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并购汪
专业研究、咨询顾问、资产管理机构。并购汪研究中心,专注并购市场研究,旗下拥有并购领域第一自媒体公众号并购汪。并购汪·添资本社群,高端人脉与价值分享平台,致力于打造并购投资领域顶级俱乐部。添睿投资,兄弟单位,专业资产管理和并购基金业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梅森投研  ·  注意,缩圈! ·  9 小时前  
EarlETF  ·  Deepseek编年史 | ... ·  2 天前  
人生资本论  ·  讲清三大造富浪潮,读懂中国财富流向 ·  4 天前  
硅谷王川  ·  髋绞链 (Hip Hinge)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并购汪

劳阿毛解读借壳重组新新规 | 并购汪

并购汪  · 公众号  · 投资  · 2019-06-24 21:05

正文

并购汪,添信中国新资本,专业并购社群

业务合作,微信18519783108具体沟通


活动预告

重组办法再修改,借壳上市规则大调整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让专题研讨

2019添信学院并购系列实战研讨班

7月6日-7日·北京

详情咨询汪老师,或电话18519783108

(研讨班详情请参见公众号二栏)



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核心的内容就是对借壳监管有所放松。尘封多年的创业板借壳开始破冰,借壳的配套融资也开始恢复,实际控制人变更满5年不算借壳缩短到3年,触发借壳标准不再考虑净利润指标等。这些修改体现了监管部门对类似借壳上市等出清式重组有条件的鼓励态度,对整个A股并购市场都会有深远的影响,需要理性客观的分析与看待。


1

允许创业板借壳意味着什么? 


允许创业板被借壳应该是本次修改中的亮点,某种程度上补充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平台功能定位,即在创业板上市公司经营不好的前提下,也给了通过借壳来进行转型的机会,同时也让类似小吃大的产业整合不再受限,在创业板这类上市公司群体中,资本平台和优质资产能够顺利对接,让并购重组的资源配置真正起到作用。

 

目前A股借壳企业体量要求,跟被借壳企业的市值体量是有正相关的,跟主板和中小板相比,整体创业板小市值公司数量偏多。创业板允许借壳会增加中小企业的借壳机会,从这个逻辑而言,可能会降低借壳企业的体量要求,给众多中小企业的证券化提供更多的选择。目前A股借壳对企业的体量要求大概是3亿以上的利润,这是市场化博弈出来的要求而非监管强制。可能不久将来,利润超过1亿元企业就可以探讨借壳了,有人说借壳企业体量太小借壳股权稀释成本过大很难达成交易。但是借壳稀释再大也是控股权啊,产业并购取得股比再高也是小股东啊,卖给上市公司拿15%的股份,而借壳取得控制权拿30%的股比,你会选择那个?

 

借壳规则跟IPO规则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故此从另外角度分析,借壳新规调整可能对创业板IPO而言是个好事,之前并购规则把创业板借壳可能性堵死了,创业板有点小产权房的味道,正常住肯定没问题的,但是后续转让或发挥其资本平台功能会受限,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企业在创业板借壳的积极性,借壳新规起码会降低企业对创业板IPO的纠结与疑虑。

 

另外,允许创业板借壳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产业整合式并购,因为创业板整体规模较小,所以在创业板公司对外进行外延式扩张时,借壳规则有点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创业板公司的“蛇吞象”式产业整合。有些产业逻辑并购上市公司是愿意接受重组方当大股东的,也就是说产业并购和借壳本身也存在着竞合。这对很多产业并购而言是非常有利的,改变了过去并购后,小股东贡献多数利润和市值而大股东却坐享其成的扭曲局面,更利于重组后新老股东的共赢。允许创业板公司借壳,实质上是在某些产业并购中,给交易对方以大股东的名分,彼此心旷神怡和谐共赢也是可预期的。

 

创业板具备借壳可能性,让小市值经营业绩不好的创业板公司也有通过并购重组进行转型调整的机会。有人担心会引发小市值创业板公司的炒作,其实这个担心是多余的。短期受借壳新规影响不排除会有这种情况,但是从长期而言,被借壳的可能主要还是看借壳资产的有效供给。说再直白点,符合借壳条件且愿意借壳的资产很少,但是A股壳资源从来都没缺过。创业板允许借壳某种程度是增加了壳的供给,对于小市值公司的价值而言并非完全的利好。客观的逻辑是竞争加剧而不是机会更多。从长久而言,鸡犬升天的局面大概率不会出现。


2

如何看借壳恢复配套融资?


