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蓝论坛
分享亚马逊相关资讯以及操作知识,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老高电商圈子  ·  老高电商报 【2月14日电商早报简讯】 ·  昨天  
老高电商圈子  ·  老高电商报 【2月14日电商早报简讯】 ·  昨天  
电商头条  ·  李彦宏急了,百度文心一言全面免费 ·  昨天  
调皮电商  ·  外卖困境的京东解法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创蓝论坛

浅谈印度跨境电商的困境与出路

创蓝论坛  · 公众号  · 电商  · 2018-10-02 14:51

正文

又到了跟大家扯家常的时候了,今天的主题是印度电商市场。是不是很熟悉的一个话题。没错,前段时间印度市场被炒得火热,甚至有卖家直言印度市场是当下拉升跨境电商成交的必争之地。


那印度电商市场到底怎么样呢,今个儿咱就来聊聊,来分析分析。

自从进入2018年以后,印度电商市场就热闹起来了:

沃尔玛以200亿美元的估值收购Flipkart,试图弯道超车;

亚马逊也加强了在印度市场的投入,进一步增加了其在印度电商的市场份额;

阿里巴巴和软银持续对Paytm Mall进行输血;

中国出口跨境电商Club Factory(一半以上单量来自印度)获得了1亿美元。

这一切热闹的景象,给了许多亚马逊欧美站上的大卖家画上了一个大饼,在欧美站红利期逐渐过去之际,拥抱新兴市场成了许多大卖家的选择。


但是,就像大家对于印度的认知一样,这个国家太与众不同了,用普通新兴市场的眼光去看印度市场,必然会踩坑。


为什么这么说呢?


印度市场属于新兴市场,其市场属性决定了其与欧美市场的大不同。


第一 ,市场容量有限。


2017年整体的印度电商平台全部加起来的GMV可能在100亿美元上下,这个数字相对于中国、美国电商市场而言,只是一个零头而已。


并且与许多研究报告打脸的是,印度市场的增长在最近两年并未出现超高速增长,电商的增长速度维持在20-30%之间。


换句话说,如果说一大堆卖家冲到了这个小小的跨境池子里,马上会立刻把暂时的蓝海变成一片红海。


第二 ,客单价相对较低。


相对于欧美站的亚马逊,卖家可以将选择大胆选择高品质产品做出高毛利的经营策略,在印度市场上基本玩不转。


目前来看,玩得转的就两条路,一条走低端路线,把义乌货运到印度去卖;还有一条,走小米路线,在有限的价格内,走出极致的性价比。


但是对于中小电商平台或者说跨境电商上的一个普通大卖家来讲,变成下一个小米并没有这么容易。


另外一方面,印度消费者尤其是广大城市中产阶级,还未进行到消费升级的阶段,即便收入在印度属于中层甚至中上的家庭,在选择购买商品时,第一要素仍旧是性价比而不是品牌。


第三 ,现金付款COD与退货率问题。


COD与退货率始终是新兴市场的常见情况,虽然印度经济总体体量较大,但其人均收入水平低于大多数的东南亚国家,甚至低于很多非洲国家(实诚点说印度人均GDP只有埃及的一半)。


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导致大多数人的付款习惯停留在现金支付阶段。COD的比例从一线城市往二线城市拓展中逐步增加,越往下走,退货率越高,退货率越高,卖家越来越难赚钱,电商平台和卖家也就做不下去了。


第四 ,活跃用户与复购率之谜。


印度电商到底有多少活跃用户,可能已经变成一个谜团了,放在外面的公开信息主要有,Flipkart、Amazon注册用户很早就宣称破亿了。


但是实际按照2017年印度排名第二的电商Amazon GMV30亿美金进行倒算,活跃用户可能就在5000万到1亿左右,如果用较高的标准去衡量,愿意去多次购买的,所有印度电商的活跃用户可能就在5000万左右。 这个与中国目前动辄4、5亿的淘宝app月活形成了巨大的差距。


除了活跃用户的问题外,复购率偏低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购物者受到折扣驱动的偏多,自愿上网进行复购的偏少,促销活动对于用户的留存作用不够明显,这也是Flipkart一路烧钱,最后被收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五 ,物流及清关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对透明清廉的海关相比,印度灰色清关的现象还是层出不穷,要想多付钱,找个好一点的物流商和清关行是容易的。要想低成本的找到物流商和清关行,并不容易。


第六 ,合作伙伴难寻。


很关键但是时常被忽略,印度没有什么华侨,也没有什么华裔,如果想在印度当地找一个中国人作为合作伙伴,实在是太难了。找一个印度人作为合作伙伴,很难轻易建立起信赖感。


综上所述,想要做印度电商市场真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国内卖家不要盲目跟风。 当然,小编的意思并不是说不要去做印度电商市场,而是希望擦亮眼睛,看清形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