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钱皓频道
从VC视角观察互联网新趋势,分析背后原因与影响的新媒体分析平台,已有80多万互联网从业者与投资人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机集团  ·  共享未来,国机与您相约进博 ·  昨天  
国机集团  ·  共享未来,国机与您相约进博 ·  昨天  
Carbon Research  ·  Small | ... ·  5 天前  
助研空间  ·  地学部44人!2025年院士增选双一流高校储 ... ·  6 天前  
科技日报  ·  成功对接! ·  6 天前  
科技日报  ·  成功对接!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钱皓频道

陈悦天:关于VC该不该干的争论,我的一些经历和想法

钱皓频道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6-10-27 18:07

正文


作者:陈悦天,本文授权转载自陈悦天老师知乎专栏,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转自:42章经(ID:myfortytwo)




听说你们吵起来了...(详情见延伸阅读)


我赶紧过来,凑个热闹。


2016 年 10 月 24 日,就是开心麻花在海淀剧场为 28 日驴得水开画办首映礼的那一天,我独自在剧场外买爆米花,收到曲凯君的微信,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现在的 VC 行业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他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同学们都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好罢,我还是来说说吧。


入行 5 年多了,好快


11 年的 9 月,我每天生活在被老板踢屁股的环境里。

“ V 君,这周看了哪些公司?”


“ A 公司想看,但是没约到...那个老板鼻孔朝天,牛得不行,旁边还老带着一个口红很红身材很好的女秘书,一看就很不靠谱。还有 B、C、D,对方说下周联系。”


我当然不敢告诉他是因为我胆子太小,脸皮太薄,话术太差,电话拎起来讲不到 5 分钟就不知道该问什么,结果对方 CEO 找了个借口把我的电话给挂了。


“啊?你是复旦大学毕业摩根士丹利出身的吧?”老板一定非常后悔被我的简历给骗了。真的要谢谢他的仁慈,尽管我没用还是没把我直接开了,每个月付我工资。


我当时每天都会面临这样的诘问,办公室里只有 3 个人。老板训我的时候旁边的同事就双手抱叉胸前,迷之微笑着旁观我的窘迫样子。


2010 年和 11 年的 VC 市场是群体性癫狂,中概股猛上 NASDAQ,很多之前的投资终于开始产生退出期望和实际回报。


新基金募集,猛招人。移动互联网大风口,智能手机出货量和渗透率年对年几倍地增长。


面对前所未有的产业大浪潮,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抓住最多的机会,市场里的基金也开始改变打法,“人海战术”的萌芽就发生在那个时候。


原来一定要名校 MBA、金融背景的工作,开始要招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和工程师了。


现在各基金中较为重要的一些中层,大家差不多入行的时间都在 11 年左右,我也很幸运地那个时候混进了这行。


那真是战斗的年代,每天人都生活在“这里冒出来一个公司,我一定要去看一下联系下”。不然可能明天案子就被别家基金抢了,天天在近距离拼刺刀。


甚至说某些竞争激烈的基金,早上分析师 A 打电话过去约后天见面,下午分析师 B 过去约发现同事已经约好了,直接跟对方说晚上见一面吧。见完后凌晨项目简报就发给了合伙人,项目算自己的。


长期处在高节奏战斗状态的人,其实反馈周期是很短的。因为多巴胺的分泌就在过 IC 的那一瞬间,每个月都有小高潮,红光满面。


可不像他们说的,VC 基金的反馈周期是7年(5+2)。推的项目肯定有亮点,但最后能不能退,那 TM 都是合伙人的事好不好?


我们就是每天不断地见人见公司,深入田间地头、穷街陋巷、居民小区,找到别人找不到的优质公司,磨破嘴皮劝说对方选择我们基金。


反正我没有决策权,没权力自然也没有责任,我的工作是保证合伙人看到最多最全最正确的产业图谱。


但是2014年之后发生了什么?