当初借壳取消配套融资的时候,作为投行从业者对此深表不理解,限制上市公司的融资功能的规则几乎无人受益。只能理解监管部门不喜欢借壳,让你无法融资看你还钟情借壳不?其实获取上市平台的借壳最重要的操作动力,同步能否配套融资并非关键,就是让借壳企业有点恶心,原本借壳融资能同步操作,偏偏要借壳后启动再融资分两步走。好像娶媳妇必须要隔年才能要小孩差不多,不是不能等是没啥太大必要。

 

但是有个事必须说下,现行重组配套融资还是受再融资规则的影响,即配套融资发行股份数不能超过上市公司现股本的20%,这条对于普通的产业并购影响有限,但是对于借壳而言会有些麻烦。多数借壳都是小壳大资产,从募集资金需求量而言,借壳的配套融资更多应考虑借壳产业的后续发展需求,但发股融资以20%股本为限就会严重影响配套融资规模。期盼再融资政策的修改和突破,也希望借壳配套计算20%股本时,能以重组后的股本作为基数,就更牛逼了,也更符合借壳配套融资的立法本意。

 

另外说下配套募集资金的用途,重组配套募集资金是可以支付交易对价的,在当初借壳可以配套募集资金时,多数都作为重组后上市公司项目建设或者其他发展所用。私以为,在借壳操作下也应该允许配套募集资金的支付用途。目前借壳对财务投资人股份锁定是24个月而IPO的锁定是12个月,在借壳交易中有小股东的退出诉求。很多借壳企业在操作借壳之前,都是集团内部的优质资产和现金流大户,所以借壳之前关联方资金拆借也是正常的,在非上市企业中也是允许的。但是为了借壳就需要进行规范清理,使得很多借壳企业大股东背负了比较重的负债,而借壳后股权是无法流动的,若借壳配套融资能解决部分支付问题,对于缓解股东压力是件好事。资产市场是个生态圈,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大小股东,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还有就是配套融资发行定价的事,目前非公开发行融资的定价基准日是发行首日而不是董事会召开日,让非公开发行难度很大,这不仅是重组配套融资的事,而是整个非公开发行融资规则的事,在这就不展开说了。


3

如何看5年改3年的事?


最初借壳规则没有控股权取得期限的排除规定,让很多企业非常头疼。可能在十多年前买了个上市公司,现在资产注入发现构成借壳无法操作。其实香港有类似的规定,取得控制权后24个月资产注入不算借壳。后来A股规则也进行了调整,取得控股权后期满5年再注入资产不算借壳,这次规则调整再次缩短了时间要求,将5年改成了3年又是很大的进步。

 

这对于企业的资本运作计划是很有好处的,有些企业资产当前并不具备借壳条件,但是可能又希望能收购家上市公司为后续资本运作创造条件。在之前5年周期要求下,这个决定是很难做的,很多企业都不敢保证5年后是否还活着。相对于5年而言,3年就可预期多了,掐头去尾不就是个完整的会计年度么,起码等待3年没有想象中那么痛苦。


4

对借壳新规要理性解读


并购重组的监管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监管层对借壳的规则调整能够体现出对出清式重组的鼓励,但是同时也表达了鲜明的态度,对于重组中的三高依然给予了高压的态度。同时借壳重组监管的核心在于资本市场的吐故纳新和优胜劣汰,对于退市制度的完善也严格监管也在并行中。另外并购重组也是内幕交易的高发区域,相信对此无论是规则还是监管去向也会越来越严格。通常A股市场对规则都有过度解读的倾向,缺乏理性系统的综合认知能力。


总之,当监管规则限制时也蕴含着各种机会,当监管鼓励时也同时准备好了重拳伺候,这点无论是投行还是市场,在一片欣喜中还要保持些理性为好。


END


添信资本·市场趋势研判

2019.4.21 《添信资本陈永:走向以资本市场为中心的金融体系》

2018.3.8《你以为富士康是特事特批,我们却看到了“定向注册制”的魅影…》

2017.12.19 《市值管理终结,价值管理元年!》

2017.12.18《并购动力首先是竞争、产业发展需要》

2016.12.28 《大杠杆,小时代!》

2016.9.4 《并购2.0时代,你准备好了么?》

2016.1.20《中概股回归的A股扩容,你知道有多大么?》

2016.1.5 《市场的业绩黑洞在哪里?》

添信资本·政策解读

2019.6.23 《一篇关于A股上市公司壳价的小论文》

2019.2.3 《史无前例!科创板的影响,远超你的想象…… 》

2018.11.5 《刚刚,注册制刷屏,我有几点不一样的看法》

2018.2.25《监管变量是否已纳入你的决策体系?评注册制授权延期及IPO被否企业并购新要求》

2017.6.2 《减持新规后,定增向左,大宗交易向右!万亿资金下一风口?》

2017.5.30 《减持新规多厉害?上市公司生死时速!》

2017.2.18 《再融资新规,非公开新政,新在哪?新监管层思路基本清晰,影响几何? 》

2016.7.19 《最严重组新规下,“借壳”VS“类借壳”》

2016.6.18 《挑战与机遇,谁的大时代?新规约束下的并购市场局势深度解读》

2016.6.17 《严防炒壳,严守业绩承诺,严控配套融资规模:并购重组政策解读!》


并购汪联合添信学院特别推出资本会员,包括:


