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传》是中国传统戏曲里经典剧目,不同的戏种,如京昆、越剧等都有自己的《白蛇传》剧目。这是越剧中《断桥》。
蛇是一种没有四肢的爬行动物,
也是
爬行纲
有鳞目
蛇亚目
(学名:Serpentes)的通称。
长条形的身体,
有些细长,有些粗短,都
由多个相同的节环组成,每个节环都有肌肉和肋骨。
为了配合长条的身体,蛇的内脏不会左右对称分布,而是前后排队分布。
皮肤
颜色和图案五花八门,
还覆盖着一层光滑的鳞片。
不同于哺乳动物皮肤的新陈代谢,当生长或者皮肤受损的时候,蛇都会轻松
脱掉一层外皮,
更换新皮肤。
一条成长中的幼蛇一年可能会进行四次蜕皮。
不同于哺乳动物可以调节自身温度,蛇的温度只能通过环境变化,也叫
变温动物。
气温26-34℃
是蛇最活跃的温度,一旦
气温低于15
℃
时,就要淮备
冬眠。
因为蛇的骨骼细小,很难保存化石,关于蛇的进化还存在很多争议。
目前,普遍认为,蛇大约在1亿年前的白垩纪,由
洞栖蜥蜴
演化而成的。
有些科学家认为,像科莫多龙这样巨蜥是蛇的进化学上的大表哥,不知道他们能不能聊得来。
白垩纪是爬行动物的高光时代,恐龙们军备竞赛,越来越大,最后一起走向灭绝。
一些偷感很重小型动物在阴暗洞穴中活了下来,作为长时间的
地下工作者,
蛇的视力一直欠佳。
在很长一段时间,蛇是有两条后腿的,
在今天比较原始的蛇种中,例如蟒蛇还残余着一双像小爪子一样的幼肢。
此后,蛇
身体变得越来越长,进化出新的技能点,
开始在地球大杀四方。
菜单也越写越长,
早就不屑于和祖先蜥蜴一样吃点小昆虫,甚至没有丝毫同情心地将同类写在菜单上。
有些蛇体型越来越大,
哥伦比亚和印度都发现了长度13米左右的巨大蛇类化石。
还有
进化出毒液这样的生化武器,
在干旱古老的澳大利亚大陆上,因为食物缺乏,进化出了地表最强毒王——内陆太攀蛇。
作为一个
进化王者,
蛇也展现出了在自然界称王称霸的嚣张能力。
有些选手,例如南美洲的绿水蚺,在亚马孙雨林这种动物技能内卷严重的地区,都能牢牢占据
食物链顶端,
把2米多的凯门鳄嘎嘎当点心吃。
虽然看起来像个没有腿脚的残疾动物,但通过肌肉的收缩和扩展,蛇可以在陆地和水域自由移动,
上山下海爬树滑行样样精通。
大部分时速2-5公里,几乎和人类步行差不多了。
非洲的黑曼巴蛇作为蛇中博尔特,追击猎物的时速可以到达20公里,相当于一个人类顶级马拉松选手了。
蛇有牙齿,但没有咀嚼能力,吃饭只能生吞,咱看着都挺费劲的。
为此,蛇的下颚连接处有个特别的关节,可以分得很开。
因为这个杀手锏,蛇可以轻松
吞下比自己脑袋大很多的猎物。
当看到比自己大很多的动物时,很多蛇都摩拳擦掌觉得自己可以试一下。
目前,全球共有4000多种蛇类,广泛分布在地球上
除了南极洲之外所有大陆上。
只有格陵兰岛、冰岛、爱尔兰岛、新西兰岛等一些岛屿,因为是海底冒出来的火山岛,或者长时间冰川覆盖导致没有蛇出没。(什么是冰川地貌
点这里
)
因为蛇的
适应性极强,
即便在海拔4000多米高寒缺氧的喜马拉雅山区 ,
高原蝮蛇都能成群结队在乱石堆上轻松日光浴。
作为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入侵物种——缅甸蟒,短短几十年就适应了当地冬天时不时来一次的寒潮,甚至基因序列都发生了改变,开始向北突破了。
人们都不敢想象,一旦蛇类出现在新西兰这样的新晋岛屿
,当地生态系统会被洗牌洗成什么样子。
因此,新西兰严格禁止蛇类入境,什么宠物蛇、死蛇、蛇皮都不行,动物园里都没有蛇。
中国境内大约有300多种蛇,
每个省区都有蛇类分布。
哪怕是人迹罕至的西藏
还生活着特有的温泉蛇,没什么远大抱负,就在温暖的洗浴中心过一辈子。
从生物演化的角度来看,蛇是已知最古老的捕食灵长类的食肉动物之一。
在蛇和灵长类动物演化竞赛中,
人类对于蛇的恐惧已经融入了基因,
世代延续。
蛇在很多人类早期文明中都有
半神半妖的特殊地位。
在两河流域,巴比伦人就创造了一种类蛇生物雕刻在城门上,被考古学家称为
怒蛇,
今天成为两河文明的象征。
在古埃及文化中,也有蛇女神
瓦吉特
,眼镜蛇图案也被认为是上埃及的象征,经常出现在法老的皇冠上。
在古印度神话中有蛇族被称为
纳加,
印度教三大主神——湿婆身上经常缠着一条眼镜蛇。
中国自古以来也有
蛇图腾崇拜,
传说中人类始祖伏羲女娲都是半人半蛇的形象,今天福建还有不少蛇王庙。
在西方文化中,蛇也是充满矛盾的动物。
阿斯克勒庇俄斯是古希腊医学之神,他的象征之一就是一条缠绕着棍棒的蛇,
今天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志源于这个
蛇杖。
但大部分时候,蛇还是在古老神话中扮演
大反派。
例如
北欧神话里的大海蛇——耶梦加得,在《圣经》中蛇勾引亚当夏娃偷吃禁果。
甚至在
《哈利波特》中,蛇都是伏地魔
黑暗魔法和邪恶力量的象征。
百万年相伴相生,人类已经开发出很多蛇的用途。
像
玉米蛇、球蟒这些
体型适中、性格温顺的蛇,成为
人类的宠物。
蛇皮
比牛皮更薄更柔软,
蛇皮制作的皮包在很多奢侈品牌都是限量款。
还经常被用来制作精致的乐器,例如中国二胡、三弦,日本
三味线。
根据蛇的运动方式,还有众多
蛇形机器人
被研制出来。
蛇形机器人在火星探测、灾难救援等很多领域都能给人类惊喜。
科学家们还在从蛇毒中探索
药用的可能性,
例如从
蝰蛇
蛇毒中提取治疗血栓的元素,从
眼镜蛇毒液提取抑制癌细胞的药物。
研究神经毒素帮助开发治疗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
当然,中国人还把很多蛇类纳入咱们中药材了,中国300多种蛇中有70种是药材。
连蛇蜕掉的皮都被咱老祖宗搞成一味中药。
除了犹太教、伊斯兰教和道教严格禁止吃蛇之外,蛇类在世界很多地区成为
人类美食。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蛇肉消费国,两广福建地区自古有吃蛇的传统。
广东人认为秋天的蛇最为肥美,
菊花五蛇羹
因此制作工艺繁琐,食材名贵,成为粤菜珍馐。
越南人喜欢吃蛇肉火锅,印度人吃蛇肉咖喱,
日本冲绳的老奶奶还会徒手抓海蛇来炖汤。
即便是在吃东西上很敷衍的美国人,都在得克萨斯州开发出了
响尾蛇烧烤
这样的花样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