新投资热点一个又一个,知名 FA 创业开新 FA 公司,大量资金涌入,大量人才涌入,工具化网站和服务层出不穷,一级市场信息流通效率极大提高。

导致两件事情:


① VC 们一线分析师和投资经理的工作量是降下来了,每天推过来完整 memo 和 BP,项目亮点写得清清楚楚,都可以直接发合伙人了。


② 越是后期看得清楚的行业越不缺钱,只有通过给高价和大资金才能进入头部公司,所谓的行业稀缺资源越来越少。


但是,这个世界的道理从来就是:别人需要你,你才有价值,多小的需要都有价值;不需要你,你就完全没价值,0。

别人把你的工作都干掉的结果就是你最后没工作可干,可有可无却躺着赚大钱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大写的两个字


焦虑


创业公司 CEO 们的焦虑现在已经蔓延到 VC 了,别说一线分析师了,中层甚至高层都有压力。


观察一个市场是否处于瓶颈和下行周期,人员流动是很好的指标。有很多小伙伴 2016 年的上半年跳槽和转行了,很简单,因为做不出成绩啊没增长啊。


我原来一年做 10 个案子,每天看新公司,每月看新行业,每次看完新行业都能投出项目,隔半年前面投的项目就下一轮了。


现在我一年 1 个案子,我每天看的公司都一样,没什么新意。我觉得自己很没用。


说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你家狗狗从前每天在外开心地撒欢。你从今天开始把它关在家里一周试试,它一定把家里所有能撕能咬的全给你弄得一地鸡毛。


弄累了就会抑郁,然后长胖,带兽医院一看,脂肪肝。这就是大部分战斗年代过来的VC中层们现在的感觉。


你知道是什么东西治好了我的抑郁情绪吗?我告诉你,是《守望先锋》。每 15 分钟的高潮,特别是当我把大锤用得像源氏,把对方一次次撞扁在墙上的时候。


Veteran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


多惨,最怕就是自己变成“生于 7 月 4 日”里的老兵。


合伙人们没压力?就算募了大量的钱在手,这个市场,他敢投吗?投哪儿啊?真趋势还是假趋势啊?投了之后谁接啊?啥时候退啊?不投的话 LP 们不找他麻烦?“丫我们钱都给你了,你忽悠我们的时候说年 IRR 25,就你这样还 25,你 250 吧?”


一家机构其实也只有合伙人和非合伙人的区别,中层如果不是合伙人,心态就还是不能一模一样。


合伙人募资的时候,把自己的名字押在公司招牌上,把老脸拍在LP前面求着要来钱;分析师、投资经理、VP、总监做得不好还能换家机构,合伙人做不好就直接在这个行业出局了好不好,没有 second chance 的。


现在这个市场乱投,搞不好很有可能这会是合伙人们的最后一支基金。


有得这样,真还不如创业开公司,做些实打实的生意,赚赚钱,让天使 VC 们支持你初期资金。


你最起码初期可以有钱雇人租房子,除了股权还说不定有工资拿。


但,机会在哪儿呢?


所以说,又不是你一个人焦虑,焦虑焦虑,就习惯了。


继续说说以前的事情,分享一些人生的经验


渡过第一段找案子看案子的门槛期,又过了段时间,打完电话什么都没有后续,又被老板继续踢屁股。


老板发现我为了完成指标老是想各种方法忽悠 CEO 们和我会面,提问的现场极其猥琐,实在是有损机构形象。


于是下令:“以后不准打完电话就不 follow,要给对方办 3 件事情或者出 3 个主意,让 CEO 觉得拿出这 1 个小时给你交流是值得的。”


直接跑到公司去拉信息绝对要不得,拉了一堆信息,行业 snapshot 做完了结果下次再要做就没人愿意见你。好的案子从天使跟踪到 B 轮都是值得的,周期可能跨越 2 年。


会议的当场如果连讨论都没有发生,证明自己货不够多,连观点和论据都给不到对方。


从那开始,你们才能看到今天写行业观点观察,和 CEO 聊天不再猥琐的陈悦天。


所以我见过的 CEO 们你们千万别不好意思,别觉得我是资方就不能多麻烦,我恨不得你们每天麻烦我。这样下次我再过来找你的时候我就不用再腆着脸了。


力所能及我能帮你办了就一定尽力帮你办了,请把我当作你们的商务来艹吧。想不太明白、需要更多的行业信息做决策或者仅仅是需要个人商量或心理按摩的时候,也可以来找我。因为我深刻地体会到 CEO 们做决策的时候,有多么抓瞎和孤独。


