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末41家寿险公司偿付能力下滑 七家险企逼近监管核查线
数据显示,在已经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65家寿险公司中有41家寿险公司三季末偿付能力较二季度末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有23家出现上升,有1家(爱心人寿)近期开业暂无可对比数据。对照意见稿,有7家寿险公司三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介于100%-130%,其中1家险企低于110%。中法人寿与新光海航人寿的偿付能力延续二季末不达标的态势,并持续下滑。中法人寿与新光海航人寿三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776.16%、-428%。
保监会披露前三季保险消费投诉
今年前三季度,保监会机关及各保监局在此期间接收各类保险消费投诉72279件。在涉及人身险公司投诉中,销售纠纷17160件,占人身险公司投诉总量的49.56%,销售纠纷涉及险种集中在分红险和普通寿险,主要反映承诺高收益、夸大保险责任、隐瞒保险期间、缴费期限和退保损失等问题。在涉及人身险公司投诉中,理赔纠纷6977件,占人身险公司投诉总量的20.15%。在涉及财产险公司投诉中,理赔纠纷29032件,占财产险公司投诉总量的77.10%,涉及的险种以车险为主,主要反映定核损和核赔环节的金额争议、责任认定争议和理赔时效过长等问题。
保险板块逆市拉升 四季度仍存上涨空间
A股四大上市险企的三季报已经全部出炉。据统计,前三季度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共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091.11亿元,同比上半年大幅增长67%。具体来看,中国平安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63.18亿元,同比增长17.4%;中国人寿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8.2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8.3%;中国太保集团前三季度共计实现净利润109.26亿元,同比增长23.8%;新华保险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50.42亿元,同比实现正增长,增幅达到5.3%,成功“转负为正”。
港股内险股集体上涨,中国平安创新高
周三早盘,港股内险股集体走高。恒生国企指数涨幅扩大至逾1%。板块方面,港股内险股大涨。截至目前,中国财险涨7.4%,领涨内险股,中国人保涨4.9%,中国人寿涨3.7%,中国太保涨3%,新华保险涨2.8%。中国平安一度涨超3%,最高70.55港元,股价创上市新高。中国太平涨2.5%。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已超3800万
11月1日举行的人社部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介绍,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自去年6月试点以来,制度运行总体平稳,成效初步显现,目前的参保人数已经超过了3800万。2016年6月,人社部组织开展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试点内容主要是,探索建立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