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可以利用细胞固有蛋白降解系统,选择性清除目标蛋白,已经成为一种新颖的治疗方式。例如,溶酶体靶向嵌合体(LYTAC)策略,可以将细胞外或膜蛋白转运到溶酶体中进行降解。尽管LYTAC优势明显,但其肿瘤临床应用依然受限。第一,细胞或组织选择性LYTAC体系目前仍然缺乏,脱靶效应会引发严重的毒副作用;第二,现有LYTAC的代谢动力学和肿瘤富集较差;第三,传统LYTAC需要复杂的设计合成,蛋白和溶酶体靶向受体结合配体的固定比例难以调整;第四,实体瘤的复杂性和异质性严重削弱了单一疗法的疗效。
鉴于此,
安徽医科大学
刘琦副教授
联合
南开大学
刘阳教授
构建了一种可以利用溶酶体降解途径实现细胞外蛋白、膜蛋白降解的新型LYTAC纳米平台(NLTC)。
该研究近日以“A Bifunctional Lysosome-Targeting Chimera Nanoplatform for Tumor-Selective Protein Degradation and Enhanced Cancer Immunotherapy”为题在线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论文通讯作者为
安徽医科大学刘琦副教授
和
南开大学刘阳教授
,安徽医科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重点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NLTC是一种具有功能表面的聚合物纳米胶囊,通过原位聚合技术在单个蛋白表面整合蛋白靶向配体、溶酶体靶向受体结合配体制备(
图1
)。研究表明NLTC表面整合丙烯酰化二硝基苯酚(Ac-DNP)和丙烯酰化BMS-8(Ac-BMS)后可以分别靶向细胞外抗DNP抗体和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区别于现有LYTAC策略,NLTC还能够整合其它免疫调节功能。利用NLTC包载过氧化氢酶可以有效催化肿瘤组织内H
2
O
2
分解为O
2
,从而缓解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为增强肿瘤富集和实现肿瘤选择性蛋白降解,对NLTC表面进行响应性修饰可以避免NLTC在血液循环和正常组织中的非特异性激活。动物实验结果证明,NLTC在静脉注射后能有效降解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并缓解肿瘤免疫抑制性微环境,最终抑制恶性肿瘤的生长、复发和转移。
图1. 用于肿瘤选择性蛋白降解和癌症免疫治疗的LYTAC 纳米平台示意图
「
BioMed科技
」关注生物医药×化学材料交叉前沿研究进展!交流、合作,请添加杨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