一级市场的竞争很早就不是资金层面和信息层面的竞争了。


战略规划能力和跨界的资源对接能力头部企业都需要。我们VC本就应该是带着资金来帮公司免费做战略咨询的。


CEO 每天低头看路,落地执行,忙得连目标是哪座山头都不知道。投资人每天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其实真的可以很好地匹配起来。


只是有的时候是CEO认识不到这种价值,有的时候是投资人自己认识不到这种价值。


投资最怕的就是做到最后只剩钱,但你还有你的知识呢、智慧呢,你还有你的朋友和小伙伴呢,你还有你的嘴和你的脚呢?


就算提供不了战略洞见,你最差还可以帮他介绍生意。他就当花了1个小时的聊天时间雇了一个不要钱的兼职销售。


大环境很糟,新机会可能没有,我们都只是一个行业大背景下的一个小缩影


巴菲特老师教导我们:人生最重要的是找到足够长的坡和够湿的雪(哦当然你还得活得够长,这句是我加的)。


我深刻认同,也把这个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明白我们都要做时间的朋友。但是我也有些不同的思考。


一个成功企业,一个投资人,一家机构新厂牌的树立,依赖于一个大的产业浪潮,非常明显。


移动互联网的大浪竖起了经纬真格险峰工场的厂牌,互联网金融竖起了源码的厂牌,O2O 谁的厂牌都没竖起来,因为是个伪趋势。


在一个大浪起来的过程中,某个机构覆盖做得好,抓到一批好项目,厂牌也就起来了,负责这个领域的人也自然起来了。


要是有幸在 3~5 年的周期里投得进又退得出,有公司上市,那基本机构就可以持续运转了。


但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的各种趋势和大浪的持续时间变短了?趋势和方向以极高的速度兑现,然后就急转直下了。


端游公司成长周期十年,页游公司五年,手游公司两年。

视频点播十年,移动直播一年?


这大家还玩毛?


在这种环境下,投资越来越像赌博,标准刀口舔血。


我那天看到摩拜和 ofo 的融资都惊了,6 个月 4 轮?迅速从 A 轮走到 D 轮?

初创公司没有足够时间发展和积累,迅速被过量的资本堆积。但是资本也没办法啊,我不投这个我投什么呢?我为什么要做冤大头非去投那些死贵死贵的项目呢?


上面这些情况,其实都是基础设施和生态完善导致的。


到了 2016 年,互联网行业人才遍布全中国,本身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成为一项通用技术,渗透入所有的行业。


这样新的创业公司在技术层面的壁垒就会迅速消解。


而2014年后出现的各种VC行业的服务可以迅速拉平整个市场出现的新投资机会。


我想表达的是,没有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更新,没有超大规模的用户习惯和场景迁移,是不会出现新的平台级机会让你来抓住所谓“鲸鱼”的。


就是说,你假设的那个超长的坡可能是不存在的。


移动互联网已经做到随时联网、碎片化消费了,场景还能再切得多细?


技术是指数型增长的,且基础设施太完善了,所以每次机会窗口只会越来越短。


没有超长的坡,新的平台级公司无法诞生,新的投资人和机构厂牌自然也立不起来。


从过去推导未来的思考方式可能是种幻觉,我们更多生活在混沌之中,未来无法预测。


历史不一定重演,不要太抱幻想。


80 年代的改革开放可以重来一次吗?现在的环境还能再造一个联想集团吗?打败 QQ 的历史机会只有一次,腾讯的对手一一败下阵来,最后他革了自己的命。


历史还会给你第二次机会吗?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唯一能做的还是得相信自己、靠自己


前面可能讲得太悲观了,不过我们真的正在穿越一个寒冬,而应对寒冬最好的方式就是冬眠,休息,静止,等待下一个春天。你跑出去扑腾,热量消耗太快血条狂掉。很多人就死在了黎明前夜。


