.5亿美刀。
但是烧钱拓客、营销成本太高,也成为在线教育平台后续发展的一个瓶颈。令我们意外的是,三好网经过一年多的运营,稳定付费学员达到1万多人,但是获客成本只有几百块,仅为同行的1/5。
何强的经验还是做社群运营。三好网目前运维了45个微信公众号,为七大媒体平台提供有质量的内容,而三好网的学生中,60%都通过自有的平台实现导流。
何强做过职业教育,而后涉入K12教育领域。在他看来,K12显然要比职业教育更难,而在K12教育中,语言类培训要比针对应试教育的培训容易一些。
在做三好网之前,他做了大量的调研,囊括全球范围的与互联网相关的教育公司,并且做了详细的分类和分析,之后才确定做三好网。
△ 何强曾经调研了全球接近500家互联网教育公司,分析结果浓缩在了这个长卷轴中
在与何强聊天时,他说到的两个小故事很触动我们。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三好网的第一笔融资,是来自于磐谷资本1300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这笔融资非常速度就谈好了”。而这与投资人本身也受困于线下教育不无关系。
投资人说,自己周一到周五反而很轻松,一到周六,一大早就起床陪孩子去上培训机构,而当孩子在学习时,自己在外面等,百无聊赖,常常感叹,这教育制度怎么这么差。
“所以我们创立三好网时也建立了一个理念:如果辅导不可缺少,我们就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方式。”何强说。
第二个故事则是关于地域,三好网的学员中,除了一二线城市外,三四线城市用户也在迅速增长。其中也包括了来自农村地区的学员。
何强自己就来自于农村,是四川南充人,肤色一看就是四川人特有的白净。在过去,农村的孩子根本不可想象可以请一位大城市的老师给自己辅导,但是通过在线教育,通过三好网,他们实现了。
教育、医疗两个行业有其相似之处,均因为资源分配的不均而饱受诟病,而互联网的运用,正在试图改变这个局面。
但是作为教育行业老兵,何强反反复复提到一点:互联网教育的实质是教育,而不是互联网,所以一定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启迪智慧的事情,宁可慢一点,先慢后快”。
和何强访谈的时间是8月中旬,当时三好网已经就已经完成了全月的招生计划,何强的要求是控制节奏,而宁可把工作重点放在硬件的建设上,希望产品尽快从“能用”步入到“好用”,直至学生“爱用”的阶段。
在天使轮之后,今年1月,三好网获得了由亦庄互联领投,沃衍资本、金百朋资本、磐谷资本跟投的75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
目前,三好网营运情况良好,从七月份开始就已经有现金流的盈余。
“后续还有哪些融资的计划?”我们问何强。毕竟,面对K12的1对1教育这个预估达到3千亿的市场,像三好网这样面向刚需,且运营较为稳健的公司,绝对是投资人眼中的香饽饽。
他说:“坦白说我个人不是特别喜欢聊这个话题,我的性格有点保守,还是觉得应该立志于培训和教育服务的本身去做好。教育产品本身它涉及到用户的切身利益非常大,我们的责任感也很大。所以我觉得教育创业在前期适度慢一点,把用户的核心诉求看的重一点,把个人的、机构的利益看的适当轻一点,把事情做的稳一点,可能会好一点。”“所以,我就傻傻坚持、务实前行吧。”
“三好网‘三好’的涵义,是‘三好学生’之意?”这是我们问的最后一个问题。
何强的回答是:“‘三好’不是指三好学生,而是指老师好、学生好、家长好!”现在,他带领着三好网的伙伴们,正在朝这个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