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杭州日报
《杭州日报》官方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日报  ·  女子去菜市场后确诊感染!紧急提醒 ·  23 小时前  
杭州日报  ·  39岁岳云鹏,突传喜讯! ·  昨天  
钱江晚报  ·  “中国红”入场!全场沸腾! ·  3 天前  
钱江晚报  ·  太突然!橙色!杭州人下班赶紧回家 ·  4 天前  
杭州交通918  ·  突发!一飞机失联,机上载有10人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杭州日报

杭州小伙高中时的一次不洁行为,竟让他得了这种病!大家千万小心了...

杭州日报  · 公众号  · 浙江  · 2017-03-16 17:22

正文

想去义务献血, 25岁小伙子小张被查出携带丙肝病毒 。而这一意外,竟要追溯到 高中毕业后在路边小店的一次文身

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今年的主题是“早防早治,预防肝癌”,市西溪医院内二科主任刘惠敏说, 如今丙肝的感染人群在改变,她碰到好几位像小张一样的小伙子


丙肝 号称“沉默的杀手”,虽不太起眼,却常常引起轩然大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 在全球导致死亡的十大感染性疾病中,有两种是病毒性肝炎:一种是乙肝,另一种就是丙肝,而后者没有预防针可打,堪称“沉默的杀手”。

右手臂的“一条龙”揭示病因

说起小张,刘主任印象深刻,前两天来找她看病时,小伙子沉默寡言,心情不太好,一问,说是感染了丙肝病毒。

普通体检不会查丙肝的抗原和抗体 ,我问他是怎么发现的,小伙子说是在献血时查出来的。”小张告诉刘主任,周末和朋友出去玩,看到路边有辆献血车,就想义务献血,结果医生告诉他,快速筛查显示他感染了丙肝病毒,无法献血。

来到市西溪医院后,小张进一步做了检查, 确诊为丙肝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数已高达10的5次方

我的家人都没有肝炎,我平时也没有不舒服的症状,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小张不解。

“请仔细想一想,有没有与人共用过注射器?有没有高危性行为?有没有做过创伤美容?”刘主任仔细询问,小伙子想了想说,“ 我高中毕业后文过一次身。

网络配图

小张撸起左衣袖,果然,左手臂上部文了一条龙。他回忆, 那是一家路边小店,没有注意文身的针头是否消毒 。刘主任推测, 小张很可能当时就感染了丙肝,病毒潜伏在体内转变成了慢性丙肝 为了预防肝硬化和癌变,小张需要马上进行抗病毒治疗,这个过程至少需要1年

丙肝最严重会诱发肝癌

像小张这样因为文身感染丙肝的患者,我遇到过十多个。文身的针头消毒不严格,刺破皮肤,很可能一次就会感染。 ”刘主任说,许多人知晓乙肝,但没有把丙肝当回事, 其实丙肝和乙肝的传播途径一样,还都可能导致肝硬化和癌变。

丙肝是一种病毒性肝炎, 可经血液、皮肤黏膜、吸毒、高危性接触、母婴等方式传播 。平时在外面小店 文身、剃头、打耳洞、修脚 等,都可能感染丙肝。 20年后,5%到15%的感染者会转变为肝硬化 ,在此基础上,每年2%到4%的患者会发生肝癌。

网络配图

刘主任说,目前丙肝的感染人群在改变, 破皮美容、吸毒、高危性接触 等三类人群的感染比例在增加。

“根据2015年我国丙肝防治指南显示,目前全球的丙肝发病率为2.8%,全球约有1.8亿感染者,每年有35万人死于丙肝相关性疾病。在中国,1到59岁的一般人群感染率为0.43%,全国大约有1000万感染者。”刘主任说, 丙肝的可怕在于感染后十分隐匿 。曾有个患者在其他医院看了3年脂肪肝,最后查出还患有丙肝。

丙肝发病慢,因为前期没有症状,等到查出时,往往都已是慢性疾病, 这个比例大约占了55%到85%。

破皮美容别随便做

丙肝不像乙肝,有疫苗可以接种,即使感染,许多人也是在体检、献血、孕前检查、手术前被查出。 ”刘主任说,免疫系统正常的人感染乙肝,身体可以清除病毒,但对于丙肝病毒就无能为力了。有些患者用药后杀灭了丙肝病毒,但过一段时间又可能复发。

网络配图

刘主任提醒,丙肝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症状,比如 乏力、尿黄、胃口不好、失眠等 。还有些人会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这提示丙肝导致肝硬化,还引起了脾脏肿大。要做到早发现,一定要重视身体的这些细微信号,及早去医院检查。

肝病科医生如何预防丙肝?刘主任说, 一般同行们都很少去小店里打耳洞或足浴店修脚,减少破皮的感染风险

网络配图

丙肝病毒对一般消毒剂敏感;100摄氏度5分钟或60摄氏度10小时、高压蒸汽和甲醛熏蒸均可灭活丙肝病毒,一般的酒精或紫外线消毒对它无效 。”刘主任说,如今微整形流行,一些美容院违规开展破皮治疗,打水光针、肉毒素等,如果不使用一次性针头,就会给健康带来极大风险。只换针头,不换针筒,也不行。“ 建议有过文身、不洁注射等高危人群,都去医院做个丙肝筛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