没有什么行业和职业不经历高潮低谷的。


04年考大学填志愿的时候,我的同桌有天悄悄地凑我耳边说,你知不知道会计系毕业了之后考 ACCA 和 CPA 可以去大公司做财务总监?一年轻松10万哦。


当时我排在高中食堂的拉面窗口,一碗牛肉拉面只要 3 块钱。我的书包里只有 10 块钱,还要盘算着放学去网吧的钱够不够。


06 年的时候,我听我的学姐说 ,你知道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吗?毕了业就有5000 一个月哦。我顺着四大找到了投行和咨询公司,从那时立志要进投行,因为我妈说如果 08 年毕业没有年薪十万就得跟她出国去日本读研究生。


09 年的时候在摩根做码农,UED 兴起开始混产品经理圈子,发现还有一个地方叫 VC,也能去哦,可以在会议室里面拍脑袋或者拍大腿改变一个行业的格局,牛逼得不行。


VC 行业现在面临得状况,很难说不和当年财务会计、金融商科、四大、投行、咨询一样。而且很难说这一波过去之后能够再回春。


我说远点儿,如果技术的革新这么快,人工智能、大数据、深度学习、机器人的浪潮有这么快。


那大家还工作个屁,你怎么可能干得过机器?还是自动学习、自动纠偏和自动工作的机器?


是不是该提前想想,到那个时候,我们作为“人类”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生态系统足够完善的时候,人才散落于整个生态之中,通过生态里的基础设施做出成绩。(最好的例子,微博大号、微信公号和 youtube)


生态系统不完善的时候,人才向公司聚集,因为公司其实是个小生态,那里有做业务的资源。(比如电视台体系)


但是不管在大生态和公司里的生存,人与人之间都要比拼自己的观察、洞见、创意、计划和执行力。


在公司里面,获取资源和权力中心的信任及支持,本身便是一种能力,不然如何解释同一家公司里同一个行业组里有人做得好有人就做得一般呢?


老板偏爱,给资源给空间,就是单兵能力的体现啊,只是很多人把这种偏爱认为是天生的客观“运气好”导致的,而不愿意解释为其实也是单兵通过主观努力获得的。同样给两个项目经理谈话时间,为什么有的人就讨人喜欢,有的人就让人无感、记不起来第二次,还是能力差异,大家不知道三国志游戏里面有一个数值叫做“魅力”吗?魅力魅力,魅惑之力啊。


我的结论还是要做别人不能做之事,做别人不愿意做之事。


时代永远属于强者,在同样的改革开放环境里面,为什么有的民营企业家能成,更多的生意人只是炮灰呢。


做得不同不一定能够活,但是做得一样一定得死。


做每个行业都想想你可以比同行多做些什么?做得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


项目公司钱投进去之后就是漫长地煎熬,你只能陪着 CEO 一起想办法,把自己变成半个创始人股东,该拉生意拉生意,已经上了贼船了,下不来了。


所能抓住的,只有当下。


在这种情况下,你要保证两件事情:


①有足够好地现金收入保证你自己和你的家人能够过上衣食无忧地生活


②好好思考,积累真正属于自己的资源,而非依赖一家机构,甚至不是依赖一个行业给你的红利

拥抱梦想,学会乐观


我很幸运,赶上了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浪潮,也幸运地在前机构的支持下投了若干高速发展的文化传媒项目。


人的成功是各种因素综合结果,需要时代大浪潮,需要所在公司平台支持,需要个人思考和努力。


我们经历的只是经济大周期的一部分,一定得学会苦中作乐,心怀理想,就是骗自己也得骗。


做早期投资的都没有乐观心态,相信未来的无限可能性,那真的别干了。


说到这里,我脑子里出现无数的场景:


可能是半年前写给翻翻动漫石沉大海的邮件,突然一天下午收到了回复;


可能是那个炎热潮湿的夏天,Bilibili 杭州滨江办公室散落一地脏兮兮的网线;


可能是交大创业中心,崩坏学院米哈游大开间办公室中间大桌子堆得一人高的轻小说;


可能是淅淅沥沥的清晨细雨,南京乌衣巷里烟雾缭绕的古琴教室,刚刚睡醒的米子;


可能是 SNH48 坐不满三分之一观众的剧场,背后是空荡荡的座位。


推荐大家去看一下《半泽直树》,我们现在需要鸡血,看看金融家的使命到底是什么。


是配合大财团,蝇营狗苟,争权夺利,中饱私囊;


还是去找到勤勤恳恳的人才和最尖端有前景的技术产品服务予以支持,使这个世界再变得美好一点点?


