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正商参略
了解财经信息,通往财富之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有钳人28 ... ·  10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2035版总规全获批,22个超大特大城市重排座次! ·  19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总部已封楼!知名公司突然解散,高管激烈内斗 ·  3 天前  
掌上平度  ·  利好来了!名单公布 ·  3 天前  
掌上平度  ·  利好来了!名单公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正商参略

5省30市等了14年!这块宝地终于大崛起

正商参略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1-10 09:53

正文

点击上面 蓝色字关注,即可免费收阅 政商内参


By政商内参 ( 微信最好的政经读物,以专业的视角传递政商信息,深度解读政商新闻,这里使你了解更真实的中国 ) 微信号: zsnc-ok


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标志着 中原城市群正式跻身七大国家级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范围 涵盖河南、河北、陕西、安徽、山东等5省30个市 ,将重点打造郑州大都市区 ,构建“一核四轴四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张赛男


等了14年,中原城市群规划终于等来了国家批复。

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 中原城市群正式跻身七大国家级城市群。

根据规划,中原城市群范围涵盖河南、河北、陕西、安徽、山东等 5省30个市 ,其中14个城市为核心发展区,并联动辐射其他16市,将重点打造郑州大都市区,构建 “一核四轴四区” 的空间分布格局,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另外,《规划》还提出了 中原城市群的五大定位 ,包括经济发展新增长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中西部地区创新创业先行区、内陆地区双向开放新高地、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

郑州核心地位强化

早在2003年,河南发改委就提出了包含郑州、开封、洛阳等9个省内城市的“中原城市群”概念,但未获国家批准。据当地学者透露,可能是因为这个范围太小,更像是河南省自己的城市群,不适合做一个国家级战略。

河南省一直没有放弃对中原城市群的规划。2006年,河南省有关方面组织编制了《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在9个城市的基础上,增加了若干个县级市、县、建制镇,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在此过程中,“郑汴一体化”率先发力,郑州和开封逐渐走向深度融合。中原城市群也以此为切入点,带动了区域的整合发展。

2012年,中原经济区得到国务院批复 ,以郑汴洛都市区为核心、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成为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

得益于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中原城市群的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河南省科学院地理所所长冯德显表示,这两个概念都是河南立足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前者立足于区域经济,后者的抓手是城市发展,如今中原城市群发展成国家级城市群,离不开二者的相互促进。

“中原城市群处在承东启西、连南结北的关键部位,是国家西向、北向发展的重要支点。”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认为,这样一个超出省域边界的城市群,显然更能够支撑整个国家的发展。

无论中原城市群的概念如何衍变,郑州的核心地位一直未变。《规划》提出,要构建 “一核四轴四区”的空间格局,“一核”指的是“郑州大都市区”,而“郑州大都市区”的核心也是郑州。

在“郑汴一体化”带动开封发展之后,“郑州大都市区”将眼光瞄准了更多城市。《规划》提出,要“推动郑州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四市深度融合,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区,进一步深化与洛阳、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城市联动发展。”

而随着郑州实力越来越强,外界不免产生这样的担心:是否会导致周边资源向郑州的进一步集中?

耿明斋认为,区域一体化实际上是一种推动资源合理配置、追求效率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发展是一种良性分工、协同发展。“一方面郑州的发展需要周边城市支撑,另一方面周边城市也可以和中心城市共享它的资源和公共服务。 从现实来看,郑州周边几座城市对接郑州发展的欲望还是比较强烈的。”

呼应长江中游城市群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此次中原城市群五大定位中有一项是“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不久前发布的“中部‘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到了“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定位,而同处中部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则无此定位。

多位专家表示,这或许表明将来两个城市群在产业分工上有所区别。 以武汉为首的 长江中游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较好,而以郑州为首的 中原城市群先进装备制造业 潜力更大 ,两个城市群差异化分工,可实现共同发展。

从而真正实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所说的“中原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将形成南北呼应、共同支撑中部崛起的核心增长地带。”冯德显说。

值得关注的是, 中原城市群定位还强调打造“服务业基地” ,喻新安表示“服务业的发展是关系中原城市群能否成为国家级城市群的关键因素”。

目前,河南的装制造业、食品工业、电子信息等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是服务业发展仍然落后。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第三产业占比为50.5%,河南第三产业占比仅为39.5%,落后全国10个百分点。

而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原城市群在科技、教育资源的缺乏。目前, 河南仅有一座211大学 ,同处于中部地区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湖北,在科技、教育上的资源就要远远优于河南。

“河南的优秀人才在外流,使得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缺乏核心动力,今后要在科教加大投入,把其放在优先位置。”冯德显表示。


中原城市群详解


根据规划:中原城市群以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新乡市、焦作市、许昌市、漯河市、济源市、鹤壁市、商丘市、周口市和山西省晋城市、安徽省亳州市为核心发展区。


联动辐射:河南省安阳市、濮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信阳市、驻马店市,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山西省长治市、运城市,安徽省宿州市、阜阳市、淮北市、蚌埠市,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等中原经济区其他城市。


我国还有哪些城市群?


目前国内其他城市群包括: 长江中游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等。


1、长江中游城市群


从地理位置上看,由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组成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既承东启西又连南接北,应该说是战略地位突出。


31.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顶得上400多个新加坡。湖南、湖北和江西三省的很多城市均被覆盖,重点城市尤其如此,咱们可以预测, 未来强化武汉、长沙、南昌中心城市地位的脚步必将加快。


2、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


国务院此前已批准了长三角、珠三角两大地区的区域规划。


其中, 长三角率先于1992年建立了15个城市间合作机制。 2010年,国务院批准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占国土面积的2.19%。根据规划,长三角以上海为核心,区域内25个城市被分为核心区和辐射区。


目前,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已成为 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并已成为 国际公认的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珠三角”概念 首次正式提出是在1994年。 2008年12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正式发布。


珠三角城市群以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为主体,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并与港澳紧密合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