【200节线上课】教给你资本市场的制度经济、经典案例与组局方式。内容涵盖企业资本论、控制权转让、并购基金策略思维、估值方法论。


【资本实操精研社】你的线上商学院,更加随行就市、紧跟市场热点,剖析最热点专题与最具影响力交易与公司。


【内参会员】让你寻找资源、机会与项目的私密社群。


资本会员售价9999元

下单请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课程设置


【添信并购汪200节线上课】

你的资本市场进化论

19年元旦起已经陆续上线

四大模块*十大章节,每章节30分钟至60分钟


模块一:控制权转让

导读:你的买卖壳红宝书

1、  读懂壳价:从百亿天价壳到1元转让控制权,决定因素是什么?

2、  新一轮买壳潮:抄底还是被套?

3、  控制权转让的模式与方案:有无套利机会?

4、  大股东的底牌:隐藏在公告中的秘密

5、  控制权转让的十八般风控武器

6、  判断控制权转让背后的投资价值

7、  控制权转让的机会与陷阱:理解制度与周期

8、  事件驱动投资策略与期望范式:理解变化与赋值

9、  经典案例解析:学会历史的教训

10、最新控制权转让的趋势、要点与“股票池”精筛


模块二:企业资本论

导读:你的资本运作藏宝图

1、  金融监管与资本市场的“顶层设计”:什么影响了A股的“潜规则”

2、  企业上市地选择:除了估值你还要考虑什么(A股、港股、美股优劣势对比)

3、  上市方式选择:企业如何算好上市的帐(IPO、并购与借壳/CDR、GDR)

4、  再融资与股东融资:融资品种效率与资金链闭环

5、  金融创新:提前发现下一个蓝海,ABS之后是什么?

6、  并购重组政策复盘与转向:接下来方案怎么做?

7、  并购重组中的价值评估与价值管理:到底怎么估值与协同?

8、  掘金新的制度红利:港股上市、沪伦通、股份回购

9、 上市公司分拆:合规难题与道德难题

10、  破产重组与退市风险:红线究竟是什么?

 

模块三:并购基金策略思维

导读:你的募投管退教科书

1、  下一代PE:从美国并购基金看本土趋势

2、  并购基金的结构:六大要点与陷阱

3、  募资策略:资管新规后钱从哪里来?

4、  投资策略(上):价值管理与价值创造的策略与实践(MBO、IBO、LBO、逆势投资、分拆)

5、  投资策略(下):并购基金如何参与A股并购

6、  退出策略:常见路径、另类策略与十大雷区

7、  产业基金与政府引导基金:万亿基金重塑市场格局

8、  并购基金的会计处理:出表、并表与旋转门

9、  跨境并购的方案设计、资金出境与离岸融资

10、并购基金的估值:LP份额如何估值?


模块四:估值方法论

导读:你的定价指南

1、  估值幻觉:方法论的迷思

2、  估值背后的涵义:内涵与四大误区

3、  投资策略与估值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投资者可能忽略了什么?

4、  相对估值与绝对估值:方法比较与分歧

5、  相对估值:你真的懂估值倍数的内涵与陷阱吗?

6、  绝对估值: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估值难点

7、  看不见的估值:无形资产、不确定性与实物期权

8、  概率估值:情景分析与决策模拟

9、  商业模式变迁与泡沫:给估值带来的挑战

10、估值的黑匣子:一级市场的赔率与二级市场的概率?




【资本实操精研课】

你的资本市场实战营


估值精研社

专题精研社

次新股估值精研社

“国资买壳”专题精研社

证券行业估值精研社

资本结构专题精研社

银行业估值精研社

杠杆收购专题案例精研社

独角兽估值精研社

科创板专题精研社

并购估值精研社

“跨境并购”专题精研社

SAAS行业估值精研社

“分拆上市”专题案例精研社

……

……


精研社内容及阅读材料:

“E”(Essential):要求必读的阅读材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