金融行业是关于预期的行业,本就是依赖“希望和梦想”的行业啊!


就算如果没有什么梦想可以完成,最起码我可以每天给你们讲个笑话,大家开心总比不开心的好,不是吗?


>>>>延伸阅读


为什么我不做 VC 了?


作者:曲凯


关于过去六七年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演进,我总喜欢讲一个事情:


从 “纯移动互联网工具(典型如搜索引擎)” 到 “社交” 到 “电商” 到 “O2O” 到 “B2B” 再到 “消费升级” 和 “文娱内容” ,这是互联网元素在逐渐减少的过程。


纯互联网工具时代,100% 的互联网元素。到了消费升级和文娱内容,其中的互联网元素大概还能剩 2%?


像消费升级里的典型“三只松鼠”,我觉得借助得更多是概念,类比一下,没有移动互联网“脑白金”也一样能火起来。


像文娱内容里的典型《奇葩说》,我觉得借助的更多是新意,类比一下,没有移动互联网《快乐女声》也一样能火起来。


互联网核心的连接、交互或技术等,在这两者身上都找不到太多印记。


但话说回来,为什么这会是一个问题呢?


我们知道,VC 投资的原则之一是:


投资的目的就是投独角兽,找鲸鱼。


那么为什么互联网公司里容易出独角兽呢?因为在连接这个属性之上,互联网具有天然的快速扩张性(scalable),又基于技术门槛、网络效应或规模效应这三大护城河,互联网公司天生具有一种长期的垄断属性。


内容是短期易传播,长期不可复制、又难以垄断的,消费品短期难传播、长期可复制,却一样是难以垄断的。


所以,《奇葩说》再火,马东打造的第二款节目《饭局的诱惑》也是没有什么声音。“三只松鼠”再厉害,也还是会有“良品铺子”打出来。


这当然不是说这类公司不是好公司,他们已经是非常好的投资标的,但本身这样的公司已经少之又少(要么起点很早、要么起点很高),所以哪怕没有很好的护城河,也能发展到这个程度。但长远来看,仍旧会有竞争和留存的问题。


所以,这都不符合 VC 找独角兽的典型投资风格。


互联网因素少了,潜在独角兽也就少了,而年轻的 VC 从业者同时却多了不少,从供需关系的角度来说,现在做 VC 也不是个好选择。


所以这就是我不做 VC 的第一个原因,在市场处于交替期、本身不那么理想的时候,继续做 VC 会让自己的学习曲线变缓,那么在这个时候转身回到行业内做些更实在的东西,也许能够更好得为自身做好准备。


其实,在我做 VC 以前,一直觉得 VC 最看重的是判断力,但入行以后,发现最入门级的其实是 Social 能力。


如果把所有的创业项目比作一个金字塔,每上升一层就是融到新的一轮的话,那么能投到最上层好项目的前提,是能看到最底层绝对多数的项目。


首先能看到,才有机会判断,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所以 Social 能力在前,判断能力局后,而在这方面 VC 比拼的就是人脉和信息,所以新入行的这一波年轻 VC 迅速变得 FA 化,而很多 FA 则直接变得房产中介化。总之,大家都是销售。


靠信息不对称的行业永远是最让人心累的,而且很多时候平台给你的一些东西,会让你产生一种很强的错觉,感觉是自己拥有的,比如很多所谓的人脉、信息,但其实这些都是因为你的平台和身份而得来的。


比如经常有很多行业资深从业者,因为要创业,坐到我对面像被我审问一般地刨根问底。但只要换任何一个场景,他们就应该是我的面试官才对。所以,很多时候,我总有一种“我何德何能啊”的感觉。


再者,VC 投资成功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在小概率事件之下,经验、理论和运气的差异度会被无限缩小。如果一年只出一家独角兽,那么怎么分得清判断力和运气呢?


如某位合伙人评价现在的基金小朋友时所说:“现在一些 Entry Level 的 VCer 完全是碰运气,碰到一个好项目就成了,但其实问他为什么投,他讲不清楚,问他为什么成,也讲不清楚,问他能通过这个经验再去找哪些其他可能成的项目?他就更不知道了。”


所以,这就是我离开 VC 的第二个原因,销售属性太强、主要依靠信息不对称,却并不能最好地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而且也难以积累真正优质的人脉。


当然,我始终觉得 VC 是个有价值的行业,也始终觉得好坏都是因人而异的。我也不觉得未来几年毫无机会(就好像直播或自行车这种突然冒出来的风口一样,我相信类似的小风口还会出现)。


但是我同样不觉得这是一个最适合“年轻人”做 VC 的时代。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之前在经纬、现在在 熊猫TV 的庄明浩老师,我发了条微信问他“你怎么不做 VC 了?”


他说:


“一级市场的投资尤其是早期投资,其实最后都是看“命”的,当然这里不是迷信,而是说早期投资人在选择创业者的时候其实往往都会有倾向,这种倾向的缘由就是投资人自己的性格,成长的经历和世界观这些;


所以很多人说一个早期投资人能投资到什么项目,老天其实早就定好了。而做VC的人,因为每天都面对人性赤裸裸的考验,所以做久了之后你其实特别能了解自己,自然而然你也就大概知道能够投资到什么样的创业者和项目,当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朗的时候,要么就是你离成功很近了,要么也就是该离开这个行业了...”


看完以后,我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心疼庄老师。。。


在此也谨祝所有创投圈从业者们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回复


1)至少要在行业里做10年、20年才能真的看透?


这个观点本身我是赞同的,但为什么一定要是连续的10年、20年?而且尤其是对于我所说的“年轻人”来说,10年实业经验,加上10年投资,我认为大概率是比20年投资来的更有益。更何况,我完全可以2年投资,5年实业,再来20年投资?


我觉得不管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根本都是找到事物的本质,投资是一种方式,实操是一种方式,FA 又何尝不是。投资是我长久来说最喜欢的事情(我甚至不用把投资当做一个工作或行业),那拉长时间维度来看,我就要做更多有益的事情来补足。引用一段类似的话来表达我的这个观点就是:


“你 plan 自己的 career 时,要给自己足够长的时间,比如10年。然后再想,你要成为这个领域最 top 的 3-5 个人,你需要有什么样的经历?”


那么我个人的观点是,作为一个没什么行业经验的年轻人进入 VC 行业,连续做10年、20年,并不是对这个问题最优概率的解答。


2)VC已经是很理想的职业了?


VC 已经是很理想的职业了,优点很多人都讲过了。能做 VC 本身就是上了快车道,做出暂时离开的选择也是我个人的问题。我习惯性地追求极致的成长曲线,对时间投入产出比的要求甚至有些偏执,所以希望做的每一个选择都能效益最大化。虽然有的时候结果可能不是这样,自己也经常会吃亏。比如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经历一个行业的低谷确实是能学到特别多东西的。所以这个选择和理由其实都是很个人化,让很多人感到不舒服,我觉得也很能理解。


总的来说,我还是在对人生做发散的阶段,而人生确实是需要收敛的。这点是我自己总反省,并且要努力去矫正的。对于那些已经在行业内很多年,哪怕是应届生进来,但有很好的悟性和起点,做好了准备,并且愿意一直做 VC 的人来说,我其实真的很羡慕大家。


3)真正懂投资的都不是靠运气?


我觉得理论和逻辑框架是异常重要的,而很多时候这些东西又来自于经验。但我也是一个更多强调大势、而不是个人能力的人。个人能力很重要,但不能抵抗大势。


所以,我觉得真正有经验、有理论、有框架的人,所做的事情是在运气来临之时,尽量无限大的去放大抓住趋势的概率,但概率再高,最终也离不开运气和势这个基础。


4)销售导向和信息不对称在所有行业都存在啊?


是,类似销售能力、沟通能力、逻辑思考能力等这些看似最基本的能力,会在职业发展的后期越来越重要,反而很多 hard skills 的重要性会越来越低。


销售导向和信息不对称本身不是问题,问题还是我所要说的“年轻人”这个群体。在人生职业生涯的初期就接触非常重的销售导向的事情和依靠信息不对称的行业,是否是好事?


换一种角度来说,最近李笑来在知乎上做了一场12万人+的知乎 Live,但你要知道李笑来以前不是混知乎的啊。知乎里自己养成的大v,到了真正要变现的时候,反而做不过外部的了,这是为什么?


对于投资行业也一样,如果一开始就在行业内去积累人脉、获取信息,有时候收益效率和质量不一定最高。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连续做了五年 VC,积累的很多的人脉和信息,最终却不如一个做了三年实业又读了两年 MBA 再进入行业的人好。当然,这肯定是因人而异的事情,但这个现象是我自己一直在思考的。


所以,我不觉得销售导向和信息不对称是不好的,关键是如何更好地掌握时间、锻炼自己、和利用行业特点。


5)看完文章不想做VC了,或本来想做又不想了?


我个人本意当然不是站在很多 VC 从业者的对立面,在上面文章里,我只提出了问题,没有给出解答,这是不好的地方。对于仍然在做 VC 的人来说我觉得仍然有太多可以做可以学习的事情。从一个只从事过不到两年 VC 经验的人来说,如果我继续做 VC,我:


第一,会在投后上下更多功夫,和创业者走得更近,这也是一种能深入了解行业和实操的方式。


第二,做更多行业研究,读更多书和国内外的博客,多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


第三,去反过去看更多过去 deal 的资料,尤其是当时的 DD 报告、财务模型和过会讨论纪要等,再比对现在项目的发展,这些东西是我觉得最能快速学到投资精髓的事情。


第四,更多地扎到垂直行业内,和行业内的人接触,而不只是一周聊多少个 FA 推来的案子,制造一种虚假的忙碌感。真正和行业内的资深人士建立联系,这点是我觉得自己当时做的最不好的地方。


第五,自己多研究下募投管退的各个环节,把很多法律知识等补足一下。


而对于还没有做 VC 的人来说,其实我觉得 VC 主要是给我打开了一个开关。让我能够自我驱动、能够更好地逼迫和锻炼自己去 social、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时间、能够尝试想的更深更有商业逻辑,而这里面有很多地方都是不做 VC 也能督促自己的。多鼓励自己出来和人聊天,去尝试接触那些你本来以为自己接触不到的人,这可能可以是你的第一步。


6)跳来内容行业,不担心之后内容行业也走到尾声?


有人说我进入了内容行业,未来内容也会进入尾声和低谷。这点我不认同,我是觉得内容早就已经在尾声和低谷了。从供求关系的角度来说,信息爆炸让内容存在的价值不断降低,也让内容生产者越来越难。


而且内容的主要问题是,生产者和接收方是单向的连接关系,这种关系是不稳定又难以垄断或激活的。而很多人都在讲做社群,本质来讲其实是把这种单向关系变成了双向,这样就更容易产生信任和品牌,这在传统媒体时代是很难做到的。再进一步,如果能把双向关系变成网状关系,也就有了网络效应。


从商业理论来讲,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纯做流量会越来越难,很多靠负面、黑人和八卦搏出位的信息更是瓶颈严重。所以从单向到双向再到网状关系会是我未来不断尝试和摸索的事情,我也愿意不断把我所做的事情和背后的思考分享给大家。


其实,创业公司死亡是绝大概率的事件,所以我一直抵触很多人以预测和评价创业公司的失败为荣。本来就是99%会发生的事情,有什么好预测的呢?最有本事的人其实是那些能预测到成功公司的人,所以还是希望大家多以站边和赞扬创业公司为荣,这才是最有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